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為何在東莞發布?

2020-12-20 騰訊網

今日(9日),華為在東莞正式發布鴻蒙OS,這是全球目前最早的、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之一!

未來2天,超過1500個華為合作夥伴、超過5000位全球開發者相聚松山湖,也將有更多的前沿信息在東莞這個城市向外傳播。而東莞在一波波信息傳播中成為關注焦點,為什麼華為鴻蒙在這裡發布?而東莞能否藉助華為樹立新的形象——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人才高地。

先來認識一下華為開發者大會:

2015年,華為舉行首屆開發者大會,地點在深圳,人員規模超過2000研發人員,隨後規模不斷擴大,在上海、北京等地舉行,成為一場國內外研發人員的盛會。

2019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坐標東莞,規模為史上最大,超過5000名研發者參與,有超過200場的技術論壇舉行。

「5G落地,萬物互聯升起,每一次大的技術變革都是勇敢者的遊戲,醞釀著最好的創新機遇,在這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我們期待與你有一場激情的碰撞,共同譜寫全場景智慧化的新篇章,金正全球終端產業革命性體驗的降臨」。

以上本次大會的介紹,因著當下全球經濟形勢、5G商用牌照發布等背景,本次華為開發者大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研發人員入駐華為溪村

「今天,我想先感謝東莞市委、市政府給華為開發者大會提供了這麼好的場地,接下來兩天大家將到我們美麗的松山湖,共同在華為溪村參與這次盛會。」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首場會議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餘承東向東莞問好。

華為與東莞的結緣始於2005年,華為子公司聚信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松山湖成立,其定位是華為網絡通信產品的生產、製造及華南配送基地。2009年,位於松山湖北部新城大道的華為南方工廠正式投產。

過去14年,華為公司已經在在松山湖園區先後投資建設了華為機器、華為大學、華為終端、華為研發實驗室、華為臺灣科技園南部學校、華為人才房等項目。

而被大眾所真正了解華為與松山湖的關係是2018年7月份,華為首批研發人員超2700人進入到華為溪村工作,從深圳到東莞的高速路上,華為的班車一時之間堵了,刷爆網絡。截止今年1月,華為共完成5個批次搬遷,合計約16800人進入到華為溪村辦公。而在華為松山湖的各園區,有超過數萬人辦公。

現在松山湖,你隨時能感受到華為的存在,開車從南湖橋轉入環湖路,左側是華為溪流背坡村(研發基地等,簡稱「溪村」),各式歐洲建築映入眼帘,右側則是華為的人才公寓。每天除了有數十臺接送巴士往來東莞深圳之間接載華為的研發員工,也有大量的研發人員從松山湖各個小區,開車前往華為溪村上班,開始一天或者連續幾天的研發工作。

細心的你也會發現,在電商平臺購買華為的手機,跟蹤物流路線圖的時候會發現,你的手機或許就是從華為位於松山湖的南方工廠運出,松山湖、東莞隨著華為手機走向了全國。

那麼從數據上如何體現呢?2018年,華為銷售收入7212億元,其中消費者業務3489億元。而這一年華為名列「2018年度東莞市主營業務收入前20名企業名單」、「2018年度東莞市效益貢獻企業名單」「2018年度東莞市實際出口總額前20名企業名單」前列。

越來越多華為供應商到來

華為與東莞的關係日漸緊密,除了它的布局,還有一批產業鏈上下遊的廠商到來,在松山湖及周邊鎮街就分布有華為的供應商數十家,更多的供應商或相關產業也追隨而來,在華為溪村周邊產業園區尋找落腳點。

如在光大We谷,這裡距離華為南方基地就只有一條新城大道,松山湖北站就在園區門口,區位優勢明顯,且位於松山湖的現代服務業產業帶上,因此在面向招引軟體及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高端資源時,具有一定優勢。目前園區已引入企業超過200家,有軟通動力、易寶軟體等華為軟體服務商在園區。

「華為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此前易寶軟體的項目經理黃後林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華為的業務佔據公司業務的90%以上,自從華為部分業務布局到東莞後,易寶也就謀劃到東莞。2017年,東莞分公司正式在光大W e谷辦公。而不遠處的即將開放的all work園區,從早前招商的情況來看,屬於華為產業鏈上的企業幾乎佔據了整個園區。

當前,松山湖以華為為龍頭的信息技術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數千億規模的支柱產業,在通訊設備、智能終端等領域達世界先進水平。官方統計,目前松山湖進駐的企業涵蓋了通信、網絡、光電、消費電子以及IC設計、軟體等信息服務等眾多領域。截止到2018年,松山湖已有電子信息企業和服務機構約1100家。華為案例,恰恰印證了一家強企帶來了一條產業鏈。 「我認為,會改寫東莞的信息化歷史。」黃後林對此表示。

