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點:
1、中銀香港是香港第二大商業銀行,也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亦為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在全球經濟復甦、中資企業「走出去」、內地資產尋求全球配置的大背景下,公司本土業務有望保持穩健增長。
2、區域化發展已初見成效,東協業務成為公司成長新引擎。受益於「一帶一路」,中銀香港積極向東協地區擴張,加強跨境聯動,實現貸款快速增長。
3、美國2018年大概率會進一步加息,美元加息對中銀香港淨息差擴張、對公司業績的增長將有正面作用。
4、未來會堅持穩定、高派息的政策,派息比例在40%-60%之間。
受益於「一帶一路」、東協資產整合及港股大時代,中銀香港今年上半年各項業務指標維持強勁,股價表現也非常搶眼,今年以來累計股東總回報(考慮股價上漲及派息因素)約50%。
20日,中銀香港董事會秘書及公司秘書羅楠做客富途證券,為投資者詳細解讀了中銀香港的發展戰略及投資價值,同時他也分享了對美元加息的看法。
區域化發展初見成效 東協業務成為公司成長新引擎
2017年上半年,中銀香港持續經營業務的股東應佔溢利達146.27億港元,同比增長24.5%,再創上市以來新高,增速領先香港可比同業。客戶貸款1.10萬億港元,較去年底增長12.9%,跑贏行業平均水平;客戶存款則較去年底增長9.3%,達1.65萬億港元,增速領先市場。
「能夠實現超越本地銀行貸款平均增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銀香港區域化發展已經初見成效了。」羅楠表示。
2015年中國銀行確定了將中銀香港作為東協地區區域總部的戰略定位,並制定了相應的機構重組計劃。2016年5月,中銀香港成功出售了旗下兼營中國內地業務的一個商業銀行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並在2016年10月收購了中國銀行馬來西亞子行,12月份成立了汶萊分行。
2017年年初,中銀香港再次出售旗下另外一家商業銀行子公司「集友銀行」,之後又相繼完成了對中國銀行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業務的收購、交割,最近還就收購中國銀行在越南和菲律賓的業務籤訂了收購協議。
通過這一系列的重組,中銀香港減少了和中國銀行在內地業務上的重疊和競爭,也實現了從一個香港本地城市銀行,向一個區域性銀行的戰略轉型。
以上系列重組,提高了中國銀行整個集團在東協地區的協同效應,也提升了集團在東協市場的競爭力。羅楠指出,到今年上半年,馬來西亞、泰國、汶萊三家分支機構已經合併進中銀香港的報表,這三家機構上半年的綜合淨經營收入同比上升了15%,客戶存款和客戶貸款分別比去年底增長了35%和18%,此外,受益於中銀香港本身和東協機構之間的聯動,今年上半年中銀香港一行敘做的東南亞相關貸款也增長了9.4%,達到600多億港元。
資金跨境需求強烈 本土業務迎歷史發展機遇
「現在中銀香港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歷史發展機遇,就是這些年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和有跨境資產配置需求的客戶越來越多。」羅楠說。
據羅楠介紹,有60%-70%的中資企業客戶在「走出去」的時候,會首選香港,這些年不但中資企業的數量在增加,中資金融機構到香港來的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中銀香港天然的、傳統的客戶群,因為這些客戶在內地都是中國銀行的長期客戶,所以到了香港以後,也會考慮選擇中銀香港為他們提供服務。
另外,這幾年內地個人客戶到香港來做投資、買保險的也越來越多,所以中銀香港個人業務中,跨境客戶的增長非常快。「為了提高對跨境客戶的服務質量,我們專門從內地的分行招聘了一批分行的副行長,到香港來專門對接這些跨境的客戶。」羅楠指出,未來中銀香港將借著中資企業「走出去」以及內地個人跨境客戶的增長,深耕本土市場,而這也是中銀香港和本地其他銀行相比的一個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擁抱「網際網路+」時代,金融科技創新領先同業
「發展金融科技是中銀香港的重要戰略之一,我們利用開放平臺、大數據平臺、智能技術三個創新平臺,針對支付、融資、資管和交易四條產品線,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客戶體驗,促進網絡金融實現跨越式發展。」羅楠說。
中銀香港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時代,取得了領先於同業的積極進展。比如,近兩年來相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按揭貸款的估價流程以及貿易融資服務,指靜脈認證從櫃檯開始試點,現在已經推廣到ATM,進一步提高了銀行服務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他包括與網際網路、通訊公司的跨界合作,以及利用大數據加強對客戶的識別等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在這些創新推動下,今年以來中銀香港的電子渠道取得快速發展,上半年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客戶數同比分別增長19%和12%,電子渠道收益快速增長38.5%。
未來會堅持穩定、高派息的政策
儘管中銀香港近幾年在東協地區大刀闊斧地推進重組、併購,但羅楠表示,中銀香港在派息方面還是會兼顧股東回報和公司長期發展。多年來,中銀香港一直維持穩定、高派息的分紅政策,派息比率在40%-60%之間,未來還是會繼續堅持現在的派息政策和派息區間。
羅楠指出,近些年,中銀香港一直維持著大約48%的派息比率,這在香港銀行同業當中,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股息回報率也是比較好的。去年因為成功出售了南洋商業銀行,今年又喜逢中銀香港百年行慶,所以這兩年還派了兩次特別股息。
美元加息有利銀行淨息差擴張 對公司影響正面
對於有投資者問到「美元加息對公司的影響」,羅楠指出,對那些資本實力比較強大、吸存能力非常好的大型商業銀行來說,他們一定是加息的最大的受益者,有利於淨息差的增長。
他解釋稱,淨息差的擴張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資產的定價,另一方面是資金的成本。一般來說貸款的定價肯定是會隨著基準利率的上升水漲船高,當然存款也會跟著基準利率一起往上升。但是因為存款和貸款天然會有一個期限結構上的差異,通常來說存款成本的上升是要慢於貸款定價的上升,所以息差就會有一個擴張。
羅楠認為,當前已經進入美元加息周期,上周美聯儲把聯邦基金利率上調到了1.25%-1.50%。自從2015年美聯儲啟動利率正常化以來,美元已經連續加息5次。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港幣和美元是掛鈎的。從歷史上來看,港元利率和美元利率的走勢也是非常一致的。如果明年美國經濟還是像美聯儲預期的一樣,保持一個非常健康的增長,2018年美國還會有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中銀香港的資產主要以港幣和美元為主,未來美元的加息和港幣利率的上升一定會在中銀香港的淨息差上有正面的體現,也會推動公司未來業務進一步的增長。中銀香港的貸款增速一直是超越同業的,所以我相信未來美元的加息對我們淨息差的擴張、對我們業績的增長都會有積極正面的作用。」羅楠指出。
風險提示
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相關推薦
港股休市時間2020 今天為什麼港股休市?
海底撈西貝漲價又撤回神操作 漲價合理嗎為何又撤回
香港復活節是幾月幾日?港交所港股休市安排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