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故宮看展|全世界都在模仿的龍泉青瓷

2020-12-13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自13世紀起,龍泉窯產品大量輸出,在世界各地流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紅利。不僅在龍泉當地因銷售擴大刺激龍泉東區窯業迅速崛起,中國南方以及海外的一些國家也紛紛開始仿燒龍泉窯青瓷。各國各地區的窯場在其傳統技術基礎上,從器物類別、造型、紋樣、釉色等不同方面開始仿燒龍泉窯青瓷。萬變不離其宗,龍泉青瓷作為被模仿的對象,成為了一種產品標準。

中國境內的仿龍泉窯青瓷

從南宋時期開始,在外銷貿易的帶動下,福建、廣東、湖南、江西的一些窯場紛紛開始仿燒龍泉窯青瓷。

福建毗鄰浙江龍泉地區,許多窯場燒造的青瓷產品與龍泉窯青瓷裝飾風格相似,但產品質量和製作精細程度普遍存在差距,例如松谿縣西門窯、同安區同安窯、福清市福清窯等,其中以松谿縣西門窯產品與龍泉窯產品風格最為接近。

松溪西門窯遺址全景(南—北)
松溪西門窯遺址擋土牆

宋代西門窯(左)與龍泉金村窯(右)遺址出土青釉刻劃花瓷片標本

廣東地區仿燒龍泉窯青瓷在明代得到發展。梅州市大埔縣餘裡窯、陽江市陽春市那漠窯、惠州市龍門縣三洞村窯等窯場均出土有明代青釉器物,造型以菊瓣紋碗、折沿盤、團花紋盤、獸足爐等為代表。

明初梅州市大埔縣餘裡窯出土標本

江西地區燒造仿龍泉窯青瓷的窯場主要有景德鎮窯、撫州塘尾窯、橫峰上窯口窯等。明代景德鎮御器廠和民窯均燒造仿龍泉窯青瓷。宣德時期,景德鎮官窯廠燒造的青瓷不僅釉色接近龍泉窯青瓷,在裝燒工藝上,部分器物同樣採用與龍泉窯青瓷相同的外底刮釉墊燒的方式。正統、景泰、天順時期,景德鎮御器廠的青瓷燒造工藝已非常成熟,這類青釉瓷器成為御窯瓷器產品中的重要品種之一。

景德鎮窯出土標本

龍泉窯青瓷影響下的海外各國陶瓷器生產

13世紀起隨著龍泉青瓷在世界的流行,海外不同窯場紛紛開始仿燒龍泉青瓷,東南亞地區的越南、泰國、緬甸,東亞地區的日本,西亞和北非地區的伊朗、埃及、敘利亞等地紛紛以不同的方式仿燒龍泉窯青瓷。直至20世紀初,英國仍有窯場仿燒龍泉青瓷。

東南亞地區的仿龍泉青瓷燒造

東南亞地區與中國西南地區一衣帶水,大約自14世紀後半葉起開始仿燒,其仿燒的青瓷不論是從胎質、釉色都與中國本土青瓷——尤其是福建、廣東地區燒制的青瓷有很多相似之處。從其燒造工藝和興盛時間推測,東南亞地區青瓷生產的興起與明代禁海令頒布導致大批陶工遷徙有關。

越南燒制仿龍泉窯青瓷的窯場主要分布於越南北部,舟逗(Chu u)窯和缽場社(Bát Tràng)窯是歷史上的兩大陶瓷生產中心。越南燒造的仿龍泉窯青瓷青釉發色常見青中泛黃,其中精品甚至會模仿龍泉窯青瓷外底「火石紅」的痕跡。不論是裝飾技法還是窯爐、窯具形制多與龍泉窯窯具相近。

舟逗(Chu u)窯爐遺址
舟逗(Chu u)窯址出土瓷器

20世紀初缽場社(Bát Tràng)連貫階級式蛋形窯

泰國燒制仿龍泉窯青瓷的窯場亦多分布於泰國北部。主要有素可太府的西薩查那萊窯、清邁府的山甘烹窯、帕堯府的旺布阿窯等。泰國燒造的仿龍泉窯青瓷胎質因含沙量高而顯得粗糙,青釉玻璃質感較強且發色不均。但其產量可觀,今天東南亞地區發現的相應時代沉船中均曾發現泰國燒造的仿龍泉窯青瓷。

