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為城市助力增彩 城市為體育築基搭臺——日照市體育興城的改革探索實踐
9月12日,慶祝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暨日照市首屆體育健身節廣場舞比賽在日照太陽廣場舉行,1000多名體育健身愛好者、20支運動隊用「最體育」的方式迎接省運會。
為籌備好省運會,2019年,日照市委、市政府召開動員大會,成立了第25屆省運會日照市籌備工作委員會,聚焦「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發展增彩」目標,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組織協調、場館建設、備戰參賽、競賽組織、新聞宣傳、市場開發等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賽事組織、城市發展齊頭並進。
這只是日照市近年推動體育管理體制改革,體育為城市助力增彩,城市為體育築基搭臺,探索以體育改革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一個縮影。
日照市體育局負責人表示,在城市競相發展、不進則退的形勢面前,日照立足自身生態優勢,發揮體育對城市發展的支點撬動作用,以體育給城市帶來旺盛人氣、商氣和經濟發展活力,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打造體育生態圈,走出了一條放大優勢、做大特色、體育興城的新路徑。通過舉辦各類賽事,特別是每年數十萬運動員和上千萬遊客的參與和體驗,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綜合承載力。
據介紹,當地深刻把握新時代體育和城市互動融合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借鑑國內外知名體育城市的成功案例,把體育作為推動城市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從全市總體發展戰略高度來抓體育、發展體育,明確提出打造運動之城、活力之城、健康之城和知名海濱體育城市,將體育經濟發展納入城市總體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日照市的寶貴資源,也是日照市發展體育的獨特優勢條件。日照市體育局負責人表示,當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將「生態立市」確立為「五大戰略」之首,立足城市海濱特色和生態優勢,做好「生態+」文章,充分利用山、海、湖、林、草等資源,依託獨特的地理區位和優越的氣候環境,謀劃發展生態體育,唱響賽事戲、打好生態牌、做足水文章,體育與生態相互賦能、相得益彰。
近年來,日照市嘗試借勢發力,把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籌辦第25屆省運會作為推動體育和城市共融發展的重大機遇,成立了由日照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體育工作專班,確定了「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發展增彩」的總目標,出臺了《關于堅持「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聚力承辦好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的意見》,明確了賽要辦好、城要搞活、辦出特色的總體思路,策劃實施「十大工程」,全方位提高日照城市的綜合承載力。與此同時,還印發了《關於加快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在制定出臺《日照市全民健身促進條例》,構建舉市一致發展體育的工作格局。
體育,已成為日照市前進路上的鮮明底色。
在以體育改革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日照市堅持「三化並舉」,走出了一條有日照特色的「體育為城市助力增彩 城市為體育築基搭臺」的新路。
在日照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看來,突出特色、久久為功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一個品牌的培育與成長需要5年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城市的發展也是這樣。「日照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持續打好體育發展特色牌。從水上運動發端,到網球、足球、排球、圍棋、馬拉松、體操、太極拳等項目齊頭並進,再到承辦第25屆山東省運會,日照體育從以政府主導為主的1.0版本,發展到以市場運作為主的2.0版本,正在向以繁榮體育文化、培養體育英雄為重點的3.0版本躍升。」該負責人表示。
「三化並舉」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即網格化、市場化、特色化。
「網格化」構建公共服務體系
「網格化」首先要破解的就是「健身去哪兒」的難題。日照市打造了覆蓋全域的健身場地網。堅持專業化大型場館與群眾性健身場所相結合,政府、社會等多元投資54.7億元,新建改建22處大型體育場館,打造體育設施示範點。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4.7平方米,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體育組織是基層體育事業發展的「毛細血管」,體育組織網是網格化的另一內涵。當地探索了創新1個體育總會,2個人群體育協會和N個單項體育協會的「1+2+N」模式,建設鎮、村體育總會,在山東率先實現了鄉鎮體育總會全覆蓋。推行「體育協會+俱樂部」發展模式,增強社會組織自我造血功能。
