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蛋白質缺乏到要吃田鼠」!臺灣的政論節目,別搞笑好嗎?

2020-12-08 笑語千年

臺灣目前共有 100 多個電視臺以及數量眾多的網絡節目,其中政論節目有 30 餘個。這些政論節目大多以「一張桌子、兩臺攝影機、幾個人」的低成本,為電視臺帶來不錯的收視率與不菲的廣告費,很受電視臺的歡迎。但近年來,不少政論節目為了吸引觀眾開始標新立異,出現種種亂象。

在臺灣某電視臺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中,臺灣時事評論員李正皓「超級激動」地感慨到,「大陸沒有肉沒有糧,現在去課澳洲牛肉、大麥的稅,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聽得一旁的主持人都連連驚呼「會這樣嗎」、「你不要嚇人」!

這位臺灣政論界的「後浪」,憑藉信口開河以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成功在臺灣電視螢屏嶄露頭角,獲封「田鼠哥」的雅號。有人說,如果「田鼠哥」來大陸發展,德雲社恐怕都要關門了。

娛樂色彩濃厚的臺灣政論節目

相較於中央電視臺的《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等內容嚴肅、氣氛莊重的節目,臺灣政論節目從顯得非常隨意,娛樂色彩十分濃厚。臺灣的政論節目不單單討論政治議題,還有不少帶有一定的噱頭、獵奇色彩的社會問題,節目的娛樂效果非常明顯。除了常見的主持與嘉賓問答、討論模式之外,不少政論節目還引入了其他娛樂性更強的互動方式。

臺灣政論節目的嘉賓和主持人的風格,也不同與大陸政論節目比較注重專業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由於臺灣許多評論員是靠拿通告費為生,所以他們的風格更加幽默,喜歡用另類的視角和逗趣的語言向觀眾展現政治的另一面。這麼做雖然有利於他們提高人氣,但觀眾觀看一期節目後,往往記住的節目的內容,而是評論員那些搞笑甚至無底線的奇談怪論,容易降低觀眾對議題的關注度,使得政治被打上了娛樂化的標籤,很難通過政論節目真正的討論有深度的政治和經濟問題。

除此之外,有的節目主持人還故意操縱話題討論的走向,以營造衝突對立的氛圍,增加節目的可看性,甚至在節目中還會出現大打出手的場面。2006 年民視的《頭家來開講》節目中,參與討論的林正杰與金恆煒兩位政論員發生口角之爭,林正杰竟然起身掌摑金恆煒,隨即兩人扭打在一起,讓觀看節目的觀眾目瞪口呆。這種政論節目不但沒有扮演好公共論壇角色,反而成為政論員暄瀉個人觀點與感情的舞臺,不能不說是一種亂象。

臺灣的「名嘴」

臺灣有很多經常出現在電視中的名嘴,他們幾乎每天奔波於臺灣各大電視臺的談話節目中,但又不隸屬於任何一家電視臺。這些名嘴言辭犀利地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現象進行評論,甚至能影響公共事件的輿論走向。

臺灣各電視臺為了競爭,對政論節目評論員的身份並不講究,不管是過氣政治人物,還是社會團體的負責人,只要觀點獨特,言辭犀利,都會成為電視臺競相邀請的名嘴,被冠以"資深媒體人"的頭銜。一般來說,臺灣名嘴大致有三種人: 政治人物、專家學者、媒體人。

政治人物類名嘴以政黨人士、民意代表或是曾擔任民意代表的人士為主,專門為政黨或特定的政治立場辯護。比如現在經常在綠營政論節目中露面黃偉哲、林俊憲、陳學聖等,他們的評論,多以維護自己所在政黨利益為主,特別是在島內各類選舉時, 顯得特別活躍。

其實臺灣政論節目中的專家學者型名嘴很少,大多數都是有點口才的「偽專家」。從表現上來看,他們參加政論節目時並沒有做好充分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等準備工作,而是甘當某些政黨的傳聲筒, 甘當"類政治人物"。

