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越大越聰明?那可不一定

2021-02-07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Clover青子(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不過,頭小的爸爸能生出頭大的兒子嗎?頭大的人更聰明嗎?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大腦的尺寸呢?

在正文開始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這張圖:

三種不同的腦尺寸MRI對比(圖源:doi:10.31887/DCNS.2018.20.4/gmirzaa)

這是猴子、普通寶寶和超級寶寶的大腦對比?還是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中大腦的變化?

其實,這都是現代人類的大腦。

不過,最左側是小頭症(Microcephaly,MIC)患者:頭圍(head circumference)比同年齡和性別的平均值低兩個標準差(SD)以上。小頭症通常與癲癇、自閉症和其他出生缺陷等共病。

通常,我們會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測量頭圍。以男孩為例,平均值頭圍約為36釐米,低兩個標準差大概是32釐米。

中間是正常人。

最右側是巨頭症(Megalencephaly,MEG)患者:和平均值相比,頭圍顯著增大2.5SD以上(依然以男孩為例,約為38.5釐米)。儘管他們的大腦異常大,但智商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反應遲鈍[1]。

看來,大腦尺寸和智商並不是簡單的正相關關係。

這是極端的對比,那么正常狀況下,大腦的尺寸和智商的高低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不同條件下的人們,大腦尺寸差多少?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大腦大小的衡量標準。有時,我們用重量來衡量,有時用體積(通過MRI掃描或顱骨體積)來衡量。本文主要是用體積來衡量大腦尺寸。

另外,這裡談論的不是頭的大小,而是頭裡面大腦的大小。

我們討論的是上面這種「大腦」(圖片來源:Veer圖庫)

不同地域、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們,大腦尺寸有多大的差別?

從統計數據上看,東亞人、歐洲人和非洲人的平均腦容量有一點差別,男性和女性的腦容量也有點差別。

30年前,美國科學家對全球2萬多個現代人類頭骨進行了世界上最大的腦容量調查,結果發現,東亞人的平均腦容量為1415cc,而歐洲人和非洲人的平均腦容量分別為1362cc和1268cc[2]。

大腦容量地圖,截至2014年8月21日

男性的平均腦容量為1273.6cc,範圍從1052.9cc-1498.5cc;女性的平均腦容量為1131.1cc,範圍從974.9cc-1398.1cc。男性的總腦容量比女性大10.8%,差異為2.1SD,即131cc[3]。

除了地理位置與性別,不同年齡的人大腦尺寸確實也有差別。

新生兒的大腦發展迅速,而35歲以後腦容量就開始下降。35歲以後,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抱怨腦子一天不如一天了。

人的大腦在出生前,從出生的第一年一直到童年時期發育迅速

出生時,新生兒大腦的平均大小為341cc,90天時為558cc。

在三個月內,新生兒的大腦大小從大約成人平均大腦大小的33%增長到55%。

在兒童時期,大腦質量繼續增加,但速度放緩,5歲時增大到成年的95%,10歲時為98%。

然後,大腦的生長繼續放緩。在18至35歲的青年期,可能會出現另一波生長。

35歲以後,腦容量每年下降0.2%,到60歲時逐漸加速到每年下降0.5%。60歲以上則每年超過0.5%的穩定容量損失[4,5]。

比較特殊的是,自閉症兒童往往比非自閉症兒童有更大的大腦(和更早的不成比例的大腦生長)[6]。

除此以外,還有基因導致的更極端的情況。ASPM-作為決定頭尺寸的重要基因,於2002年被首次報導。它是控制大腦發育的關鍵基因,對胚胎神經母細胞中有絲分裂紡錘體的功能至關重要。

ASPM無意義的突變會導致原發性小頭畸形,其特徵是大腦大小縮小了70%,產生類似於南方古猿的返祖現象。小頭症發生概率都非常小,平均一萬新生兒中2-12例。

引自:doi:10.1038/nrg1634

ASPM基因的系統發育樹,數字是系統發育樹各分支的非同義替代率與同義替代率的比值Ka/Ks。因為非同義的變化會改變蛋白質產品的生化特性,所以它們通常會受到選擇的影響。高(或低)Ka/Ks比值意味著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進化迅速(或緩慢)。當比值大於1時,表示非同義替換率比選擇性中立下的預期要快,可能是由於陽性選擇的存在。通向人類的靈長類譜系用紅色表示,我們可以看到該比值在最後一步選擇中高達1.44。

整體來說,人群中確實存在相對較大的大腦,也存在相對較小的大腦,但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是現在這個尺寸?