有了場地,有了組織,下一步需要解決的是賽事活動問題。通過引導社會力量承辦全民健身賽事,市場化程度更高、惠及全民的體育活動網應運而生。日照市每年舉辦群眾性賽事活動近2000項,社會力量承辦率超過95%。每年一屆的全民健身運動會、冬季全民健身運動會、農民運動會、青少年聯賽、行業運動會、機關運動會、社區運動會等「一年四季不斷檔」。
人才是保障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日照市同時構建了多元化人才培養網。深入推進體教融合,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日照市體校連續兩個周期成功創建了國家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全市6個區縣都建設了新型體校。實行市隊區縣辦、市隊校辦、市隊俱樂部辦、合作代訓等多種方式,組建31個省運會參賽隊伍。創新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設立青少年年度錦標賽賽制,積極開展校際聯賽。
疫情防控期間,日照體育戰線主動作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織密扎牢了疫情防控網。面對疫情衝擊,當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全媒體的作用,廣泛宣傳居家健身的重要性,在山東率先開展「居家健身·抗擊疫情」系列活動,普及科學健身方法,十萬個家庭參與。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體育復工復產。6月6日,日照市成功舉辦了體育競賽復工復產的第一個全國性賽事中國陸上賽艇極限挑戰賽,比賽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舉行。8月23日至30日,中國網球巡迴賽CTA800(日照站)舉行。
「市場化」激發體育活力
「市場化」能夠激發體育活力,同時也是日照市「三化並舉」的重要內容。
當地嘗試推行體育場館「建管營」市場化改革。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運營,探索公建民營、民建民營等運營管理模式,不斷推進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市場化。如市城投集團建設運營的日照香河體育公園,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體育運動中心、山東排球訓練基地,承辦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山東主場比賽。上海科化足球發展有限公司與日照財金集團、興業集團合作,建設運營國際足球訓練中心和訓練基地,該訓練中心是全國第6個專業足球場,可承接國際級高水平賽事,著力打造國家隊U系列青訓基地。
賽事市場化運營方面,當地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把重大體育賽事交給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承辦,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如日照自主IP賽事中國(日照)國民休閒水上運動會,由市屬國有企業文旅集團承辦,每年舉辦近20項省級以上重大體育賽事,直接參賽人數1萬多人次。民營企業山海大象集團,承辦了2019年中國圍棋大會,6萬人參賽觀賽。今年山海大象集團冠名山東圍棋隊,「日照山海大象圍棋隊」徵戰全國圍棋甲級聯賽。
在體育賽事市場化營銷方面,日照市也進行了諸多探索。如與山東廣播電視臺合作成立山東體育頻道發展有限公司,開拓「省級媒體+地方政府+產業資本」三位一體體育傳媒運營新模式,成功運作了2019健美健身全明星邀請賽、本色英雄會系列拳擊賽等,開闢了省級媒體平臺和地市攜手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打造城市體育名片
特色是城市發展的名片,也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名片。打造城市體育名片,是日照市「三化並舉」舉措的另一項重要內容。
當地著力突出濱海城市特色,擦亮水上運動名片。充分發揮日照市「藍天、碧海、金沙灘」的生態優勢,依託近海天然瀉湖,做足做活水上運動的文章,建成了佔地9.2平方公裡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是全國唯一可以舉辦所有水上運動項目比賽的區域。先後舉辦了全國遊泳錦標賽、全國水上運動會、世界帆船錦標賽、中日韓帆船賽、世界名校賽艇邀請賽等40多項國內外水上賽事活動,打造了國家級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連續兩年榮獲「中國體育旅遊精品景區」。
同時,大眾帆船、龍舟、遊泳等群眾性水上運動培訓蓬勃開展,帆船、遊艇製造維修等產業逐步興起,帆船、航模、遊泳進校園活動不斷普及,水上運動休閒體驗日益火爆,日照成為水上運動競賽訓練與休閒體驗大本營,打響了「水上運動之都」品牌。
融入青春時尚元素,彰顯活力之城魅力。日照市堅持把體育運動激情活力、動感時尚的特點融入城市發展脈搏中,同頻共振,提升城市青春亮麗的新氣質。大力發展網球、體操、馬拉松等風靡全球的體育運動,讓城市活力迸發。建設了包括40片網球場地、1個5000座位的中心球場,具有一流水平的江北最大的日照網球中心,網球賽事貫穿全年,每年參與人數近萬人。全國啦啦操聯賽、國際啦啦操精英賽、中國體操節等賽事一年一個臺階,每年2萬多人參加。日照國際馬拉鬆脫穎而出,僅歷時兩年,就榮獲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
