《西虹市首富》這部笑點密集且有趣的電影,在娛樂性上贏得了滿堂喝彩,上映首日就勁收2.25億元,目前票房已達16.32億元, 儼然成為年度最強喜劇。自認笑點高的徐崢也稱讚道「在幾個地方被戳到」。
該片改編自1985年版美國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導演閆非、彭大魔覺得這個題材非常適合中國,於是便認真鑽研了起來,把劇本雕琢了整整兩年時間。
電影講述了生活潦倒的王多魚(沈騰飾)被一個臺灣財團找上門來,驚嚇之餘才知道自己在臺灣有個從未謀面的二爺,有三百億的遺產要留給他。但他必須在西虹市內,在諸多的限制下,一個月內合理有效地花光十個億,才能繼承三百億。
接下來的一個月,王多魚就在重複著做一件事:花錢,不斷花錢,然後苦於花不完錢。
如同馬克·吐溫筆下那位窮困潦倒的美國人亨利,在倫敦得到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後,反倒因「風向標效應」成了真正的富翁。「王多魚」三個字,從擁有十億後,也成為了一種「風向標式」的存在。
他投資「陸地遊泳器」的創意,想著能敗一筆小錢,結果剛一投入就超10萬人試用。
他想要投資夕陽產業的股票,坐等跌停、退市、套牢,結果因為拿了4000萬與股神吃飯,被媒體理解為「操盤」,反手就是賺了1個億。
連投資一片荒無人煙的舊宅,都能莫名其妙開發成學區房,賺回10個億。
電影仿佛在說:「你敢投,我敢賺」。
除了大肆揮霍金錢去做這些看起來很無釐頭的事情,我們也注意到了一個暖心的細節。
王多魚用天價邀請恆大足球隊和自己所在的球隊來了一場友誼賽,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一個願望。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必輸的結局,可是這個小小足球隊仍然拼盡全力不讓恆大隊完成2位數的比分,哪怕臉被球砸到腫成了豬頭,也不放棄最後一絲尊嚴。這是王多魚的堅持,也是眾多小人物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在沈騰身上也有。
很多人認識沈騰是由於春晚小品中的角色郝健,而在春晚的郝健之前,沈騰一直在開心麻花演話劇和舞臺劇。他不僅是一位小品演員,同時擔任多部舞臺劇的導演,堪稱公司的元老。
但當時話劇和舞臺劇的市場很小,很長一段時間內,開心麻花的作品都叫好不叫座。
每一次,沈騰和夥伴們都在臺上認真表演,結束後恭恭敬敬地站在舞臺上,直到所有觀眾離席後才散場,儘管很多時候,一場演出只有零星幾十位觀眾。
這種情況沈騰堅持了整整五年時間。五年的光陰,他將失意化為磨礪,終於成功以「郝建」角色登上了春晚,笑翻全國。
落魄江湖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沈騰於1979年出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家中有一位姐姐。 年少時的沈騰顏值一等 ,父母原本希望他能學有所成,但他的成績實在「羞澀」。無奈之下,姐姐和父親逼著他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開始了四年的藝院生涯。
開心麻花
很多人認識沈騰是由於春晚小品中的角色郝健,從2012年開始,他連續四年扮演了這個角色,貢獻了大量流行語,比如以下幾句:
我一再強調,失信於女人何以取天下!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無邪)!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而在春晚的郝健之前,沈騰一直在開心麻花演話劇和舞臺劇。他不僅是一位演員,同時擔任多部舞臺劇的導演,堪稱公司的元老。
2003年,他出演了開心麻花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這部劇集結了何炅、謝娜、于娜等明星,以詼諧幽默的形式批判了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現象。
此劇播出後深受好評,奠定了日後開心麻花作品的風格,但可惜票房慘澹。
由於當時話劇和舞臺劇的市場很小,很長一段時間內,開心麻花的作品都叫好不叫座。
所幸,一切在2009年開始步入正軌。
那一年,沈騰30歲;那一年,公司開始贏利;那一年,他執導了舞臺劇《索馬利亞海盜》;那一年,開心麻花的名聲越來越響,無數觀眾慕名跑到北京觀劇。
2010年,沈騰又主演了開心麻花年度賀歲舞臺劇《烏龍山伯爵》。
七年的時間,他將失意化為磨礪,從演員變成了導演,再從導演變成了演員。
2015年9月30日,電影《夏洛特煩惱》上映。在獲得《歡樂喜劇人》總冠軍兩個月後,沈騰又再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該片的票房高達14億,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排名第三的國產電影。
自從《夏洛特煩惱》之後,沈騰就成為了內地電影喜劇的擔當,他的作品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