複雜的思維能力可能是由大腦功能的增量變化造成的。一旦大腦的大小和結構的複雜性超過了某個閾值,認知能力可能會隨著大腦的改善而不成比例地增加,人類智慧因而獲得啟蒙。而且,大腦容量在進化上比其他任何身體器官都更穩定[7]。

那麼,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進化到現在這個尺寸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在早期人類進化過程中急劇增大,300萬年前進入爆發期,後續趨於穩定。在這300萬年的衝刺中,人類大腦的大小几乎達到了祖先在之前6000萬年靈長類進化過程中的四倍。

人類祖先與現代人類大腦大小的模型

追蹤人類大腦進化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過化石。由於腦組織化石很罕見,一個更可靠的方法是觀察頭骨的解剖特徵,從而洞察大腦的特徵。其中一種方法是觀察顱內鑄型,但顱內鑄型無法揭示深層的大腦結構。

各種化石樣本的數量及平均腦容量

通過觀察化石可以發現,生活在385萬至295萬年前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s),其腦容量大約為300-500cc,與現存的黑猩猩相當。當進入智人時代時,大腦的大小繼續穩步增加。

生活在240萬至140萬年前的能人(Homo habilis)的頭骨容量約為600cc,更接近現代的海德堡人(Homo heideibergenesis)生活在大約70萬到20萬年前,其腦容量約為1290cc。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生活在40萬到4萬年前,他們的顱骨容量平均在1500-1600cc,可以與現代人類相媲美,其顱骨容量甚至比現代人更大。然而,腦相對於身體質量佔比低,尼安德特人不如現代人聰明[8,9]。

大約在20萬年前,當大腦達到了骨盆大小的物理限制時,它的生長停滯了。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圖直觀感受 。

基於古靈長類動物和早期原始人化石顱骨內鑄型所示的人類進化,橫坐標示年代,縱坐標示腦容量

為什麼人類大腦的大小沒有無限制繼續增大?

首先,大腦是人體代謝最昂貴的器官之一,即使它只佔體重的2%,但休息時,它大約佔總能量消耗的20%。

其次,增大的顱容量造成了分娩困難,這直接導致了產婦死亡率增高(0.5%),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產婦死亡率是哺乳動物中最高的。為了彌補分娩的困難,骨盆孔增大,兩足運動的效率降低了。

第三,更大的大腦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熟,這大大延長了妊娠期和養育子女的時間,因此對母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減少了她能生育的孩子的總數[10]。

所以,我們總是說,現代的人類大腦,是代價和利益平衡博弈的產物。

頭越大,就越聰明嗎?

1836年,德國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弗裡德裡希·蒂德曼(Friedrich Tiedemann)寫道:毫無疑問,大腦的絕對大小與智力和思維功能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自此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和爭議,截至目前,相關研究總數達到數百項。

但筆者在翻閱早期文獻發現,這些研究爭議太多,瑕疵明顯:比如人們如何定義和測量智力,在進行相關分析時是否考慮受試者體型,年齡和性別,以及在做出判斷時應觀察大腦的哪個部位。

在過去,有三種主要方法被用來估計大腦的大小:包括在屍檢時稱量溼大腦的重量,用填充物測量空頭骨的體積,測量外部頭部的大小並估計體積。早期的研究使用的是死後的大腦,但是死後切除的時間越長,由於水腫,大腦的重量就會顯著增加。並且死者智力水平無法被良好測量,只能依靠生前的職業和社會地位來判斷。

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突出之後,關於大腦大小和智力以及其中的群體差異的研究被迫停止了,相關文獻受到了激烈的批評。

20世紀90年代,隨著掃描大腦的新技術越來越多,包括計算機輔助斷層掃描(CA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內的更複雜的技術已經被加入到「兵工廠」中,人們重新燃起了研究興趣。與此同時,行之有效的智力評估標準也非常重要,其中一個被廣泛提及的就是g因子。

目前科學家廣泛認同大腦總容量(使用結構MRI測量)與智力僅為中度相關,相關係數r 約為0.30-0.40[15,16]。

神經科學研究已經確定了幾個智力上的個體差異的結構和功能相關關係,包括功能頂額神經元網絡、神經元效率和白質完整性。大腦的整體發育穩定性也應被考慮在內,後天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導致相關大腦區域的體積增加[18]。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智商與大腦皮層厚度本身無關,而與兒童時期大腦皮層厚度的可塑性有關[19]。這些因素似乎交替地影響智力,導致每種因素在每個人的智商水平中所起作用的程度存在異質性。