挖掘體育內涵,講好日照體育故事。近年來,日照依託大青山和陳式太極拳陳中華的名人效應,連續舉辦了七屆大青山國際太極拳大賽,著力講好「一個人、一座山、一套拳」的故事,每年有40餘個國家和地區2000餘名選手參加,大賽榮獲「2018年中國體育旅遊精品賽事」。同時,以各項重大體育賽事為載體,將日照農民畫、黑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融入其中,豐富了賽事文化內涵,增加了比賽的體驗度,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城市發展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日照把體育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發展大體育,做好+文章,將進一步豐富現代化海濱城市內涵,推動城市全面提檔升級。」接受記者採訪時,日照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日照,體育+成為城市發展路上的加速器和催化劑。
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日照市體育+旅遊推進迅速。據介紹,當地利用山嶽、森林、沙灘、海洋等豐富的旅遊資源,以景辦賽、倚山辦賽、借海辦賽。按照景區景點之間「體育用賽事串,旅遊用項目串,屬地用特色串」的理念,在沿線景區(景點)布局自行車、登山、垂釣等賽事活動,打造「海濱山嶽行」體育休閒旅遊線路,形成了「一人參賽,多人旅遊;一日比賽,多日停留;單人競賽,多人消費」的體育旅遊新路徑,構建了全域體育旅遊局面。2019年全市體育旅遊人口約1500萬人次,拉動消費約100億元。
在更多人關注健康,重視體醫融合的大背景下,體育+康養、體醫結合康養的新模式也成了日照的發力點。當地建成了國內首家中西融合、體醫結合的國際化醫學幹預健康管理機構中加國際健康管理中心,推廣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開展全國運動處方試點,建立了適合不同年齡的運動處方庫。該中心已發展會員7000餘人,在線慢病管理服務30萬人次,線下幹預10萬餘人次,服務鄉村社區563個,健康教育覆蓋人群50萬餘人次。
「體教融合」成為近期的熱詞,日照市的體育+教育也邁出了社會化發展的新步伐。當地將體育項目進校園列為市委市政府課後服務民生實事項目,實行「體育教師+社會化隊伍」的模式,開展健康夏令營和排球、網球、足球、籃球、遊泳、圍棋等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讓每名學生掌握2項以上體育技能,探索每個學校都成立至少一支體育運動隊伍。開展全國幼兒體育試點,建立了一套適合我國不同階段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可複製、可推廣、可普及、有特色的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指標評價體系,通過了專家評審,並在全市幼兒園推廣。
通過體育+生態,日照凸顯了鄉村振興和體育扶貧新亮點。當地圍繞鄉村振興,按照社區(村)級體育設施服務半徑500至1000米,鄉鎮、街道(居住區)體育設施服務半徑1000至2000米的要求,建設基層體育設施,實現全市鄉鎮體育公園、行政村(社區)全民健身工程和301個省市貧困村扶貧工程全覆蓋,群眾健身舉步可就。圍繞體育扶貧,建設體育服務綜合體,在鄉村舉辦自行車騎行、定向越野、戶外拓展、垂釣、休閒健身等賽事活動,吸納周邊村民就業,帶動開展漁家樂民俗旅遊、遊艇經營、旅遊紀念品銷售、餐飲服務、衝洗服務及其他旅遊配套服務。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安置商戶550餘家,帶動從業人數1萬餘人。
助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當地打造了體育+孵化器的全新模式。依託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全國一流的體育設施和系列國字號訓練基地,吸引國家帆船隊、賽艇皮划艇隊、女子橄欖球隊、女子水球隊和山東賽艇皮划艇隊、女子排球隊等專業運動隊先後到日照駐訓。正在建設日照國際足球中心,將致力打造國家足球青訓基地。發揮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的帶動作用,目前已有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1個、省級示範基地(單位)4個、市級11個,構建了以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為龍頭,以省市級體育產業基地為骨幹,以特色體育產業群為支撐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
體育+消費方面,當地充分發揮體育消費券在惠民生、促消費中的積極作用,開展好省級500萬元體育惠民券發放首批試點,同步增發市級體育消費券150萬元,聯合全市47家體育健身場館,撬動全市1.13億元的體育企業消費券,涵蓋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遊泳、擊劍等20多類運動項目,促進了體育服務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轉自9月18日《中國體育報》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