泰國西薩查那萊窯址群(Si Satchanalai)窯爐遺址

泰國西薩查那萊窯青釉刻劃蓮花紋菱花口折沿盤

左元代龍泉窯青釉模印花卉紋菱花口折沿盤

泰國西薩查那萊窯青釉刻劃蓮花紋罐

泰國西薩查那萊窯青釉刻劃紋碗

緬甸發現的仿燒龍泉窯青瓷的窯場集中在下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例如仰光省的瑞迪(Twant)地區,勃固省的卑謬(Phayagyi)、Lagumbyee 等地區。當地窯爐平面大體呈橢圓形,與泰國西薩查那萊窯類似,為饅頭窯;主要燒造碗、盤類瓷,在器物造型上多模仿龍泉窯青瓷。緬甸仿龍泉青瓷15世紀左右大量銷往海外,在波斯灣拉斯海馬祖爾法遺址大量發現,並且與龍泉青瓷混雜在一起。

卑謬窯(Phayagyi)窯爐遺蹟

拉斯海馬祖爾法(Julfar)遺址出土緬甸仿龍泉青瓷

東亞地區仿龍泉青瓷的燒造

日本仿燒龍泉窯青瓷的歷史在東亞諸國中起步最晚,但卻最為精美。自17世紀起,在中國龍泉窯以及越南仿燒龍泉窯青瓷技術的雙重影響下,日本開始仿燒龍泉窯青瓷。產品中最著名的是肥前鍋島青瓷和三田青瓷。鍋島藩窯位於伊萬裡市大川內山,是由佐賀藩藩主掌控的官窯性質的窯場。鍋島藩窯仿燒龍泉窯青瓷的造型主要有碗、盤、瓶等,青釉發色較為穩定,施釉較厚。在模仿龍泉窯青瓷的基礎上,該窯還創燒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即青釉與青花裝飾相結合的盤、碗類器皿。

鍋島藩窯公園窯爐復原

世紀鍋島藩窯青釉青花瓷盤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三田窯創燒於18世紀末,位於日本兵庫縣三田市東南,以青瓷為主要產品。19世紀20年代進入全盛時期。熱衷於效仿中國古瓷的京都著名陶藝工匠青木木米(1767~1833年)對三田窯的瓷器燒造產生過巨大影響。在他的帶動下,三田窯仿燒龍泉窯青瓷達到與龍泉窯青瓷難以區別的水平。

三田窯三輪明神窯一號窯址

19世紀三田窯青釉透雕龍穿花紋香爐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西亞、北非地區仿龍泉青釉陶的燒造

與上述東南亞、東亞地區不同,西亞、北非地區是龍泉青瓷世界貿易的目的地、消費地。這裡生產的仿龍泉青瓷出現於13~14世紀,主要服務當地市場。當地陶工採用本地區傳統釉陶技術,借鑑並融合龍泉窯青瓷的釉色、造型、裝飾、裝燒等技術因素仿燒。其產品尚屬釉陶類,與東亞、東南亞地區生產的青瓷有很大差距。

釉色包括孔雀綠色,也有更直接近龍泉青瓷的青白色。造型以盤、碗為主,大盤的口沿模仿龍泉窯瓷器凸起邊緣,盤、碗的腹部多裝飾菊瓣紋,盤內底模仿龍泉窯青釉模印貼花雙魚紋盤飾以最富特色的雙魚紋。從墊燒痕跡來看,還有模仿龍泉窯青瓷足底刮釉的做法。

目前尚不清楚西亞、北非地區的窯場情況,從考古出土物推測埃及、敘利亞、伊朗等國生產仿龍泉窯青釉陶的窯場分別有埃及福斯塔特(Fustat),伊朗卡尚(Kashan)、大不裡士(Tabris),敘利亞大馬士革(Damas)、巴裡斯-麥斯肯內(Balis Meskene)等處。

