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丹青燦絲路

2020-12-22 瀟湘晨報

今年8月,「漲海推舟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走進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帶領諸多遊客踏上時空交匯中的絲路之旅。

12月10日,由敦煌研究院和海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以下簡稱「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拉開一場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的對話。

敦煌,位於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是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莫高窟正是古代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本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的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恢弘。

絲路漫漫,駝鈴悠悠,讓我們一起走進敦煌藝術,感受它的輝煌燦爛、博大精深。

莫高窟257窟九色鹿本生壁畫。 (敦煌研究院供圖)

絲路漫行

千年萬象

一進入展館,迎面而來的龕形裝置和頭頂布滿紋樣的帷幔,讓人們瞬間踏入了千裡之外的敦煌,耳邊仿佛也響起來自遙遠絲路上的駝鈴聲。

由歐亞大陸的地理、天候、區域政權、沿線民眾生活方式等等因素促生出的貿易和交流之路,從長安出發,經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通往西域,直趨中亞、印度、西亞,以致歐洲大陸的陸路交通道路,19世紀時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為「絲綢之路」,並一直沿用至今。這條道路,不僅是中西交通的主要幹線、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同時還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匯通的橋梁。

敦煌,見證了千年間這條漫長道路的滄桑歲月和悠久歷史,而坐落於此的莫高窟,也向人們展示了一幅世界多元文明薈萃的歷史畫卷。

市民在觀展。記者 宋國強 攝

公元366年,一位叫樂僔的禪僧雲遊至敦煌鳴沙山,忽然看見對面三危山上金光萬道,仿佛有千萬個佛在金光中顯現,他以為得到了佛的昭示,於是募人在莫高窟開鑿了第一個石窟。莫高窟的開鑿營造就此開始了,燦爛的石窟藝術就此誕生。

經歷10個朝代,千年之久,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著735個洞窟,4.5萬多平方米壁畫,2000餘身彩塑和5座唐宋木構窟簷建築。

這些建築、雕塑和壁畫,是如何營造的呢?在此次藝術展中,洞窟微縮模型和繪製過程模型直觀地向人們展示了洞窟開鑿和壁畫繪製的過程。劈巖鑿窟的良工和繪製塑畫的巧匠,成為莫高窟的創作者。無論是來自深海的珊瑚,還是來自群山的晶石,亦或溪流中的砂金,這些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色彩,隨著駝鈴聲抵達敦煌,在能工巧匠的手上著色於壁畫和彩塑。展廳牆壁上的各色礦物顏料和種類繁多的繪畫工具,仿佛訴說莫高窟隨著絲綢之路延續千年的營造歷史。

「敦煌莫高窟藝術,是在傳統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形成具有中國風格的佛教藝術,是融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體的立體藝術,生動地展現了中古時期中國千餘年間的社會生活畫卷,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較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表了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中國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敦煌研究院講解員史玉燕說。

展出的胡人牽駝磚(唐代)。 記者 宋國強 攝

莊嚴佛宮

壁上丹青

公元一世紀,印度的佛教沿著絲綢之路經由敦煌傳入了中國內地,作為中國最早接觸佛教的地區之一,石窟佛教藝術在敦煌這片土壤上孕育並逐漸發展興盛起來。在藝術展中,觀眾便可通過豐富的壁畫和複製洞窟感受佛教藝術的魅力。

兩旁有菩薩立像守護的,是莫高窟第320窟的複製洞窟,這是本次藝術展的一大亮點。置身在方形覆鬥頂形制的洞窟中,給人身臨其境般的觀展享受——頭頂的主室窟頂藻井畫雲頭牡丹井心,四周以方勝紋、團花等作邊飾,結構嚴密,賦色精細,四披畫千佛;正前方的壁龕內塑像有浮塑背光、一弟子、二菩薩,豐肌秀骨,形體健美,斜披天衣,羅裙貼體,塑工精細;再看龕頂的彌勒說法圖,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依次而立,天王身著鎖子甲、髀禈,這為說法圖中僅見;龕外兩側繪製的觀音,雖因變色與輪廓線脫落而露出底色形成的白線,但仍未失原來線描爽利之本色;南壁中間繪製的釋迦牟尼樹下說法圖,前有一舞伎揮巾起舞,兩旁有伎樂伴奏,氣氛歡快熱烈;北壁通壁繪製觀無量壽經變,用了很大的篇幅描繪了西方淨土世界的美妙景象……

第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因緣、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畫、第329窟的夜半逾城、第220窟的東方淨土變……此次藝術展,敦煌研究院挑選出的一幅幅精品壁畫,足以讓觀眾感受到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