記者、媒體人這一類政論員,一般都有在臺灣主流媒體任職的資歷,擁有一定的信息來源,以當「名嘴」養家餬口,胡忠信、周玉蘿,鍾年顯等都屬於這一類。

臺灣電視政論節目中,名嘴們似乎對任何話題都有過研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無所不能,還能時不時爆出"猛料"。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猛料",大多是花錢買來的,臺灣島內其實有一個專賣"猛料"的產業鏈。至於這些"猛料"的真實性如何,那只有天知道了。

當然,整理報刊文章也是名嘴搜集資料的重要方式。政論節目的議題一般都會跟當前的熱點新聞、熱門的事件有關,名嘴們便各顯神通,使出渾身解數搜集各種背後資料,最好是能在政論節目中「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他們才有好的收入,電視臺也才有收視率。

臺灣為何多「表演型名嘴」

一個真正的名嘴,是一個謹守客觀、中立、以事實為準評論原則的評論者,是能結合自身學識的基礎上,能夠直指問題核心,得出令人信服結論的人,而不應該是評論之前便代表藍、綠等不同政治立場的人,更不會在政論節目中攻擊對方立場的觀點。

但是現在臺灣的大多數名嘴,都是能言善道但缺乏足夠的專業學識的「偽名嘴」,只地在節目中胡亂爆料、無中生有、信口開河,「田鼠哥」、「榨菜哥」就是這一類「偽名嘴」的代表。那位號稱「榨菜哥」的黃世聰講出「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田鼠哥」說出「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這樣沒有常識的言論,只不過想通過譁眾取寵博人眼球,抬高個人知名度。

在「劣幣驅逐良幣」這個怪圈之下,活躍在臺灣政論節目中的真正有學識、有立場、有見解的專家越來越少,臺灣政論節目已走上了畸形化發展道路,只看重評論員的表演能力,以及這種能力能給電視臺帶來多少廣告收入,而不重視評論員的專業知識。越是會表演的人,越是受歡迎,本該嚴肅的政論節目越來越像綜藝節目,也讓很多臺灣人對此吐槽不斷。

