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吳永久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仍在繼續。美東時間7月1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國務院將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的特定員工施加籤證限制。
隨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繫華為方面,華為回應稱,華為獨立於中國政府運作,是「私人的、員工所有」的公司。「限制我們不懈努力為美國和世界各地技術創新做出貢獻的員工的籤證,是不公正和武斷的行動,我們對此感到失望。」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川普政府努力呼籲在世界各地禁止華為的產品,尤其針對5G無線網絡方面,原因是擔心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監控等目的。今年1月28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允許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華為設備在非核心網絡上的市場份額不得高於35%。但7月14日,英國對華為的態度出現大反轉——英國已決定停止在5G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
英國政府態度的改變,無疑會對華為開拓其他歐洲國家產生消極影響。前期,華為在法國和德國都與政府達成了與英國類似的默契,在澳洲也以英國為例說服澳洲政府。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在7月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英方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的條件下,以莫須有的風險為藉口,配合美國歧視、排除中國企業,公然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自由貿易規則,違背英方已經做出的有關承諾,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嚴重衝擊中英合作的互信基礎,中方對此強烈反對。
華春瑩指出,「這不是一家企業、一個產業的問題,而是英方不計代價將商業和技術問題高度政治化的問題,是中國在英投資安全受到更明顯威脅的問題,是我們對英國市場能否保持開放、公平、非歧視的信心問題。我們對此嚴重關切。中方將全面、嚴肅評估這一事件,並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