華為選擇在東莞舉辦2019年開發者大會,那也不難理解了。而且自華為紮根東莞後,越來越多的華為相關的會議在東莞舉行,不少人也因為華為首次來到東莞。

如來自福建的上市公司網龍網絡公司執行長熊立,本次他將參與其中一個分論壇演講,分享「VR+教育」最新動態及趨勢,尤其是5g背景下,「VR+教育」的更多可能性,「過去都是去廣州、深圳開會,這是我第一次來東莞,我相信5000多參加的研發人員中不少和我一樣」。

更多企業在通過華為進入東莞並了解東莞。

東莞從靠土地到靠產業配套

華為戰略布局說明了城市間的資源流動、區域的協調發展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而在今後大灣區互聯互通基礎加強後,資源的流動會更快,去向選擇更多,範圍更大。只是在資源流動過程當中,為什麼好東西就到了你手上呢?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就會越來越小。」距離深圳坂田只有50公裡的東莞,恰恰是能為華為提供土地的城市。

此前東莞召開的高層次人才東莞行活動上,幾組數據值得關注,工業地價方面,東莞820元/平方米,廣州1181平方米,深圳4350平方米,也就是說東莞工業地價是深圳的五分之一,廣州的四分之三;第二組數據,商品房價,東莞19805元/平方米,廣州34904元/平方米,深圳54232元/平方米,東莞的商品房價是深圳的五分之二,廣州的五分之三。寫字樓價格東莞52元/平方米,廣州161元/平方米,深圳212元/平方米,東莞的寫字樓價格約是廣州的三分之一,深圳四分之一。

如此看來,就要素成本而言,位於廣深兩城市之間的東莞富有競爭力。且目前東莞的空間載體資源還比較充裕,如規劃建設中的中子科學城、逐漸成熟的松山湖園區、60平方公裡可利用土地的濱海灣新區等,能夠滿足各類項目的投資需求。另外,東莞電子信息產業綜合配套率超過90%,這對於企業來講,吸引力也不小,讓想法快速變成現實。

而且東莞的區位優勢明顯,是整個大灣區中唯一一個能跟大灣區的三大中心城市——香港、深圳、廣州構成一小時通勤圈的城市。

成本、配套、區位,也成為東莞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最大優勢。

東莞人才、產業結構有望改

華為來了,東莞可以獲得GDP之外的什麼?2016年,東莞市曾組織過一次「華為供應商座談會」。東莞方面認為,短期來看,100多家華為在東莞的供應商實現年採購金額約30億美元,而長遠來看終端將帶來數萬名研發人員,這將改變東莞的人才結構。且估計未來華為會有5%-10%的員工出來創業,也將給松山湖及東莞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也就是說,東莞一方面支持華為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希望華為帶動東莞的城市、人才結構、產業向更加高端發展。

事實上,今天的東莞也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東莞,華為帶來了關注和思考,而這關注之前,東莞這一片土地早已在悄然發生變化。

時間回撥到2006年,東莞就推出「科技東莞」計劃,年扶持資金為10億元,隨後不斷加碼,2018年甚至高達30億元。2018年東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790家。

除了鼓勵企業創新外,東莞也主動引進國家大型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如今構成東莞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一大底氣,這裡還有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未來還將有同步輻射光源,一個圍繞大科學裝置的中子科學城也會在這裡落成,未來將有超過10萬研發人員集聚。

中子科學城的「城」並不局限於此,一條聯通深圳光明科學城的通道即將開工建設,中子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港深落馬洲河套地區攜手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要與港深聯手,中子科學城的實力需不斷增強。今年5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京會見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一行,會上雙方人員分別介紹了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建設第二校區的籌劃方案。白春禮表示,城大是中科院在港重要合作夥伴,他贊成雙方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強人員互訪、聯合培養和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大科學裝置開展中子、材料等領域的研發工作。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實驗室產業化委員會主任黃學傑表示,當前東莞已有非常大的改變,中子科學城的規劃基於當年的散裂中子源建設,第一批到來的同事已10多年,當時覺得東莞與科技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今天華為等企業能夠將研發遷移到東莞來,這是東莞布局大科學裝置的必然優勢,僅從省實驗室本身而言就凝聚了人才。「我們現階段引進的人才超過一半擁有博士學位」。

以松山湖為圓心,向外延展,東莞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最新的上半年經濟數據就顯示了,東莞的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1.3%、17.9%,佔比分別提升至55.1%、42.5%。全市完成工業投資277.9億元,同比增長23.5%;全市完成技改投資195.64億元,同比增長48.6%。在當下經濟環境下,信心如同黃金,從數據來看,市場對東莞的信心依然較強。

