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種田的人最懂得敬畏糧食

2020-12-17 閃電新聞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聊城臺主播徐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要記住「豐年要當歉年過」的古訓,把勤儉節約落實到生產建設各領域、融入社會生活各方面,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讓節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用實際行動守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晚我們一起來分享一篇文章《種田的人最懂得敬畏糧食》

雖不從事農業已有多年,但作為一個農民,一個農民的子孫,我始終沒有忘卻父輩及自己親身侍候田地的那段歲月。

我一直認為,種田刨地作為原始勞作方式之一,是最值得敬重的一種職業。過往生活的真相讓我倔強地認為:向土地刨要生活是一切不同方式生活的基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耕耘與收穫的因果關係隨四季輪迴,續延著塵世炊煙。服侍田地的人無懼陽光雨露,冰雪風霜,只管用叩拜土地的頭顱觸碰泥土,換回滋養生命的糧食,踐行紮根泥土對土地的虔誠。農民,根植於土地種田翻地,他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是最有價值的。一碗米飯,一籠饅頭,讓人類傳承千萬年而不棄,這才是最了不起的勞動成果。

糧食包含著天地日月之精華,是自然之神奉獻給人類的禮物。辛勤的農民在田裡默默地插秧、割稻、收麥,那近似叩拜的姿態總給我強烈的震撼,令我深感其莊嚴。

浩瀚星空下,趁著夜色行走在田埂泥土上,看落在谷葉和麥芒上的露珠,它們是跳動的精靈,爬上葉尖昂首高歌,對視月亮數著星星,表白憧憬與希望。

種田人與土地、農作物,從遠古至今無數個春冬風雪,他們彼此間心心相印,肝膽相照,沒有半絲的馬虎與糊弄。侍候莊稼的那雙手,乾裂粗糙,卻沾滿谷花麥香,沾滿細碎陽光。插進泥土裡每一棵嫩綠的秧苗,在那雙乾裂粗糙的手用心照看護理下踏步每一個生命中的節氣,茁壯成長,由開始的嫩綠成長為深綠、蒼綠,最後變成飽滿成熟的金黃,變成種田人那張黝黑褶皺的笑臉。不難想像,每一個種植田地的人,對腳下的這塊土地,對常日裡耳鬢廝磨的莊稼與糧食,他們是心存敬畏的。在一個又一個節氣裡,這些頂天立地的肋骨佇立在一條條熟悉的田埂上,他們習慣了沉默不語,只是用腳丈量,用心敬畏,用眼瞭望田野上被風吹動的風景。

我發自肺腑的認為,種田的人是最懂得敬畏糧食的人,他們惜糧如命,對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深情與無比的珍惜。「粒粒皆辛苦」,對他們而言,不是念在口裡的詩句和教誨,而是一種責任和良心。他們認為,糧食來到這個世上,是上天的恩賜養活我們生命的,是祖祖輩輩向土地磕了無數個頭換來的,誰要是糟蹋了,哪怕一粒糧食,頭頂上的蒼天和腳下的土地都會知道並給予責備的。這種節儉惜福的行為,傳遞出我們對天地的感恩,對農民的深情,對糧食的敬畏。

糧食養活了我們,我們當以珍惜。不可否認,獲取糧食,與是否參與種植勞作無關,但對糧食的珍惜應該事關每一個人。珍惜糧食是一種美德,與貧富無關。對待不把糧食當回事的人,我只想說:錢只給了你購買的自由,並沒有給你糟蹋糧食的權利。糟蹋糧食是對自然的不尊敬,對種植糧食的人不尊敬,是受到譴責的。

人類是自然之子,人類與自然的一切深層聯繫是通過糧食來實現的,因為自然的糧食供給了人類的生命與健康。現時代,人類可以製造出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但絕沒有能力像自然造物主(土地)一樣創造一粒米出來。這不是科技無能,而是糧食太神奇。

我世居的鄉村還在,只是村口外那片曾經養活鄉村的土地,帶走了穀物的金黃,以另外一種形式去履行新的使命。歲月如河,炊煙依舊,那些浸透谷香的汗水,那些素樸的日子,我都用心珍藏著,留存在記憶裡,細細咀嚼。

