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龐建新)疫情期間,人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間明顯比過去更長,用眼過度引發各種不適,為此不少人瞄上了護眼產品,眼藥水、洗眼液、蒸汽眼罩、護眼膠囊等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其中,網紅產品當屬洗眼液,有不少知名明星、網紅直播推薦。
洗眼液為何物?能保護眼睛健康嗎?有無危害?對此,《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了眼科專家和眼藥水研發專家。
給眼睛來場SPA
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工作,時常看手機屏幕……眼睛疲勞、乾澀、發癢、視力模糊、紅血絲、眼白髮黃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同時,愛美人士經常化眼妝、戴美瞳、戴隱形等,對眼睛清潔要求越來越高。於是,宣稱可以「給眼睛來場SPA」的洗眼液成為新晉網紅,「洗出眼內垃圾,還你清澈雙眸」,這樣的宣傳語讓不少人心動。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乾眼症的發病率約為21%-30%,每10個人中就約有2-3人會罹患乾眼症。專家表示,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網絡和視屏終端使用常態化,乾眼症的風險也隨之大大增加。而上班族居多的乾眼症人群也成了洗眼液市場的潛在需求群體。
洗眼液火爆程度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數據可見一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洗眼液」,就有3萬多件相關商品,僅天貓平臺的一款國產洗眼液月銷量就高達9萬多筆。知名明星加持,網紅「親身體驗」,推動不少年輕消費者嘗鮮。
一位網友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使用後表示:「常年戴隱形眼鏡,眼睛乾澀疲勞,因為看到××網紅推薦,就買回來試用了,感覺溫和不刺激,效果還不錯。」也有網友說「平常習慣戴美瞳,以前沒覺得眼睛能有多髒,用了這個洗眼液才知道,確實有很多髒東西」。記者在線下走訪時,有消費者表示,疫情期間化眼妝多,感覺眼睛不舒服,在抖音、快手平臺種草已久,入手了洗眼液。
記者在各電商平臺瀏覽發現,洗眼液產品品牌眾多,國產品牌如珍視明、閃亮、優能、福瑞達,進口產品除了樂敦外,當屬網紅日本小林製藥。從很多洗眼液產品宣傳頁來看,產品多瞄準長時間熬夜加班、戴美瞳、熬夜、玩手機、用電腦的消費人群。「緩解眼乾、眼澀」「消除紅血絲」「清潔潤眼,緩解疲勞」「為眼睛補水」「消炎止癢」「增加營養」,甚至能「緩解化妝之後眼睛不適」……網紅洗眼液宣傳功效幾乎「通殺」。
北京國妝科創研究院執行院長謝志輝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眼睛本身就有自潔的功能,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別清潔,但現有情況下例如眼部化妝造成的汙染物浸入到眼部,用普通卸妝產品可能容易傷及眼睛;還有人長期用美瞳或隱性眼鏡,對眼部清潔很重視,因此對一些消費者來說,洗眼液的確是剛需。
清潔眼睛為何不選眼藥水,而要用洗眼液?對此,曼秀雷敦前研發總監、曾深度研發「樂敦」眼藥水的謝志輝表示,洗眼液的功效主要有潤眼、緩解眼疲勞等,這些功能很多眼藥水也具備,但由於眼藥水畢竟屬於藥品,護眼市場需求自然而然溢出到洗眼液市場了。
眼睛有必要清洗嗎
消費者大多對「洗牙」不陌生,但對敏感脆弱的眼睛也能清洗表示疑惑。眼睛真的有必要清洗嗎?