13~14世紀伊朗塔訶特-蘇萊曼遺址窯爐復原圖

19世紀埃及福斯塔特窯爐

14世紀埃及仿龍泉青釉陶器殘片

12-13世紀伊朗仿龍泉青釉陶器

16世紀伊朗仿青釉陶盤

近代英國的仿龍泉窯青瓷

新航路開闢以前,雖然大量龍泉窯青瓷外銷至西亞、北非地區,但是流入歐洲的產品卻屈指可數。歐洲地區仿燒龍泉青瓷也並非因為受到龍泉青瓷海外貿易的直接影響,而是在破解了中國瓷土秘密之後,伴隨工業革命技術革新而產生的。英國陶瓷工業對仿製中國陶瓷有濃厚興趣並取得豐碩成果,20世紀英國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的產品是英國仿龍泉窯青瓷的代表。1910至1914年,皇家道爾頓生產的一些青釉瓷與龍泉窯青瓷極為相似,其中一部分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20世紀英國皇家道爾頓生產青瓷

從宋末元初直至明代中葉,龍泉窯青瓷風靡環印度洋貿易市場,「青瓷」這一概念更是深入人心。不論從外觀色澤、器型,還是從窯爐技術、燒制技術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仿製、借鑑使得龍泉窯青瓷融入了世界各地的陶瓷文化,影響至今。縱使檣傾沉沙,玉濺星飛,龍泉窯青瓷留在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卻是不可磨滅的。

天下龍泉

龍泉青瓷與全球

時間:2019.7.15—2019.10.20

地點:故宮博物院齋宮、景仁宮展廳

本展覽不單獨售票

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本文作者:翟毅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責任編輯 / 張林來自: 微故宮《國慶故宮看展|全世界都在模仿的龍泉青瓷》