作者介紹

魏勇強,南昌人,現為中國鄉村作家。

主播介紹

徐芳,聊城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播音員,從事播音主持工作16年。

相關焦點

  • 應懂得「敬畏糧食 尊重勞動」
    今年的主題為「敬畏糧食 尊重勞動」,孩子們通過誦讀古詩詞、做手工、寫書法、聽故事、入戶分發倡議書等形式,體會糧食來之不易,樹立珍惜糧食、浪費可恥的價值觀念。在水口小學,學校引導學生們誦讀古詩《憫農》後,通過投影儀展示大米生產過程、各地糧食浪費的現象等。課後,大家一同籤下「敬畏糧食 尊重勞動」倡議書。通過上課及師生互動,教育孩子節約糧食從自己和身邊人做起、從一餐一湯做起。
  • 夜讀丨世上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走著走著,就成長了;懂得了慈悲,學會了堅強。就像一棵仙人掌,忍著乾渴、迎著烈日,一樣能夠野蠻生長。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我們對於別人抱有同情,那是因為我們體會過類似的苦難。特別推薦夜讀丨寧交一幫抬槓的「鬼」, 不結一群嘴甜的「賊」夜讀丨人不能慣,慣出來的都是混蛋!夜讀丨人生最乾淨的4句話,終生受用!
  • 夜讀丨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
    說明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壞情緒不僅傷害自己,也很可能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生活註定會遭遇坎坷,但命運卻掌握在自己手中。當你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就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九個小建議,助你擺脫壞情緒,擁抱好運氣,共勉!
  • 夜讀丨人生八度,你有幾度?
    說話要適度「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了解別人,這是智慧;了解自己,這是高明。當你漸漸克制,樸素,不怨不問不記,就能體會生命盛大。物質的豐富固然可以給人以感官的快感,但那並非是「家」的真正含義。和睦可親,相互關愛,包容理解,這才是一個長久的有溫度的「家」。吃喝勿過度朋友們在一起吃飯喝酒,喝一種意境、一種情趣。
  • 夜讀丨越無能的人,越愛挑別人的錯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7:48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京博國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把責任推卸給環境和別人,還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原因?格局小的人永遠覺得自己沒有錯,錯的是別人,而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事實上,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是內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外求。越是自身能力不足的人,越是喜歡挑剔別人的錯。最好的自省,就是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夜讀丨理想與現實 (值得深思)
    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帶走最有可能帶走的那個。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 推薦閱讀 夜讀丨不要站在幸福裡找幸福(深度好文)夜讀丨生命的路標(深度好文)夜讀丨在最好的座位上昏睡(值得深思!)
  • 教師要懂得敬畏
    其實,我覺得作為教師而言,也沒必要把自己的職業想得有多崇高和神聖,這也跟實際情況不相符合,教師職業雖然理論上很崇高,但現在事實上還沒達到讓人羨慕甚至敬仰的程度,對於大多數教師而言,教師首先應該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和職業,既然是一種職業,那就必須有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要盡到起碼的責任感和體現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必須要做到「敬畏」二字。
  • 夜讀丨強大氣場的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5:51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梵音療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坦然面對,有些人卻耿耿於懷呢?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做到心平氣和。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千古流芳如蘇軾,最讓人佩服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他的灑脫。青春對於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其實,人生的老去不在年華,而在心靈。作家村上春樹曾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變老的。」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的。
