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還是「進」,市民和公廁管理員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市民:帶著寵物狗進公廁遭拒
楊先生今年50歲,住在西安市城西客運站附近,8月24日,他帶著自家的小狗遛彎,到達大慶路上的一處公廁,「小狗跟著我進去了,卻遭到公廁管理員的阻止,他不讓狗進去,還將我們趕了出來。我不明白,狗為什麼不能進公廁?」
楊先生說,公廁管理員讓他出去看牆上公共廁所管理規定,但上面也沒有這樣的條款,「小狗也有喝水的需求呀。」
9月5日,楊先生再次帶著小狗想進入這處公廁,仍然被拒絕,這一次,公廁的門口張貼著「溫馨提示:嚴禁寵物入內」。楊先生說,這是一張白紙上列印的字,是臨時張貼的。
管理員:公廁屬於公共場所,怕嚇著其他人
9月6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楊先生所說的這處公共廁所了解情況,公廁門上的確張貼上「嚴禁共享單車入內、嚴禁寵物入內」的提示,提示是白紙列印出來的。
「半個多月前,一男子到公廁的水池裡洗襪子,寵物狗的狗繩系在他的腰上,狗也進來了,我看到後就去勸說,寵物不能進入公廁,讓將它拴在門外。」負責管理此處公廁的閆師傅說,他讓這位市民看牆上張貼的《公共廁所管理規定》後,該市民還是試圖帶寵物狗進入公廁被他阻攔,兩人發生口角。
「有些市民會直接把狗放在水池內喝水,其他如廁的市民看到會很反感,因為可能存在細菌傳染,也會將水池弄得很髒,也會有老人或者小孩在方便後突然看到寵物被嚇到的現象。」閆師傅說,如果寵物狗要喝水,可以拿個盆接著喝,為什麼要帶進公廁?公廁屬於公共場所。
限養條例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多個區域
下午5時許,記者想諮詢是否有制度禁止寵物進入公廁?分別撥打了蓮湖區桃園街道環衛所的投訴電話和蓮湖區環境衛生管理所的監督電話,但均未接通。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值班人員表示對此情況尚不知悉,可以在工作日聯繫相關科室問詢。
《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下列區域:(一)機關辦公區、醫院、學校、幼兒園;(二)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館、文化娛樂場所;(三)餐飲場所、商場、賓館;(四)公共汽車、城市軌道交通、計程車小汽車及候車場所;(五)城市廣場、公園、城市主要交通幹道、步行街區;(六)其他明示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以上禁止區域,盲人攜帶導盲犬和肢體重殘人攜帶助殘犬的除外。」
條例中有「其他明示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的規定,但華商報記者看到公廁牆上懸掛的《公共廁所管理規定》後發現,除了對公廁的衛生環境和公廁管理人員的要求外,對市民、遊客提到「請在如廁時愛護公廁內環衛設施;講究衛生,不亂拋紙屑菸頭、不隨地吐痰、節約用水用電,自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並沒有明確提出「禁止寵物進入公廁」的字樣。
6日下午,記者走訪了西安市內多個公廁,均沒有明確的禁止寵物入內的規定。
聲音:大多數市民反對寵物進公廁
那麼,寵物進公廁到底合適不呢?6日晚,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聽到多是反對的聲音。
「如果允許寵物狗進公廁,假如它是烈性犬呢,會不會把進入公廁的人嚇到?如果人在驚嚇狀態想跑或者大叫,激發狗的攻擊性,會有很大的危害性。」市民張先生說。
有市民表示,如果看到寵物狗進入公廁,自己會覺得心理不舒服。還有市民說,狗如果是健康的,並且牽著繩,在主人的看管下進入公廁喝水,也未嘗不可。
但大多數市民認為,飼養動物應該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尊重社會公德,帶寵物狗出行應該要文明出行,不要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
記者注意到,太原曾在街頭試點過寵物公廁,提倡文明飼養寵物。廣州、深圳等地也設立了寵物廁所,不過因擺放位置不科學、大小不適等原因,不少廁所「無狗問津」,有的甚至被撤銷。雖然開頭要面臨怎麼把寵物哄進公廁這個困難,但一般認為,一旦試驗成功,寵物主人、行人、環衛工人都省心省力。
記者 卿榮波 實習生 牟影影
編輯: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