推理過程中不同神經行為由不同腦區控制。在靜息狀態和瑞文矩陣測試(RPM:Raven Progressive Matrices,常用於測試抽象推理能力)條件下29個神經網絡:注意神經網絡6個(A1 A6),認知神經網絡6個(C1 C6),視覺神經網絡6個(V1 V6),感覺運動神經網絡6個(S1 S6),默認神經網絡3個(D1 D3),聽覺神經網絡(AU),基底節區神經網絡(BG)。在瑞文測試中,神經網絡在休息期間的空間分布和性能被繪製成統計數據,暖色和冷色分別標記了在任務期間內在網絡一致性顯著增加和減少的區域。

因此,儘管大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智商的一個原因,但仍有必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完全闡明基因、環境、大腦解剖結構和認知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

大腦如此錯綜複雜,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研究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也許隨著研究手段的深入,這個問題會有更明確的答案。

參考文獻:

[1]Pirozzi F, Nelson B, Mirzaa G. From microcephaly to megalencephaly: determinants of brain size. Dialogues Clin Neurosci. 2018;20(4):267-282. doi:10.31887/DCNS.2018.20.4/gmirzaa

[2]Kenneth L. Beals. Brain Size, Cranial Morphology, Climate, and Time Machines CURRENT ANTHROPOLOGY V01. 25, NO 01984

[4]Hedman AM, van Haren NE, Schnack HG, Kahn RS, Hulshoff Pol HE. Human brain changes across the life span: a review of 56 longitudi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Hum Brain Mapp. 2012;33(8):1987-2002. doi:10.1002/hbm.21334

[5]Rushton JP, Ankney CD. Brain size and cognitive ability: Correlations with age, sex, social class, and race. Psychon Bull Rev. 1996;3(1):21-36. doi:10.3758/BF03210739

[6]Sacco R, Gabriele S, Persico AM. Head circumference and brain size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iatry Res. 2015 Nov 30;234(2):239-51. doi: 10.1016/j.pscychresns.2015.08.016. Epub 2015 Sep 28. PMID: 26456415.

[7]Holden C. An evolutionary squeeze on brain size. Science. 2006 Jun 30;312(5782):1867. PMID: 16809505.

[9] Ginneken, V. V. et al. 「Hunter-prey correlation between migration routes of African buffaloes and early hominids: Evidence for the 「Out of Africa」 hypothesis.」 Integrative molecular medicine 4 (2017): n. pag.

[10]Gilbert SL, Dobyns WB, Lahn BT. Genetic links between brain development and brain evolution. Nat Rev Genet. 2005;6(7):581-590. doi:10.1038/nrg1634

[11]Bond J, Roberts E, Mochida GH, et al. ASPM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cerebral cortical size. Nat Genet. 2002;32(2):316-320. doi:10.1038/ng995

[12]Zhang J. Evolution of the human ASPM gene, a major determinant of brain size. Genetics. 2003;165(4):2063-2070.

[13]Van Valen L. Brain size and intelligence in man. Am J Phys Anthropol. 1974;40(3):417-423. doi:10.1002/ajpa.1330400314

[14]Deary IJ, Penke L, Johnson W.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Nat Rev Neurosci. 2010;11(3):201-211. doi:10.1038/nrn2793

[15]Schoenemann PT, Budinger TF, Sarich VM, Wang WS. Brain size does not predict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within famili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97(9):4932-4937. doi:10.1073/pnas.97.9.4932

[16]Lee JJ, McGue M, Iacono WG, Michael AM, Chabris CF. The causal influence of brain size on human intelligence: Evidence from within-family phenotypic associations and GWAS modeling. Intelligence. 2019;75:48-58. doi:10.1016/j.intell.2019.01.011

[17]Pietschnig J, Penke L, Wicherts JM, Zeiler M, Voracek M. Meta-analysi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brain volume and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How strong are they and what do they mean?.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5;57:411-432. doi:10.1016/j.neubiorev.2015.09.017

[18] Pietschnig, J. et al. 「Meta-analysi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brain volume and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How strong are they and what do they mea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57 (2015): 411-432.

