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理解與表達並重。2010年政法幹警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模塊包括三種類型題目:選詞填空、語句表達和片段閱讀,三種類型的試題各佔10道。考查的側重點各有不同,選詞填空側重考查考生正確判斷句子前後邏輯關係、理解語句內涵、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語句表達主要考查考生對於語氣、詞序、語法結構等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片段閱讀側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通過對近幾年政法幹警真題的分析可以看出:
選詞填空包括實詞辨析、虛詞辨析和成語辨析三類。從詞性上看,考查的詞語多為實詞,虛詞考查較少。從考查的題型上看,以語境搭配辨析題為多,近義詞辨析間或出現,並且與語境搭配結合起來進行命題,著重於對常用詞語在特定語境下的選用。虛詞的考查中,以關聯詞為主,這類考題一般較簡單,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常用關聯詞的用法。成語類題目考查的方向一直保持不變,常見、易錯的成語是主要考查的範圍,題量保持在2-3道,總體來說難度不大。此外,選詞填空中還有一部分是考查固定搭配的,要求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和積累一些常用的短語和句式,以便在遇到這類考題的時候能夠靈活應對。
例1. 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行為,往往為正人君子所( )。
A. 輕視 B. 藐視 C. 不齒 D. 不恥
——2010年河南政法幹警本科類真題
答案選C。為人不齒是固定搭配。
語句表達主要包括病句和歧義句兩種題型。病句是常考題型,這一題型不管從題量多時還是少時都沒有大的變化,一般穩定在7道左右,側重於對考生邏輯能力的考查。政法幹警考試中常考的病句類型為:
1. 搭配不當。如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
例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
——2010年河南政法幹警本科類真題
錯誤原因: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2.成語誤用
例3.去年春天的文壇熱鬧非凡,出版界沸沸揚揚,青年作家的作品紛紛出手。
——2010年河南政法幹警專科類真題
錯誤原因:沸沸揚揚指像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不適合形容出版界的繁榮景象。
3. 成分殘缺
例4. 經過他對血液進行檢測,確診已經感染了愛滋病。
——2009年山西政法幹警真題
錯誤原因:缺少主語。
4.句式雜糅
此外,在語句政法幹警的語句表達題中,還有一些考查學生替他類語文基礎知識的試題,如對於標點符號的考查,但這類題目數量很少,其變化幅度不多,難度也不大。2010年河南政法幹警本科卷出現了1道。
片段閱讀主要是給一個不算長的文字資料,一個設問,要求從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根據不同的提問方式作答,考查的是考生對於文段的理解能力。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中較難的題型。通過分析歷年政法幹警考試言語理解部分的真題,可以看出片段閱讀測試部分的常見題型有:
1. 主旨概括類題
這是政法幹警考試最常出現的片段閱讀題。題量保持在6-8道。這種類型要求考生概括所給文字資料的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等。要求考生提高掌握迅速在文段中找重點的能力。這種題的常見問法包括:「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觀點是」、 「這段文字強調的是」、「這段文字表述的核心問題是」、 「根據上述文字,作者最想表達的是」、「這段文字的主題是」等等。
例5. 愛情就像一隻表,不上發條就會停擺;婚姻就像一隻鍾,除了必須上發條,還得忍受每隔一小時「噹噹」作響的鐘聲。
這段文字強調的是( )。
A. 婚姻和愛情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B. 婚姻和愛情比沒有什麼不同
C. 婚姻比愛情更需要用心呵護 D. 婚姻比愛情更難維持和繼續
——2010年河南政法幹警專科類真題
答案選D。 作者把愛情比作表,把婚姻比作鍾,因此可以知道愛情和婚姻並不是有著天壤之別,A項錯誤。從「還得忍受每隔一小時就『噹噹』作響的鐘聲」可知婚姻和愛情還是有區別的,B項錯誤。C項文段沒有表述,從「除了必須上發條,還得忍受每隔一小時就『噹噹』作響的鐘聲」可知婚姻比愛情更需要耐心和維護,即D項。