很多追逐潮流的時尚一族「種草」洗眼:有網友使用洗眼產品後表示「洗完後會看到液體變得渾濁,絮狀物都被洗出來了」;不乏初次洗眼的人說「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受,很清爽止癢」;也有消費者表示,眼妝殘留物、脫落的眼睫毛等會損傷眼睛,洗眼液能將這些「髒東西」洗出來。
北京大學眼科學博士、北京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曉宇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正常狀態下,醫學上並沒有「洗眼睛」的說法。除非特殊症狀需要用生理鹽水清洗眼睛,其他情況下眼睛不需要刻意去清洗。
原解放軍306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對媒體表示,眼睛裡的漂浮物大部分是細胞正常代謝的產物,有些沒必要清除。
據眼科專家介紹,人體每次眨眼,就會有適量淚液均勻地鋪在眼球表面,形成淚膜,它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線」。如果有灰塵、細毛等異物進入,人們會出現流眼淚等應激反應。淚液中不僅有水,還有一些溶菌酶和礦物質,既能潤滑滋養眼睛,還能清潔殺菌。所以,流眼淚就是最好的清潔。在特殊情況下,如淚液分泌障礙、做眼科手術、面部酸鹼燒傷、患急性結膜炎、長期眼乾疲勞等,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無添加的生理鹽水洗眼睛,但並不是用市面上的洗眼液。
謝志輝也表示,洗眼液的配方與眼藥水有類似的地方,主要是解決滲透壓和刺激性的問題。若長期頻繁使用洗眼液,可能影響眼淚的電解質平衡、pH平衡,甚至影響淚液的自然分泌,依賴洗眼液的結果就是自身眼睛的自潔能力下降了,進而導致或加劇乾眼症等問題。他表示,保護眼睛最好的辦法還是避免用眼過度,注意眼部休息,防止眼部感染。
「隨便用用」不可取
「市場上洗眼液之所以流行,不光是因為能滿足『洗眼』需求,更多因素在於部分企業通過洗眼液來突破目前法規的藩籬。」謝志輝表示。據他介紹,市售眼藥水審批嚴格,有些產品必須是國藥準字,而洗眼液產品則可以通過「消字號」「械字號」完成註冊,審批流程要比國藥準字的眼藥水簡單。「洗眼液的門檻不高,一方面研發促進了創新,但另一方面也不乏投機行為,從而導致洗眼液產品市場質量參差不齊。」謝志輝表示。
面對林林總總的洗眼液產品,其成分有哪些?消費者該怎麼選,「隨便用用」安全嗎?
記者搜索電商平臺銷售的洗眼液產品信息發現,一些進口洗眼液產品的主要成分有ε-氨基己酸、甘草酸二鉀、撲爾敏、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酚乙酸酯、硫酸軟骨素鈉、牛磺酸、氰鈷胺素(維生素B12)等。而國產的洗眼液的主要成分除了植物提取物、牛磺酸、甘油、維生素B6、薄荷醇外,還有透明質酸等。
據李曉宇醫生介紹,從成分上看,有的洗眼產品能起到類似於滴眼液或人工淚液的作用,有一定滋潤眼睛的功效。但消費者需要注意成分。第一,滴眼液的防腐劑一般都在輔料裡,例如乙二胺四乙酸、苯扎氯銨、山梨酸鉀等都屬於防腐劑類,而長期使用防腐劑會破壞角膜中具有預防眼表病變作用的黏蛋白,引起上皮凋亡,加重乾眼,產生藥物學結膜炎;第二,消費者使用產品前要諮詢醫生,了解產品功能成分的安全性。例如撲爾敏、冰片等成分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可減輕眼球表面充血,使紅血絲減少,但是停用會有「反跳」擴張血管作用,頻繁使用對眼睛有害。因此,專家提醒,洗眼液不能隨便使用,更不能長期使用。
另外,記者發現,在洗眼操作時,一般是將溶液倒至洗眼杯內側標記線處後,臉朝下將洗眼杯扣在眼睛上,抬頭後仰使得眼睛充分浸泡在洗眼液中,眨眼幾次,然後將溶液倒掉,再用清水洗淨杯子,同法洗另一隻眼睛。為此,李曉宇醫生提醒,使用者勿忽視洗眼器具的衛生清潔,謹防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