雖然收視率對電視臺的生存很重要,但「名嘴」們也不能不顧自己的職業操守與社會責任。只要「田鼠哥」、「榨菜哥」仍舊坐在電視臺的評論席上,臺灣的政論節目就永遠沒有光明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臺灣政論節目稱大陸缺糧缺肉要吃田鼠,網友:確定這不是娛樂節目?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榨菜之後,臺灣政論節目又來搞笑了!19日播出的某節目中,臺灣時事評論員李正皓超級激動地感慨到,「大陸沒有肉沒有糧,現在去課澳洲牛肉、大麥的稅,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聽得一旁的主持人都連連驚呼「會這樣嗎」、「你不要嚇人」!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了」臺灣節目又發雷人言論,「逗樂」網友繼吃不起茶葉蛋後,如今大陸人連榨菜也吃不起了?!這一說法來自2019年8月7日臺灣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關鍵時刻》。
  • 世界觀|臺灣評論員說大陸窮到吃田鼠,你今天吃了嗎?
    19日,一家臺灣政論節目中,時事評論員李正皓用超級激動的語氣,描述了一幅大陸饑荒圖:「中國(大陸)自己內部沒有肉、沒有糧,現在去課澳洲牛肉、大麥的稅,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觀哥和田鼠一起表示懵圈。我們的讀者中有多少人從來沒吃過這玩藝?
  • 臺灣媒體人聲稱大陸人民飢餓,只能去挖田鼠吃!
    臺灣的政論節目,向我們生動地展示著什麼叫做「井底之蛙」和什麼叫做「秀智商」。而且,這個「秀智商」還保持了11年之久。5月19日,臺灣的政論節目,又出現了堪稱智障無極限的一幕,一名臺灣的時事評論員,居然聲稱大陸人民餓到以田鼠為命。
  • 臺灣節目:大陸缺糧缺肉吃田鼠,是真的無知?不是
    臺灣某節目又在汙名化大陸,因為最近我國暫停進口澳大利亞牛肉和小麥,所以臺灣節目的嘉賓就說大陸現在缺糧缺肉,需要抓捕田鼠來補充蛋白質。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後,現在又出驚語,意欲何為。其一,由於大陸在國際上風風火火,越來越有影響力,臺灣部分人吃醋太多。所以臺灣有很多人想聽到大陸不好的事,比如武漢新冠肺炎的爆發,臺灣部分人幸災樂禍,火上澆油。在中國戰勝病毒之後,這些人又惱火了,那怎麼辦?自己編一個話題,所以這些傷心病狂的人就開始找話題,終於編出一個話題:大陸缺糧缺肉吃田鼠補充蛋白質。
  • 中醫改「臺醫」,「臺獨」又爆搞笑言論,臺灣民眾不買帳
    撰文丨小林編輯丨凌峰導讀:近日,臺灣地區「綠營」政客遊錫堃爆出搞笑言論,要把中醫」改成「臺醫」,該言論一出而「韓醫」的由來也是有講究的,是韓國人在中醫的基本上加以改進,創造了一個新的體系,演變到現在就成為人們口中的「韓醫」。中醫在傳入日本後,被稱為「漢方醫學」,成為了日本傳統的醫學……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說這種搞笑言論,除了譁眾取寵,沒有別的解釋。據悉,在報導發出來的同一天,涉事舉辦方緊急發表聲明,表示「臺醫」屬個人言論。
  • 臺灣政論節目:大陸獅子骨瘦如柴 因為人都吃不飽
    (原標題:臺灣政論節目又有「高見」:大陸獅子骨瘦如柴,原來是因為人吃不飽…)臺灣政論節目已經把「大陸吃不起」演成了一部連續劇。繼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涪陵榨菜之後,他們又從獅子瘦到皮包骨的新聞中,得出「現在大陸連獅子都吃不飽」、「人都吃不飽還去管獅子」的結論。
  • 聽說你們要看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安排!
    「大陸沒有肉沒有糧,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5月19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澳大利亞產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稅。範世平經常在政論節目中「高談闊論」,像什麼——「大陸的大城市都沒下水道,就連北京也沒有」;「大陸男多女少,解放臺灣是為了找老婆」;「才一萬人上街頭反美豬
  • 爆笑段子不斷 臺灣媒體「名嘴」為何頻頻變身「歡樂喜劇人」?
    近日,一名臺軍退役少將在一檔島內政論節目中談及「解放軍首次公開96A坦克巷戰畫面」時表示,解放軍這是在「作秀」,並大肆嘲諷解放軍「你真的以為臺灣的城鎮都跟你們一樣是土房子嗎?」此言一出,立即成為網絡熱點。 「土房哥」不僅嘲諷大陸遍地是「土房」,還對臺灣的市容市貌進行了一波吹捧。
  • 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笑死了!
    「大陸沒有肉沒有糧,大陸沒有蛋白質缺乏到要去吃田鼠!」  5月19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澳大利亞產進口大麥徵收反傾銷稅。    範世平經常在政論節目中「高談闊論」,像什麼——  「大陸的大城市都沒下水道,就連北京也沒有」;  「大陸男多女少,解放臺灣是為了找老婆」;  「才一萬人上街頭反美豬,說明臺灣人愛吃瘦肉精
  • 大陸人窮得拿五糧液澆愁?臺灣政論節目鐵了心「愚樂」至死
    「大陸經濟不景氣,導致五糧液價格大漲。」繼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之後,臺灣政論節目再曝雷語。在8月11日播出的一檔政論節目中,幾位嘉賓圍繞五糧液股票大漲的現象花式解讀。預測顯示,「可能再有兩年,臺灣經濟總量在大陸各省份中的排名,會落到10名以外」。這個意義上,島內「磚家」出來唱衰大陸經濟何其可笑。正如網友說言,以後要把一些島內政論節目當娛樂節目看。其實,島內的嚴肅政論節目沒有長壽的,幾乎都倒在了收視率面前。這就導致了現存的大多數政論節目雖然披著政治的外皮,但實際早已變味兒。