2. 細節理解類題
細節理解題要求考生根據題中已給的材料信息判斷出與文意相符或不符的結果,比重也不小。需要考生把握文字材料的細枝末節,常見的提問方式為「與這段文字文意相符/不符的一項是」,「從上述文字中可以推出/不能推出的一項是」等。
例6. 人體可發出一種微弱可見光。光的強度在一天內起伏波動,發光最弱的時候是上午10時,發光最強
的時候是下午4時,然後逐漸變弱。發光和我們的生物鐘有關,最可能與我們的代謝節律在一天中的波動狀況有關。而且,面部發光比身體其他部位發出的光更多,這可能是因為面部接受了更多的陽光照射,而膚色中的黑色素含有螢光成分。
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 人體發光是由於代謝節律變化 B. 人體光的強度一天內起伏波動
C. 人體發光和我們的生物鐘有關 D. 面部發光比身體其他部位更多
——2009年山西政法幹警真題
答案選A。由「發光和我們的生物鐘有關,最可能與我們的代謝節律在一天中的波動狀況有關」可以推知,人體發光的原因並未得到證實,現在還只是出於一種猜測。而A項說法顯然過於絕對。B、C、D項都能在文段中找到相符的語句。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3. 句子或內容接續類題
句子或內容接續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字連貫性的把握能力,主要的考查點為「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作者接下來很可能介紹的是」等等。
4. 詞語或句子理解類題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段中重點詞或句子理解的能力和在有限時間內對文字敏感性的把握。經常以
「這段文字中……指的是」或「對……理解最準確的是」等形式的問法出現。
此外,對於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語序排序題」,政法幹警考試中很少出現,建議考生根據實際情況大致複習一下就可以了。
從片段閱讀題的文字出處來看,以說明文和議論文為主,說明文既有自然科技類的,也有社會現象、地理文化類的,但是難度都不算很高。需要注意的是,難度雖不高,但是題目中設置的陷阱還是很明顯的,因此,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二、命題趨勢
1. 題型、題量基本穩定,保持在30道
通過對歷年政法幹警真題的分析可以看出,政法幹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量穩定在30道,其中選詞填空10道,語句表達10道,片段閱讀10道。選詞填空仍會以實詞為考查的重點,語句表達題以病句類題為主,片段閱讀中的「主旨類題會佔到最大比例。參考答題時間為30分鐘。
2. 與往年相比難度會有所提升,但總體難度不會很大
政法幹警考試言語部分從原來的簡單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逐漸發展為對考生整體素質的考查,對考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考試難度逐年加大,這一變化趨勢是同國考及地方公務員考試的變化規律相契合的。體現了政法幹警考試越來越規範化和標準化的特點和規律,但由於政法幹警考試的特殊性,這類考試同國考和地方公務員考試相比,整體難度會小很多,作為重點內容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難度也不會很大。
3. 加強詞、句、文段的層級考查,測查範圍全面提升
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都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包括詞語的選用、病句歧義句的辨析、片段閱讀三種題型。各部分題型的難度層層遞進,測查的範圍涉及各個方面,全面考察考生各方面的能力。
4. 題型靈活多變,考查範圍較廣
政法幹警言語部分的試題可謂是「琳琅滿目」,選詞填空越來越「入境」, 語境是成為首要的考察要素。並且實詞虛詞的考查相結合,注重考生的發散思維。片段閱讀部分更是多種多樣,囊括了「主旨類題」、「細節類題」、「句子接續類題」、「內容接續類題」、「詞語或句子理解類題」等各種題型,所選的文段涉及天文、地理、社會、文化等方面,考查的範圍是比較寬泛的。同時,試題加大了對考生更快更準確地把握文段主旨的能力的測查,這意味著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也進一步的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