市民在省博觀看敦煌藝術展。記者 宋國強 攝

當寬230釐米、高215釐米的莫高窟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經變畫呈現在眼前時,不少觀眾為之震撼良久。

這是依據《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繪製的, 畫面的中央為「千手千眼觀音」,觀音共有十一面,頭疊如塔,千手排列如同圓輪,手心各有一隻眼睛,手臂的豐腴、手指的靈動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據史玉燕介紹,鐵線描、蘭葉描、釘頭鼠尾描、高古遊絲描等技法的運用,使得這些線條精緻細密、富於變化,不僅代表了莫高窟元代藝術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彌足珍貴的精品佳作。

但若只是走馬觀花,不細細品味的話,將會錯過壁畫中許多精彩的故事。

在榆林窟第3窟普賢變壁畫中,左側有一個非常小的細節值得關注:畫面中玄奘雙手合十,身體微弓,身後還有一猴相之人,同樣一臉虔誠,仰面膜拜普賢。「從這一幅玄奘頭頂的佛光和馬背馱有的佛經可以看出,此時應是取經回歸的路上。這說明當時流傳的三藏取經故事也成為壁畫描繪的題材。這幅畫的出現,比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了三百年。」史玉燕說。

不僅如此,此畫用很大的畫面描繪山水風景,以線條勾勒山脈的形狀、走勢和紋理,用淡墨渲染烘託出山體的陰陽向背,繼承了水墨山水的傳統,同時也是一幅規模壯觀恢弘、意境深遠的藝術佳作。

市民在參觀莫高窟第320窟(複製)。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洋 攝

淨土梵音

霓裳美儀

在佛教的「淨土勝地」中,音樂與舞蹈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據統計,在現存敦煌石窟中保留有舞樂題材的洞窟共有236個,其中繪有各種類型的樂隊約500組,且大多伴有舞蹈場面;所出現的各種類型的樂器計有44種4500餘件之多。在全世界的壁畫歷史中,就反映的樂舞數量之多、品類之豐富、時間跨度之長而言,敦煌壁畫都是無與倫比的。

這些藝術創作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

此次藝術展中,莫高窟第220窟東方淨土變中繪於「藥師經變」畫面下方的舞樂圖是莫高窟唐代壁畫中規模最大的舞樂圖。畫面的正中有一座燈樓,兩側各立燈輪一樹,燈火輝煌,左右兩廂置樂隊,演奏著來自中原和西域的羯鼓、腰鼓、雞婁鼓等樂器,兩對舞伎則在小圓毯上旋轉騰踏。盛大的舞樂場面雖是表現佛國,卻也是唐代宮廷生活宴饗娛樂的真實寫照。

畫面中,舞伎在一小圓毯子上跳舞,兩足不離毬子,但身上已巾帛飛揚,足以顯出舞蹈時的矯捷奔放。這和白居易《胡旋舞》中的描述十分吻合,可見胡旋舞在唐朝風靡一時。

依據都督夫人禮佛圖仿製出的一組服飾。記者 宋國強 攝

依據壁畫中所描繪的樂器,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也複製出了阮、胡琴、箜篌等樂器,觀眾可在藝術展上一探究竟。

唐代供養人畫像中規模最大的一幅——都督夫人禮佛圖也亮相此次藝術展。據悉,原壁畫曾在宋代被重修者鏝在下層,20世紀40年代剝出,多有殘缺。後在20世紀50年代,經時任敦煌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組長段文杰先生研究整理,復原臨摹了此壁畫。

圖中共畫了12個人像,其中主角是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前後)出任晉昌郡都督的樂庭瓌夫人——太原王氏和她的兩個女兒。這3人是禮佛圖的主人,後面9人為身著男裝的婢女。

在這幅壁畫中,唐朝最「潮」的妝容和打扮躍然其上:不像現代人如此珍惜髮際線,當時的美女喜歡闊大的前額,所以會剃掉額前頭髮,使髮際線上移;使用假髮盤出像巍峨山峰一樣的高髻,並剃掉本身的眉毛用妝粉塗蓋,再畫上短而粗如同桂葉的闊眉;用胭脂、丹青在臉頰、額頭、太陽穴等處畫圓點或其他圖案,甚至貼上花、蝶等形狀紋飾的花鈿;身著男式圓領袍服的婢女,說明女著男裝也是唐代的一大流行。