  • 你認為糧食價格在什麼位置上才能使農民種田不虧本
    農村人種田生產糧食不值錢,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實問題。農村人種田每畝究竟需要多少成本?生產的糧食產生多少的經濟效益,才能使種田人不虧本?下面就來討論一下單位面積,糧食價格應該在什麼範圍內合適?農民種田才能不虧本?
  • 種田文!擺脫被哥哥賤賣的命運,她用靈泉種田,以上等糧食價賣錢
    種田文!擺脫被哥哥賤賣的命運,她用靈泉種田,以上等糧食價賣錢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四本穿越種田文!這4本小說,都是小編精挑細選的,其中,第三本《重生藥女:帶著系統去種田》擺脫被哥哥賤賣的命運,她用靈泉種田,以上等糧食價賣錢!
  • 帶弟妹討要糧食,卻被親戚掃地出門,看她獵野雞種田養家!種田文
    帶弟妹討要糧食,卻被親戚掃地出門,看她獵野雞種田養家!種田文在茫茫人海中,能被各位看官賞識,小編真是深感榮幸,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四本種田文!不管你之前看沒看過種田文,看了小編推薦的小說,肯定不會讓你失望,這四本小說都是小編精挑細選,而且很多小說小編都有看過的,質量絕對保證,其中,第四本《農女當家:撿個將軍來種田》帶弟妹討要糧食,卻被親戚掃地出門,看她獵野雞種田養家!好書不容錯過,你還在等什麼?趕快點擊閱讀吧!
  • 空間種田:穿成童養媳,家裡七口人等飯吃,女主空間糧食魚肉爆滿
    空間種田:穿成童養媳,家裡七口人等飯吃,女主空間糧食魚肉爆滿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百家號裡,感謝大家百忙抽空來看小編的分享,今日小編精心挑選了幾本好看的小說,快往下看吧!其中第四本是小編最推薦的:穿成童養媳,家裡七口人等飯吃,女主空間糧食魚肉爆滿!小夥伴們慢慢閱讀吧!
  • 中文觀潮:登山的人最懂得敬畏自然
    珠峰引人關注、令人嚮往,珠峰的環保問題自然牽動人們的心弦。相關規定表明,珠峰環保問題已經引起高度重視,這意味著珠峰環保今後會有常態化的保護舉措,但卻未必可以反證當前的珠峰環保問題已經十分不堪。對珠峰等自然保護區擬定更科學、嚴格的環保舉措乃大勢所趨,但由此推定珠峰將永久關閉則屬明顯誤讀。 有關珠峰自然保護區的環保問題,應該會牽涉多個政府部門。
  • 夜讀丨楊絳先生的5句話,讀懂受用一生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想走捷徑,想一夜成名,想一夜暴富。他們總想以最輕鬆愜意的方式,過上最精彩紛呈的人生。可是人生哪兒來那麼多捷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踏踏實實地走好自己選擇的路,才是給自己最好的交代。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也一樣,從憂患中獲得成長,從失去中學會珍惜,從不斷告別中懂得放手。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 四川一高校將種田納入必修課 掙滿學分才能畢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一高校將種田納入必修課 掙滿學分才能畢業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大學往往是學習文化知識的高級場所. 所以我們常常說:大學是象牙塔. 象牙塔,給人的感覺,高高在上,充滿著無限的浪漫主義色彩.
  • 四川一大學,開設「種田」課,掙滿學分才能畢業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大學往往是學習文化知識的高級場所。所以我們常常說:大學是象牙塔。象牙塔,給人的感覺,高高在上,充滿著無限的浪漫主義色彩。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如今進大學還得種田,那讀大學有什麼用呢?也有網友說:讓大學生們參與實際的勞動,不僅能鍛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也能讓他們,懂得種田的辛苦,糧食獲得的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 這個時代不缺英雄,缺的是懂得敬畏的人
    這個時代如同我們所處的城市,那些密密麻麻的水泥混凝土建築吸收了藝術的空氣,生活中的瑣事被一點點放大,心底裡那些陰暗的情愫被當做最重要的悲劇,拍成各種影視劇供人把玩。喊口號的人原來越多,做實事的人越來越少;打滿雞血衝鋒的人越來越多,靜靜佇立思考的人越來越少。
  • 如何處理農業糧食安全與提高農民收入的關係?讓農民安心種田?
    說它危言聳聽也不為過,「譁眾取寵博人眼球」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一個對中國農業知之甚少的門外漢,也敢在這煞有介事地大談農業,真的讓人貽笑大方。或許言重了,但問題的提出真的罔顧了基本事實,不得不在這有所指出。
  • 夜讀丨害怕麻煩,是急於求成者的通病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口頭禪。我們身邊不乏有朋友在處事中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本想著做某件事情,可是一想到得先去解決很多麻煩,就顧不上事情多麼重要,最後不了了之。因為怕麻煩,我們錯過了很多。害怕麻煩、缺少耐心是急於求成者的通病害怕麻煩是很多人進步緩慢,甚至能成為無法進步的直接原因。而害怕麻煩又更容易出現在急於求成者的身上,因為他們很著急想要儘快地做出成果來,恨不得剛做完就能立刻看到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