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在程序中使用的變量都屬於基本類型,例如之前的整型,字符型,浮點型數據,這些都是簡單的數據類型。對於簡單的問題,使用簡單的數據類型就足夠了。但是,有一些問題僅僅用基本類型數據是無法解決的。難以反映出數據的特點。例如,將班級中30個學生的成績平均分求出?要定義30個變量當然是可行的,那麼如果有成千上萬個學生那?此時,如果我們還一一定義的話,那麼就太麻煩了。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數組來進行操作。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來看個例題;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a[10];
for(i=0;i<=9;i++)
a[i]=i;
for(i=9;i>=0;i--)
printf("%d",a[i]);
printf("\n");
return 0;
}
這是一個給10個數組元素依次賦值為0,1,2,3,4,5,6,7,8,9的程序。如果我們不用數組那麼會是這樣的;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a,b,c,d,e,f,g,h,i,j;
a=0;
b=1;
c=2;
d=3;
e=4;
f=5;
g=6;
h=7;
i=8;
j=9;
printf("%d%d%d%d%d%d%d%d%d%d",a,b,c,d,e,f,g,h,i,j);
return 0;
}
這就是不使用數組的程序,是非常麻煩和複雜的。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便於理解,但如果變量多的話,這個方法就不怎麼簡單了。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定義一維數組,當然了,也有二維數組,只不過我們學習先要從簡單的入手,循循漸進,才能 漸漸精通。
首先我們先來學習一維數組;int a[10];
它表示定義了一個整型數組,數組名為a,此數組包含10個整型元素。
一般形式為;類型符 數組名[常量表達式]
!注意;
1,數組名的命名規則和變量名相同。
2,定義數組時,需要指定數組中元素的個數。
3,常量表達式中可以包括常量和符號常量。
引用方法;
定義數組並對其中各元素賦值後,就可以引用數組中的元素。注意,只能引用數組元素,不能一次調用整體的元素。
這就是簡單的一維數組,大家一定要熟練掌握一維,之後才能更好的二維數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