[19]Shaw, P., Greenstein, D., Lerch, J., Clasen, L., Lenroot, R., Gogtay, N.E.E.A., et al.,2006. Intellectual ability and cortic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ature 440, 676–679.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腦袋越大越聰明?別鬧了!看這兩個部位才靠譜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孩子一出生如果頭很大,就會來一句:「這孩子頭這麼大,將來一定很聰明」!我記得我生我家女兒那天,同時產房還有一個男孩出生。這兩個孩子幾乎前後腳出生,抱出去的時候就聽我婆婆說:「你看人家那大胖小子,那腦袋多大,將來肯定聰明」!
  • 腦袋越大越聰明?抹香鯨大腦比人類大5倍,為何智商依然很低?
    百家號原創首發智商是如今人類時代證明地位的一個屬性,在如今的這個時代不是武力值越高越賺錢,而是智商越高越賺錢,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那麼到底什麼決定著智商的高低呢?有的人發現這跟大腦有關,人類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區別,那就是人類的大腦體積比絕大部分的動物大腦提及都大,因此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大腦的體積越大智商越高,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事實真的是如此的話,那麼某相親大腦是人類大腦體積的5倍,可是我相親的智商卻依然沒有人類高。
  • 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NO,聰明寶寶的腦袋其實長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誇獎:「你家寶寶頭這麼大,將來肯定很聰明,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沒錯兒,寶寶聰明與否大腦起到決定作用,人體的腦子是最忙碌的一個器官,因為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得經過大腦計算,所以我們的大腦特別累,雖然其重量只佔到人體2%,但耗氧量卻要佔上25%。
  • 好物分享|孩子的腦袋越大越聰明?別鬧了!看這兩個部位才靠譜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孩子一出生如果頭很大,就會來一句:「這孩子頭這麼大,將來一定很聰明」!我記得我生我家女兒那天,同時產房還有一個男孩出生。這兩個孩子幾乎前後腳出生,抱出去的時候就聽我婆婆說:「你看人家那大胖小子,那腦袋多大,將來肯定聰明」!
  • 人人都說有個聰明的大腦,那腦袋大是聰明的原因,這是真嗎?
    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人的腦袋越大越聰明,這是真的嗎?因為自從人類開始研究大腦以來,大腦如何與智慧掛鈎就成了讓科學家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 其中顯而易見的一個假定便是智慧程度直接決定於大腦的尺寸一大腦越大,腦細胞就越多,人不就越聰明嗎?這是真的嗎?
  • 腦袋越大越聰明 研究證明高智商與大腦門有關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人們經常說,大腦門的孩子一定聰明。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這一看法確實不無道理。  據英國《獨立報》10月21日報導,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對48名志願者進行了核磁共振檢查和智商測試,結果發現,頭體積越大的人,智商基本上就越高。
  • 寶寶的頭越大越大越聰明?這些因素,才是影響聰明程度的關鍵所在
    導讀:寶寶的頭越大越聰明,這是真的嗎?寶寶的頭越大孩子越聰明,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帶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老人們看誰家的孩子頭大,就一個勁地誇讚「一看這大頭,肯定很聰明!」還有我們熟悉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裡面的大頭兒子聰明伶俐,也給我們大頭就聰明的錯覺。
  • 經常用腦的孩子聰明,還是腦袋大的更聰明
    經過跑步訓練的人會越跑越快,人的大腦也是一樣,你經常用腦,大腦會慢慢的習慣你的用腦方式,往往有些問題不用想就會知道答案,所以說腦子會越用越好使。是否聰明跟用腦的多少是有關係的,那麼腦用多了會影響腦袋的大小嗎?
  • 拒絕「傻大個」,研究表明:個子越高越聰明
    拒絕「傻大個」,研究表明:個子越高越聰明 2020-07-24 1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孩子真的是頭越大越聰明嗎?這4個因素很關鍵,很多人都還不知道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說法,說孩子頭這個位置的尺寸越大就說明腦袋這方面比較聰明。大多數家長們下意識裡都會存在這種想法,那麼,孩子真的是頭越大越聰明嗎?這4個因素很關鍵,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孩子的頭尺寸越大腦袋就越聰明嗎?