壁畫旁,由都督夫人禮佛圖仿製出的一組服飾,讓觀眾感受到唐朝服飾的綺麗紛呈。而敦煌石窟跨越千年的服飾圖像,也集中、全面、系統、直觀地反映出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嬗變的脈絡。

不僅音樂、服飾,建築、交通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敦煌壁畫藝術中得以留存。此次藝術展還為觀眾帶來了3D仿製的鐘臺、塔寺等建築模型,讓人一窺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水平。

「中國古代建築大都為木結構,易於損壞,所以目前幾乎沒有唐代以前的建築留存於世,敦煌壁畫中的精美刻畫,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歷史參考。」史玉燕說。

記者:趙優

【來源:海南省文旅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絲路上感人的愛情故事 《絲路戀歌》輝煌巨獻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文化號召,由中國國土資源部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扛鼎傳記文學作家陳廷一歷時3年匠心獨運打造的大型情景歌舞劇《絲路戀歌》在京正式發布。據悉,《絲路戀歌》是陳先生繼《許世友下山》京劇本後的第一部大型歌舞劇本,全劇共分六場。
  • 水墨丹青
    點擊題目下方西風東韻,一鍵訂閱生活美學第一微刊李玉剛MV:水墨丹青誰家女子在樹下泉中水墨丹青花瓣落地也有聲青絲磚瓦白日夢飛到了另一個時空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靈動之美水墨丹青可以比喻手法如行雲流水
  • 壽仙谷成絲路博愛基金新夥伴 造福更多民眾
    壽仙谷藥業董事長李明焱在絲路畫卷上鄭重籤下自己的名字記者 柯靜 紅色五月,上海春風拂面。在這片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祥地,在這塊紅十字文化登陸中國並得到廣泛傳播的熱土,一群中國企業家身體力行,詮釋來自中國的公益愛心力量。
  • 絲路伴侶駝奶的神奇功效
    絲路伴侶駱駝奶中有什麼?絲路伴侶駱駝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和免疫球蛋白,並且含有與牛奶相似的多種營養成分。絲路伴侶駱駝奶有什麼好處?絲路伴侶駱駝奶是有效促進健康的營養成分。駱駝奶的抗炎特性可減輕氧化應激,並通過增強黏膜屏障,減少炎症來幫助保護腸壁。它已成功用於潰瘍,腸道炎症和結腸炎患者。
  • 丹青詩歌的文本意義
    丹青詩歌的文本意義:         朝陽女詩人丹青,我並不熟知。
  • 巨嬰燦哥的前半生
    燦哥姓劉,名燦。因為在童年時,與他一起長大的一群小孩子中,他年紀最大,於是,被幾個孩子叫「燦哥燦哥」地叫開,最後叫出了名。燦哥才五歲,就沒了父親,母親改嫁,留下他與奶奶相依為命!沒有父親在身邊,燦哥總是受盡嘲諷欺負!
  • 《絲路》臺服定名《絲路情緣》近期上線
    來自中國臺灣消息:遊戲怪獸宣布與韓國線上遊戲廠商Joymax 合作,取得旗下知名線上遊戲《絲路Online》臺灣代理權,正式命名為《絲路情緣》。《絲路情緣》近期即將上線,於臺灣市場再創新局,官方今日公布形象官網,幫助玩家掌握最新近況。
  • 杜月笙後人捐千枚古絲路錢幣 只因一句「我是中國人」
    編者按:中華文明,燦若星河。萬千文物,源遠流長。戰火紛飛,世事變遷,珍寶四散,遺落民間。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上海,肩負起了振興文化事業的重任。一批默默無聞的收藏家,他們守護文物,記錄歷史。為文明的研究,為博物館事業發展,捐獻摯愛珍寶,卻不求一分回報。
  • 閒章閒談——丹青不知老將至
    印文出自唐代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其中兩句為「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全詩是寫魏武后裔曹霸的,敘事抒情,此兩句是反問句法,意思是(曹霸)一生工於丹青,富貴不因年老而眷顧,如同雲煙一樣縹緲不定,可望而不可企及。名義上說曹霸,順帶含蓄地表露了詩人仕途失意的情緒。
  • 南昌丹青藝校吹響寒假集結號
    假期已經進入倒計時,想要快人一步,逆勢而上,這個寒假恰恰就是得以蛻變的契機。南昌丹青藝校正式開啟寒假集訓,發現美術新可能,在春暖花開時節擁有追夢的底氣。而且,南昌丹青藝校作為各大美院的搖籃,高手眾生,恰好可以藉助寒假與優秀的學長學姐們討教美院心得,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與高手同行,才能可以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實力,領跑眾人。
  • 郭衛民在「絲路尋夢·大美新疆」啟動儀式上的致辭
