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整整推遲了一個月。高考期間,各地狀況頻發,安徽暴雨考試延期,貴州公交入水,雲南高考地震,令人無限感慨,今年的高考,實在是不同尋常。
其實,拋開這些自然因素,屬於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災害,這些都是防不勝防的。回歸到正常層面上來,高考的過程,也是家庭矛盾凸顯的特殊時期。
一些家庭矛盾,平時是隱性的,不明顯,越碰到問題,需要溝通和共同面對解決的時候,就越明顯的暴露出來。
第一種,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不同的家庭
小雲是2018年參加高考的,考試前三天,按照學校的規定,爸爸媽媽就把小雲接了出來,住在了距離考場500米處的小區裡。按理說,這是相當便利和優越的條件了,考試在自己的學校,熟悉的環境;住在就近的小區,路途方便;小區的樓房安靜,吃飯睡覺都更舒適。可是就是這樣的條件下,小雲的考試卻發揮的並不理想,原因很簡單,出在爸爸媽媽身上。
小雲的爸爸,是肉食動物,認為考試期間,就要給孩子大魚大肉,保證營養;小雲的媽媽,更懂得科學營養、合理搭配,所以她準備的食物都是清淡蔬菜,配些堅果,不增加腸胃負擔;午餐和晚餐的時候,會清蒸魚或水煮蝦仁。
小雲的爸爸負責每天接送考生,小雲的媽媽負責在家做飯,可是每次回來,雲爸都會一頓指責,把氛圍搞得很不愉快。
這還不算,雲爸有晨跑的習慣,雲媽要求考試期間,不要起早,開門關門的出入,引起的聲響,會影響考生的休息。可是雲爸不以為然,大聲的責怪雲媽多事,雲媽怕爭吵影響了孩子,就隱忍不爭辯,誰知,雲爸4點起床去跑步,6點進門,就大聲的喊孩子起來,還說,都考試了,這麼重要的時候,睡得著嗎?
小雲沒有睡好,有起床氣,吃早餐的時候,又因為食物問題被爸爸挑剔,小雲和媽媽都哭了,後來小雲抽抽嗒嗒的去考試了,情緒很差,整場都發揮失常。
後來高考之後,小雲的爸媽離婚了,小雲跟著媽媽過,她們再也不想讓一個沒有素質的人影響自己的生活。
第二種,三觀不同、難以溝通的家庭
小清是2019年參加高考的。整體發揮很好,比平時的模擬成績還高出了十幾分,全家都很高興。但是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全家卻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小清的爸爸媽媽,都是最基層的工作人員,思想比較傳統,他們認為,只有小清一個女兒,一定要守得近邊邊的,才牢靠。於是在反覆比較之後,結合小清的分數,他們把第一志願,填報了河北工業大學,想要選擇一個傳統的計算機專業。
小清自己卻不願意,根據自己的分數,小清更傾心於河北農林科技大學,她喜歡那裡的葡萄酒釀造專業,那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專業,將來可以從事紅酒品鑑等行業。清爸清媽卻認為,那樣的專業太不靠譜了,在他們的眼界和認知裡,無法接受那麼虛無縹緲的東西。
然後小清又說喜歡這個學校的寵物鑑賞專業,更是被爸媽一票否定了,小清媽說,將來人家同事朋友的問我,孩子學的啥專業呀?我怎麼好意思說呢,就說是獸醫嗎,一個女孩子學獸醫,你讓我們的面子往哪撂啊。
606分的成績,卻為了報志願的問題,吵得水深火熱,整整五天,一直到了志願填報的最後時刻,小清也沒有拗過爸爸媽媽,屈了20多分,填報了河北工業大學。
小清說,自己長到了18歲,卻依然無法做主自己的人生。
最近,小清的爸爸,又在叮囑一件事,就是小清在大學期間不許談戀愛。理由是,學校裡的同學,天南海北的,將來怕遠嫁。
小清直接懟回去:將來我嫁對門,離您近。
第三種,家庭和睦,講究民主的家庭
孫悅是個男孩子,2020年參加高考。昨天傍晚,結束了戰鬥,剛剛被爸爸媽媽接回家,吃了一頓慶祝餐。悅爸媽的話說是,不管考的好不好,都值得慶祝。
孫悅的家庭,特別像模像樣,在這個家庭裡,父親是父親的樣子,妻子是妻子的樣子,兒子是兒子樣子。
這個家庭裡,父親吃苦耐勞,承擔著家庭的一切重擔。疼愛妻子,尊重孩子。妻子最受寵,髒活重活都由家裡的兩個男人來幹,她負責開心快樂,陪伴鼓勵。兒子聽話懂事,在學校踏實學習,平時生活儉省,放假回家,就負責做飯和擦地。
關於孩子的志願填報問題,爸爸媽媽一致表示,等分數出來後,大家一起商量,最後的決定權,由孩子自己說了算。無論走哪個學校,都好。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好好學習,將來有一技之長,自己能夠立足社會,就很好。父母沒有別的要求,這是我見過的最和諧民主的家庭。
編者按: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場大考,參加考試的,不僅僅是孩子,同時被考驗的,也是千千萬萬的家長。有的家長合格,為孩子的高考助力;有的家長不合格,給孩子的高考添堵。
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真心的祝願,每一對家庭,都互助互愛,互相尊重,和諧相處,成幸福的家,做幸福的人。
衷心的祝願,我們大家,在每一個人生的重要關口,都有親人,有關愛,有理解,有支持,與財富無關,與愛和思想境界有關。
~喜歡就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