  • 研究發現:新生兒頭圍暗示大腦發育好壞,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為我們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我們用軟尺經眉間繞腦袋後,經枕外粗隆這樣一圈的長度,就是頭圍了。哈佛大學經過研究,公開了一張表格「兒童頭圍指標參數」,上面介紹了孩子從出生到月齡滿15個月,每個階段男孩、女孩的「頭圍指標」「平均指標」。其中在新生兒頭圍,也就是剛出生孩子的頭圍一欄,可以看見男孩34釐米為最佳頭圍標準,女孩33.9釐米為最佳頭圍,新生兒剛出生頭圍根據性別,越接近這兩個數,可能越聰明。
  • 研究發現:新生兒頭圍暗示大腦發育好壞,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但是,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難以判斷出孩子是不是真的聰明。其實,關於孩子的智力,許多專家和學者一直在研究的路上。在2018年9月的時候,哈佛大學還發布了一項已經進行5年的研究成果,從新生兒頭圍的角度看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為我們判斷孩子聰不聰明,提供了新的思路。
  • 《小兒大健康》腦袋大就聰明?寶寶頭圍大小要重視
    由金領冠冠名的全國首檔兒童生活方式健康測評綜藝《小兒大健康》,第九期將於7月15日周日17:00在浙江衛視播出。生活中流傳著「腦袋大聰明」的說法,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節目現場進行家庭大調查,你在家有給寶寶量過頭圍嗎?戎絨幫何衝測量頭圍,親密互動十分有愛。原來,頭圍與腦的發育密切相關,是兒童保健的常規體檢項目。
  • 腦袋越大孩子越聰明?史丹福大學:大腦的這個部分決定了娃的智商
    最近親戚家的孩子出生了,我去婦產醫院看孩子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育嬰室裡的孩子普遍都是「大頭兒子」,難道育嬰室裡所有小孩的頭都大是一種偶然與此同時,我的另一個思考也油然而生嬰兒的頭大引發了我的思考,小孩頭大是聰明的象徵嗎
  • 頭圍決定智商,囟門閉合越晚越聰明,是真的嗎?
    其實,主要還是現在的父母更重視科學育兒,不像以前的父母養娃隨意,只要孩子不凍著、餓著就行了,在健康、衛生、聰明等方面,他們並沒有現在的父母這麼上心。而現在的父母,除了寶寶健康,關注最多的還有寶寶是否聰明,因此有些人在孕期就開始做胎教,期待生一個聰明寶寶。前段時間,親貝網小編親戚生了寶寶,整天參考各種症狀,對照各種書籍,想看看自家寶寶是否聰明。
  • 越玩越聰明的數學思維遊戲,還能提高數學成績
    從小學到高中,數學一直都是一門讓人頭疼的學科,數學好的人成績一直都特別好,數學不好的人怎麼學習成績也上不去……這其實是因為數學不好的同學數學的思維比較差,想要提高數學成績、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不妨多玩一些數學思維遊戲,不僅對學習數學有幫助,還能叫你越玩越聰明!
  • 那可不一定!
    那可不一定!時間:2018-11-15 18: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食品袋中的小袋子是乾燥劑嗎? 那可不一定! 你見過食品包裝中的乾燥劑嗎? 就是那種小紙袋或塑料丸,裝著粉狀或顆粒狀的藥劑。 有的乾燥劑用了生石灰,如果小孩子拿去玩還是有危險的。
  • 美國動物實驗顯示腦越大越聰明
    美國一項新研究25日說,動物實驗顯示,大腦體積相對於身體的比例越大,動物解決難題的能力可能越強。這表明腦袋相對較大的動物可能更加聰明。  懷俄明大學助理教授薩拉·本松-阿姆拉姆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由於幾乎沒有實驗證據加以支持,腦袋相對較大意味著智商更高的說法長期存在爭議。
  • 長得越好看的女人就越聰明,智商也會遺傳?心理學家的解釋很簡單
    我們在生活當中對於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尤其是好的方面,往往會存在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子女會繼承/習得父母的優點,還有樣貌方面。我們一般會認為孩子的父母的長相越出眾,子女的長相自然也就越好看,也就是俗話說的「龍生龍,鳳生鳳」。其實這一認知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相關研究表明,子女的確會遺傳父母的優良基因,尤其是外在的樣貌。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如果孩子特調皮,證明孩子是個聰明寶寶
    有帶娃經驗的爸媽都會發現,越難帶的孩子是越聰明的。其實,這個不是個別爸媽的說法,很多教育領域的教授也是這樣的講的。「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父母,越得有個聰明的父母」。言下之意就是,聰明的孩子不好帶,一切重在引導教育。有以下行為的孩子都是智商比較高並且比較難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