  • 臺灣「田鼠哥」滿嘴跑火車,被諷若來大陸發展,郭德綱都得失業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李正皓,臺灣政論界的「後浪」,憑藉信口開河以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成功在臺灣電視螢屏嶄露頭角。近來,他又憑藉一席「中國人缺糧只能吃田鼠」的言論,成功在大陸打開知名度,並獲封「田鼠哥」的雅號。
  • 臺灣政論節目又有「高見」:大陸獅子骨瘦如柴,原來是因為人吃不飽…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臺灣政論節目已經把「大陸吃不起」演成了一部連續劇。 繼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涪陵榨菜之後,他們又從獅子瘦到皮包骨的新聞中,得出「現在大陸連獅子都吃不飽」、「人都吃不飽還去管獅子」的結論。
  • 臺灣某節目:大陸人和獅子都吃不飽了,網友:下次該說大熊貓了
    綜藝節目時人們閒暇時最好的消遣,像《快樂大本營》這種老牌節目已經播出了20多年了仍然有非常高的收視率。臺灣的綜藝節目也非常受歡迎,不過有些正經的節目,反而比綜藝節目更讓人發笑。大家一定記得前段時間臺灣節目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引發了大陸特殊的「炫富潮」。近日,臺灣某節目又出現了這種搞笑言論。這是一個財經政論節目,主持人說:我聽說在大陸連獅子都吃不飽。作為嘉賓的某財經專家也出聲附和:沒錯,動物園裡的獅子骨瘦如柴,為什麼不為它們東西吃呢?很簡單,人都吃不夠了,我還去管獅子?
  • 臺灣「五糧液哥」稱大陸將出現糧荒 網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近日,「臺灣五糧液哥」又在節目中大放奇葩言論了!7月4日,臺灣財經專家邱敏寬在政論節目聲稱大陸的糧荒要開始、糧食要改為配給,還稱臺灣人拼命買房,大陸人吃不飽飯、沒人買房。邱敏寬此前還發表過「大陸人喝五糧液消愁」等言論。網友聽了都笑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 臺政論節目名嘴無端抹黑大陸抗疫,島內輿論痛斥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陸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取得不錯的成效,但島內一些政論節目名嘴對此是百般詆毀。武漢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初顯成效廣受好評,但在16日播出的臺灣某知名政論談話節目中,一些所謂的名嘴惡意解讀大陸的各項防疫舉措。該節目開篇就以一段毫無來源、未經調查證實的網傳視頻,惡意揣測大陸對疫情處置不力。有人稱,「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24小時排隊,每人只能上2分鐘廁所」。
  • 臺灣政論節目又來了,這次說的是合肥
    (觀察者網訊) 「短短5年就培養半導體聚落成形,臺灣是花了30年!」 11月5日播出的一檔臺灣節目上,主持人和嘉賓一起談起了合肥的科技發展,開啟暴風式稱讚。 「第一代資訊技術在這裡、高科技設備在這裡、半導體在這裡、生物醫學在這裡、新能源智慧車發展在這裡、機器人在這裡,哪一個不是現在最前沿的技術?」
  • 黃智賢談臺灣政論節目潛規則:言論可以買的!
    據中評社臺北7月5日報導,臺灣正逢選舉年,許多政論節目立場鮮明,有近4年政論節目主持經驗的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政治性置入行銷在臺灣是常態。很多名嘴是公關公司的老闆,收很多政客、地方政府的錢,他們為了上節目甚至會收買主持人,送禮給敲通告的工作人員。
  • 臺政論節目又語出驚人: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導致五糧液大漲
    日前,臺灣一檔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脫口而出「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熱議。8月11日,黃世聰上臺灣另一檔政論節目中時,有嘉賓再曝出驚人言論「大陸經濟不景氣,導致五糧液價格大漲」。網友評論此番言論一出笑噴網友。
  • 島內一檔政論節目近日又給臺灣民眾漲臉了!
    【島內一檔政論節目近日又給臺灣民眾漲臉了!】節目提到大陸嫦娥5號登陸月球時,有臺灣名嘴出言嘲諷「對岸網友可能認為,沒有其他國家登陸過月球,我們是第一個。」事實上,阿波羅登陸月球的史實已經寫入大陸課本近半個世紀了吧?
  • 臺灣知名政論家邱毅:從沒看過一個地方的媒體如此變態墮落
    臺灣知名政論家邱毅日前觀看了臺灣某電視臺的晚間新聞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憤怒而又無奈的感嘆。「與大陸有關的新聞,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三峽大壩、香港國安法等,通通都是移花接木的假新聞。」邱毅感嘆道,每天生活在這一堆假新聞的環境裡,正常人也會被搞成神經錯亂。尤其是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受汙染最嚴重,好多家庭都已經出現世代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