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孩子坐車安全?先別這麼快肯定,看看這個例子:母親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座上,當路滑翻車後,車內5名成年乘客只受到輕傷,而母親懷裡的嬰兒卻顱內出血,幸好處理事故的南京交警高速十一大隊民警將孩子從馬鞍山及時送至兒童醫院,這才保住了孩子的生命。交管人士表示,兒童乘車,許多家長認為將孩子抱在懷裡最安全,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有條件,最好是給兒童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事件】
失控轎車衝出高速
4月6日下午,南京交警高速十一大隊接到報警電話,溧馬高速馬鞍山方向226公裡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正在巡邏的民警王劍平接到電話後立刻趕到現場,一輛安徽牌照的紅色轎車已衝出高速公路,停在路邊草坪中。駕駛人張某介紹,車內有5名成年乘客和一名出生才101天的嬰兒,剛從海南乘飛機回來,他到祿口機場接上他們,打算返回安徽。事發時,他正以每小時100公裡的速度行駛在高速上,突然發現前方有障礙物,便順勢打了一把方向盤,想繞過障礙物,沒想到雨天路滑,車輛突然失控,他趕緊踩剎車,可車子在路面轉了一圈半後,竟然衝破路邊護欄,翻滾下高速,最終停在了高速旁的綠化帶中。
懷中嬰兒顱腦出血
這驚險的一幕讓車內5名成年乘客嚇蒙了,懷抱嬰兒的薛女士發現,孩子在翻車時,頭部不知撞到了哪裡,已經腫了起來,正哇哇大哭。王劍平趕緊駕警車將傷者送至附近的馬鞍山十七冶醫院救治,經檢查,成年乘客中,除了駕駛人張某有一根肋骨骨折外,其他人均無大礙,但是,薛女士的孩子頭部內有腫塊,懷疑顱內出血。因馬鞍山十七冶醫院對這麼小的嬰兒沒有救治能力,建議家長趕緊將孩子送至更大的醫院。王劍平得知後,在向大隊領導匯報後,驅車將嬰兒及家人送至南京兒童醫院,並幫助他們安排好就醫事項後才離開。
昨天,王劍平從醫院獲悉,孩子暫時已脫離生命危險,目前還在留院觀察。
【反思】
抱著孩子最安全?
不可,撞車時衝擊力猛增數十倍!
交管人士表示,這起事故給大家一個重要的反思,為什麼同樣的交通事故父母傷情很輕,而嬰兒卻受傷如此之重。不少家長認為,把嬰兒抱在懷裡坐車最安全,然而,事實很明確地告訴我們:不安全。據介紹,副駕駛座是最不宜小孩坐的位置。因為受孩子行為影響,駕駛員開車的注意力可能會被分散,造成意外。其次,兒童的頭部還沒完全發育,萬一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大人抱著孩子在後排就座同樣也不安全,根據世界權威汽車碰撞機構給出的數據,汽車時速在50公裡時發生碰撞,一名體重10公斤的小孩瞬間會產生300公斤左右的衝擊力。這種情況下,一般沒有人能抱住孩子。
使用成人安全帶?
也不行,小孩脖子可能被卡住!
對兒童而言,成人安全帶同樣不安全。因為小孩的身體結構更軟一些,所以成人安全帶對孩子沒有很好的束縛,小孩會往下滑。發生事故時,安全帶卡在孩子的脖子部位。
「然而,很多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問題意識淡薄還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交管人士表示,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兒童乘車最安全有效的保護方式就是兒童安全座椅。當車體遭受突然撞擊時,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使得嬰兒潛在車禍傷亡率有效降低70%以上;對於1到4歲兒童的死亡率能降低54%以上;對於4到7歲兒童的死亡率降低59%以上,但目前我國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只有一成左右。
建議
法規強制要求安裝兒童座椅
交管人士表示,要解決兒童在交通事故中高死亡率問題,唯有立法強制才是根本舉措,但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要積極主動為孩子乘車提供安全保障,而不能坐等法規出臺後才去被動地採取措施。
據悉,現在部分歐洲國家、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都出臺了專門的法律法規強制安裝兒童安全座椅,違規將受到嚴厲懲罰。2012年7月1日,《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GB27887—2011)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機動車兒童安全座椅約束裝置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它規定國產汽車必須安裝座椅接口和安全鎖,車載兒童安全座椅今後必須經檢驗合格後才能上市,但它並未強制要求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目前我國仍沒有全國性的立法強制,上海、山東等地的地方性法規對此做了強制性規定。2014年3月1日,經過修訂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在保障兒童乘車安全方面,新增「未滿12周歲的孩子不能被安排坐在副駕駛座位」,以及「未滿4周歲的孩子乘坐私家車應該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規定。
通訊員 寧交軒 徐正 記者 姚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