相關焦點

  • 龍泉天下,天下龍泉
    除了稱霸青瓷界服務宮廷外,龍泉青瓷還是早期外交的一張名片,甚至是一股促進世界全球化的神秘力量! 再席捲全世界 時下人們常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
  • 從茶、香、文房、陳設之器,看龍泉青瓷在宋元明時期的發展
    3月28日,「青峰拾翠——龍泉青瓷收藏展」在嘉興博物館三樓禾緣展廳開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嘉興博物館獲悉,此次展覽通過「茶藝之器」、「香道之器」、「陳設之器」、「文房之器」四個單元,選取了4位民間藏家收藏的100件龍泉窯青瓷,其中「茶藝之器」展品40件,「香道之器」展品19件,「陳設之器」展品20件,「文房之器」展品21件
  • 「青峰拾翠」——龍泉青瓷收藏展
    2019年3月28日,由嘉興博物館、嘉興收藏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青峰拾翠——龍泉青瓷收藏展」在博物館三樓禾緣展廳揭幕。該展覽至4月21日結束。「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來往如織。」龍泉窯以甌江上遊龍泉溪為軸線,窯址主要分布在龍泉溪的兩岸,龍泉境內燒制青瓷的古代窯址達500多處,史稱龍泉窯。
  • 展訊|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於上海之巔
    來源標題:展訊 |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於上海之巔 龍泉是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的劍瓷名城,是中國青瓷之都和寶劍之邦,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享譽天下。
  • 一篇值得閱讀的龍泉青瓷小故事
    Innovation 傳承與創新 01 2013年3月,我這個連26個英文字母都忘卻很久的人,去了澳洲自助旅行。龍泉青瓷進入國家禮器等級)而第三件梅子青鬥笠碗則是從技藝的角度為當時的人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不同色質的審美空間。
  • 「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講述青瓷故事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展出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龍泉今年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
  • 宋朝興起的龍泉窯,元朝達到高峰,元朝的龍泉青瓷有哪些特點?
    元 龍泉窯青釉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元朝生產出的龍泉青瓷粗壯高大,胎體厚實。元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故宮博物院元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洗心 故宮博物院藏二、在釉色上,元朝的龍泉青瓷的釉色不再是宋朝時的翠綠
  • [龍泉]牛年青瓷新品走俏市場
    連日來,龍泉市不少青瓷企業、青瓷藝人紛紛設計生產出一款款獨具匠心的牛元素青瓷產品,作為牛年賀歲禮推向市場,備受歡迎。  在甌江青瓷有限公司的電子商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向客戶介紹牛年新品《2021我最牛》。「我們在產品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新品自推出以來,客戶絡繹不絕,訂單銷量也日漸增多。」
  • 龍泉青瓷藝人群像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盧偉孫在位於龍泉市區的盧偉孫青瓷展館內(12月24日攝)。盧偉孫1962年生於龍泉。近年來,他結合自己對青瓷和藝術的理解,投身於個性鮮明的青瓷創新創作中,經常與各地美院師生交流創作心得與體會。龍泉青瓷始於三國,盛於宋代。傳承千年,窯火至今不滅。
  • 海外首家麗水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動
    近日,海外首家麗水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龍泉青瓷海外交流的重要平臺,龍泉青瓷展示角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天下龍泉」城市品牌。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天下龍泉·匠心開物——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在浙江龍泉開幕
    大會分「瓷韻匠心·論道篇」「雨過天青·品瓷篇」「好物大賞·樂購篇」「天下龍泉·賡續篇」四大部分,共30項子活動,充分凸顯龍泉青瓷「人類非遺」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特色,進一步推動龍泉打造成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
    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設立「龍泉青瓷展示角」是我市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項目,也是我市文化聯姻故宮之後的又一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更為各國陶瓷文化貿易打開合作通道。
  • 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通過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打響為推動青瓷文化加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向人心,今年,龍泉正式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啟動儀式以線上的方式進行。
  •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為什麼開在了韓國首爾?
    這是唐代詩人徐夤筆下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產自浙江,始於三國兩晉時期,到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它「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乃當之無愧的「瓷器之花」,其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陶瓷大師陳石玄根:一家三代見證龍泉青瓷變遷史
    「使龍泉古窯瓷廠更好地開拓了市場。」  如果說,研製青瓷大件作品和哥窯釉是陳石玄根在龍泉青瓷領域中的創新之舉的話,那麼,探密千年青瓷冰裂紋釉的製作工藝,重現古代冰裂紋青瓷珍品則可以看作為恢復龍泉青瓷失傳已久技藝的一次壯舉。
  • 收藏瓷器篇:龍泉青瓷 塞拉同 這個有意思洋名背後的故事
    ,它是龍泉,龍泉,我們都知道。 龍泉這個名字呢,是我們叫龍泉青瓷,但是西方人怎麼叫呢?西方人有一個特定的名字。龍泉窯,我們先看一下圖片,這就是龍泉窯,這種青瓷,西方人管它叫「塞拉同」,它是從法語,法語就叫「celadon」,它在16世紀的晚期的時候,龍泉青瓷第一次運到歐洲的時候,歐洲人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瓷器,所有人都驚呼,就說怎麼這麼漂亮,當時有記載是什麼呢?就是貴族使用這樣的青瓷。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龍泉青瓷大師手作,熹谷文化與您相約廈門茶博會
    隨著熹谷展區展覽場地和硬體的提升,本次展臺的軟實力也再上臺階,不只是茶器品類和傳統龍泉青瓷的匯聚,更是青瓷文化的弘揚和龍泉傳統工藝的傳播。  同時,展會中等數十位龍泉青瓷大師將攜其精品手作亮相展會,其中包括葉克偉(古兒)老師的傳世哥窯、廖道康老師的南宋乳濁粉青釉系列作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葉小春老師的冰裂紋系列作品、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傳斌老師的雪裡青作品、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浩老師的金獎作品--枝頭玉系列茶器、嚴衛恩老師的弘一法師、思維菩薩等雕塑作品都將在展臺展出,展品在造型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獨樹一幟,優美大方、刻畫流暢細緻
  • 聽,青瓷在說話!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龍泉青瓷展示角」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著力加快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即將在中國龍泉舉辦,真誠希望以此次「龍泉青瓷展示角」為紐帶,進一步擴大中韓兩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交流合作,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地陶瓷互鑑交流的寬廣平臺,使之成為展示各國陶瓷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