    在「絲路尋夢·大美新疆」全媒體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致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郭衛民(2015年8月23日)郭衛民在「絲路尋夢·大美新疆」啟動儀式上的致辭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很高興參加「發現亞洲之美」之「絲路尋夢·大美新疆」全媒體文化交流活動
  • 阿拉丁的新願望——海絲路上的一千零一夜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題:阿拉丁的新願望——海絲路上的一千零一夜  新華社記者何奕萍 李騰 邵傑  「相傳古時候,在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海島上,有一個薩桑王國……」《一千零一夜》開篇第一句話就提到中國。事實上,中國在這部名著中頻繁出現。
  • 半月談|蜻蜓眼玻璃珠:絲路前的「絲路」
    迄今,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發掘的楚地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蜻蜓眼式玻璃珠以及玻璃壁、玻璃劍飾和印章等其他玻璃製品。玻璃珠的歷史,上至春秋末期,下至戰國晚期,至秦漢以後則明顯減少。此外,新疆、山西、河南、山東等地也先後有蜻蜓眼玻璃珠出土。黑城遺址城池全貌。
  • 丹青再寫,碧血難涼:墨本丹青版《趙氏孤兒》金華演出
    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晚,墨本丹青版《趙氏孤兒》在此上演。餘脈長流,如魚得水。墨本丹青版的《趙氏孤兒》隱去了義士鉏麑、提彌明和周堅的故事,大幕拉開,就是簇簇校尉森森刀槍擁著屠岸賈,將趙氏父子斬首。
  • 中文國際期刊《絲路藝術》創刊,聚焦絲路藝術考古、圖像研究
    絲路研究中文國際期刊《絲路藝術》創刊號在此舉行首發儀式,同時發布的還有「絲路譯叢」三本。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美國亞洲學會會員徐文堪,《絲路藝術》執行主編、中國美術學院著名藝術家洛齊,《絲路藝術》編委、《絲路譯叢》譯者毛銘作為嘉賓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第1282期壁紙//你說我的眼睛燦若星辰,那是因為你是星辰,而我的...
    第1282期壁紙//你說我的眼睛燦若星辰,那是因為你是星辰,而我的眼中只有你「 你的頭像壁紙都有我承包了 」頭像 // 壁紙 // 歌曲// 唯美語句受著過往留下淺淺的笑靨這大概就是我們的狂歡過得青春用迷離的舞步跟隨著最後一絲月光的腳步煙花過後空氣中都充斥著一種濃濃的味道證明它曾經燦爛過巴黎鐵塔見證多少情人的分離音樂是靈魂寄宿的天堂人嚮往的光明掩埋了淚眼的斑駁在轉角之後扣上故事門鎖
  • 人力資源服務業:絲路經濟帶上的朝陽產業
    7月18日,第二屆中國(西安)絲路經濟帶人力資源發展高峰會在陝西西安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蓬勃興起,行業年營業收入從2013年的6945億元,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1.44萬億元。
  • 李小琳在行知絲路研究院開學典禮上致辭:啟迪企業家的光明之心
    這段修為漸進是絲路給到學員的至善心旅,很多學員感慨道:這一課不僅解開心中深藏的困惑,還仿佛經歷一場人生徵途上的心靈洗禮。(圖片來源於@行知絲路研究院官網)一位研究院的老師感言:其實,小琳女士自己就是通過國學修行不斷完善自我、圓滿人生,從而達到利己利他利眾生的境界。她將自己的生命和大眾的命運結合在一起,視作無上榮光。
  • 「騰訊系」燦谷即將上市業績持續性存疑
    燦谷做的是後者,它是一家汽車金融服務商。按此邏輯,騰訊投資燦谷有介入汽車金融新領域的意圖。  貼上了「騰訊系」標籤的國內汽車金融服務企業燦谷即將登陸紐交所。在今年初至今年6月的B輪和C輪融資中,燦谷獲得了騰訊、滴滴和泰康的投資,目前騰訊佔股10.7%,滴滴出行佔股14.8%。
  • 曹明冉《盛世丹青》亮相泉城
    2011年11月8日——11月15日,曹明冉《盛世丹青》書畫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舉行。在2011年十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盛世榮華》書畫展上這種雅俗共賞的「明冉畫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並贏得了業內的讚賞和百姓的鼓掌.。而這次《盛世丹青》書畫展是他這半世紀的作業,向「家人回報」之後,仍要在無止境的藝術之路上往前走。(《山東商報》 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