主動作為下,東莞的人才結構、產業生態有望徹底改變,讓創新的基因更快的植入到東莞的「骨髓」。

當下用好華為品牌效應

再回到本次話題上,東莞顯然也不會滿足於華為的到來,而更主動思考如何用好華為資源,服務本土,掌握主動權。畢竟東莞過去起家的加工貿易因為缺少植根性,在金融危機到來時,企業拔腿就跑,東莞經濟遭受衝擊時缺少自我保護能力。因此讓華為與本土發生關係,培育本土實力產業,被東莞所重視,要引得進,留得住,也要培得出。

梳理近一年來的政策會發現,東莞也正在這樣做,除了在招商引資方面設定門檻,註冊落地本土外,鼓勵規上工業企業自建研發機構,將設計、研發等「大腦」放在東莞,還有圍繞散裂中子源、華為建設的中子科學城,引入紫光的濱海灣新區,一方面提高土地產出率,另一方面建立企業與本土之間的緊密聯繫,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生態圈,增強培育新動能的能力。

用好華為資源,近在眼前的就是,華為的到來,是東莞近年來最好的品牌宣傳。而從今天一波波的信息推送中,東莞明確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的形象,人才聚集的高地,創新的策源地,向外界傳遞東莞好聲音。

今天的東莞,你怎麼看?

