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這幾天有點坐立不安,寶寶滿月的時候莉莉就覺得寶寶不會跟家人互動,家人呼喚寶寶的小名,寶寶沒有反應,視力好像也不聚焦,莉莉覺得寶寶是不是有點發育晚呢?
同小區的寶媽經常在一起聊天,莉莉發現跟自己寶寶差不多大的孩子有的已經可以跟媽媽互動了,自家的娃卻還是懵懵懂懂的樣子。莉莉越想越覺得不安,趕緊給自己懷孕時的保健醫生打電話詢問。
針對莉莉的擔心,醫生說這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寶寶每個階段都有其發育的規律,只要在正常的月齡達到指標就說明寶寶發育良好。那麼寶寶在多大時候才能認識媽媽呢?我們又需要通過什麼來確定寶寶已經開始認人了呢?
1.寶寶看到熟悉的人會開心地笑
初生的小寶寶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慢慢認識媽媽,看到媽媽,孩子就會覺得有安全感,但是孩子還不會說話,不能夠用語言表達,所以他們通常表現喜歡的行為就是微笑。當寶寶吃飽、覺得舒適或者心情很好的時候就會高興地微笑。看到經常出現在身邊的人也會高興地笑起來,有時候還會手舞足蹈地表達好心情。
2.寶寶眼睛會跟著人看
由於視力發育的不完善,剛剛出生的寶寶其實是看不清楚東西的,所以媽媽們不要擔心新生寶寶視力不聚焦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孩子的視力會逐漸提高,大概在三個月左右就可以達到健康的正常人視力水平。所以寶寶不是一出生就會用目光追隨人、物的,一般在兩個月以後寶寶才開始用目光追隨他親近的人,所以當您發現寶寶會隨著你的走動轉移目光時,那麼恭喜您寶寶已經開始認人了。
3.看見媽媽就不哭
有娃的媽媽一定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被別人抱著的時候正在號啕大哭,怎麼哄也哄不好。只要媽媽一伸手,寶寶馬上奔著媽媽去,媽媽接過來抱在懷裡,寶寶很快就能平靜下來。對於寶寶來說,媽媽的懷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寶寶在覺得不安、緊張的時候會自覺地尋找媽媽的懷抱。
4.開始跟媽媽有互動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身體各個部位的機能逐漸成熟,他們無論從視覺、聽覺還是感覺都開始變得敏銳,當家長逗寶寶玩兒的時候寶寶開始有回應。有的孩子在看到媽媽的時候還會「咿咿呀呀」地跟媽媽說話,和媽媽互動!
寶寶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成長的軌跡,作為家長一定要仔細耐心觀察孩子的成長情況,及時捕捉孩子每一個成長的敏感期,並針對這個敏感期的特點對孩子進行訓練,相信在您的努力下,您的寶寶一定會聰明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