採寫:南都記者 梁錦弟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鴻蒙手機Beta版 預計鴻蒙系統明年覆蓋設備上億臺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6日訊(楊晶佳) 12月16日,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支持運行安卓應用,P40、Mate 30 以及MatePad Pro等可申請公測。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表示,按照目前進度,明年所有華為自研設備都升級鴻蒙系統,消費者不需要購買新的設備體驗鴻蒙系統。
  • 剛剛,華為正式發布全新作業系統鴻蒙OS。且隨時可以用在手機上!
    期待已久的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今天下午正式發布,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不確定華為鴻蒙作業系統能否用於手機上面,華為高管也曾發博稱:還不確定鴻蒙作業系統能否用於手機,谷歌的安卓系統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今天下午,餘承東對外宣稱:如果安卓系統不能使用了,鴻蒙OS隨時可以用在手機上!
  • 華為鴻蒙手機,12月發布!
    9月10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上,正式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2.0版本。 華為鴻蒙手機,12月發布 餘承東表示,鴻蒙OS2.0,是首個真正為全場景時代打造的分布式作業系統,通過跨設備協同、大小屏互動、極速配網、自適應
  • 華為EMUI 10全新LOGO亮相,鴻蒙系統英文名稱正式確定
    今天下午,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在東莞舉行。會上,華為正式公布了華為EMUI 10.0系統。2018年9月5日,華為在上海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發布了EMUI 9.0系統。時隔不足一年,EMUI 10.0系統在東莞發布。
  • 華為發布鴻蒙手機版,打造新生態系統
    12月16日,華為在北京召開鴻蒙手機開發者活動,正式發布面向智慧型手機的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正式發布一年之後的鴻蒙,不再只是霧裡看花,也不只是存在於智慧屏等非主流智能終端,而是堅定地走進了智慧型手機這個最主流的智能終端。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略顯激動地表示:「今天是中國所有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從業人員應該記住的一個日子。」
  • 華為鴻蒙2.0手機版發布時間及流程確定
    終於等到了,華為鴻蒙2.0系統手機版要來了,華為鴻蒙2.0系統在9月的時候發布,而華為鴻蒙2.0系統手機開發者beta活動將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辦。
  • 華為鴻蒙 為什麼是劃時代的作業系統
    12月17日下午消息(舒允文)12月16日,面向手機開發者的華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Beta版本發布。華為又一次兌現科技創新的承諾,實現了三個月前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官宣的鴻蒙發展計劃。
  • 華為又慢了一步!谷歌率先發布新系統,意在截胡華為鴻蒙?
    而華為真的做到了,當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系統的時候,華為的鴻蒙系統開始高光亮相了,鴻蒙承載了我們希望,在一次次的完善中,已然如同任正非所說的,世界上第三種系統。鴻蒙系統的應用領域非常的廣泛,將用於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設備、手錶等等,並且鴻蒙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低時延,與蘋果IOS以及谷歌的安卓系統是不一樣的。
  • 華為發布鴻蒙OS 2.0 Beta版本
    打開APP 華為發布鴻蒙OS 2.0 Beta版本 創新innovation 發表於 2020-12-17 15:22:14
  • 華為發布鴻蒙系統,『』鴻蒙『』這個詞是啥意思,怎麼理解?
    8月9日下午,華為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布鴻蒙系統,鴻蒙OS正式亮相。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會上正式推出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鴻蒙」。餘承東表示,鴻蒙OS實現模塊化解耦,對應不同設備彈性部署。鴻蒙系統已實現商用。
  • 華為鴻蒙發布了手機版,但不是你期待的樣子
    在北京舉辦的華為開發者日暨H armonyOS 2.0 手機開發者 Beta 版發布活動上,華為正式發布了 HarmonyOS 2.0 手機開發者 Beta 版本,同時,HarmonyOS 2.0 手機開發者 Beta 公測招募線上開啟,公測設備支持華為 P40 、P40 Pro、Mate 30、Mate 30 Pro、 MatePad Pro,
  • 華為研發鴻蒙的真正目的?鴻蒙的藍圖將如何展開
    華為研發鴻蒙的真正目的? 12月16日,華為發布了針對智慧型手機開發者的鴻蒙OS 2.0 Beta版本,從手錶、電視、再到手機的Beta版本,鴻蒙OS的觸角正在迅速擴張。這也意味著,如今鴻蒙大樓框架已經搭好,在等待著開發者們、應用的參與和入駐。
  • 華為鴻蒙手機版發布:鴻蒙生態版圖,只差最後一塊就拼齊了
    昨天,萬眾期待中,華為鴻蒙手機版正式發布了,雖然只是beta版,但意義重大。正如現場所言,發布Beta版,就代表著華為已經準備好了。當然,目前bate版也只限於開發者測試,普通消費者暫時還無法升級,要等到明年去了,當然也可以申請為開發者,進行測試,但目前只有6款手機、一款平板能測試。
  • 華為鴻蒙 告別PPT
    5 月 16 日,也就是美國制裁升級,華為決定開始投入資源建立鴻蒙。2019 年,華為第一屆開發者大會上,鴻蒙正式亮相。鴻蒙最主要的特點是「分布式」,到鴻蒙 2.0,華為帶來了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安全等分布式能力的升級。同時發布了自適應的UX框架,一次開發,就能夠同時適配移動、大屏、車機等多個平臺。
  • 華為鴻蒙系統即將發布;臉書腦機接口AR眼鏡;中興國內首發5G手機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本周或將發布據《環球時報》報導,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可能即將於本周五在東莞召開的開發者大會上揭開面紗。此前有華為高管曾表示,該軟體主要是為物聯網設備設計的,不過它首先將用於向智能電視致敬。
  • 華為鴻蒙系統手機版來了!華為官宣發布時間,三大疑問待解
    儘管現在華為的Mate 40幾乎是買不到的,不過對於華為手機用戶而言,可能都在期待華為的另一個大招——鴻蒙OS手機版。儘管鴻蒙系統在華為的其他終端設備上,比如智慧屏,並沒有給人帶來多深的印象,甚至安裝軟體還得去兼容谷歌的版本,不過大家還是希望能在手機上看到華為自研的鴻蒙OS系統。
  • 華為發布鴻蒙手機版,以後將與安卓、iOS三足鼎立?
    11月16日,華為時隔近3個月之後,終於正式發布了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這也意味著鴻蒙系統距離消費者也越來越近了。 鴻蒙系統+5G,很可能會創造出新的網際網路體驗,5G網絡的高速度、低時延、泛在網、低功耗以及萬物互聯等特性,與鴻蒙系統開放的萬物互聯相結合,應該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
  • 華為鴻蒙2.0支持設備清單流出,這些已發布的華為手機都將支持
    一年前,華為發布了鴻蒙系統,那個時候,鴻蒙1.0的演示更多是PPT,今年則給出了更多詳細信息和實際應用案例。鴻蒙作業系統的最大賣點是首個為全場景打造的分布式作業系統,這就是說未來智能物聯網時代,各種IoT終端鴻蒙作業系統都可以適配。
  • ...是劃時代的作業系統|華為鴻蒙是劃時代的作業系統-手機行情...
    12月17日下午消息(舒允文)12月16日,面向手機開發者的華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Beta版本發布。華為又一次兌現科技創新的承諾,實現了三個月前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官宣的鴻蒙發展計劃。
  • 餘承東親自預熱:華為鴻蒙系統手機版即將發布,安卓拜拜!
    時間過得飛快,在2天後的12月16日,華為首個鴻蒙系統手機版本就要正式發布了。今天華為終端CEO餘承東也親自預熱,再次官宣鴻蒙系統。而華為BG消費者總裁王成錄更是直接放出了12月16日當天華為鴻蒙系統發布流程表,本次發布活動從上午10點開始, 10:00-10:30為華為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計劃;10:30-12:00為應用夥伴分享HarmonyOS全場景創新案例;13:30-15:10華為專家講解HarmonyOS 2.0手機Beta關鍵特性和開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