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桌遊讓4歲糰子寧可不看動畫片也要玩?

2020-12-16 團爸說

自打我家糰子懂事開始,我就琢磨著和她一起玩一些桌遊,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

無奈孩子太小,一直未能如願。

現在糰子已經4歲8個月,我觀察下來認為玩親子桌遊的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

對於親子桌遊,我其實是有一些要求的:

一是要足夠有趣,最好是大人和小孩都感興趣;

再是,桌遊不能太難,畢竟4、5歲的孩子,無論是閱讀、數學或是反應能力都還不足以應對過於複雜的遊戲;

第三呢,假如能夠寓教於樂,玩得過程中能動動腦筋、開發開發智力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一些擲骰子碰運氣的遊戲就排除了)。

最後一條,多人桌遊,但至少是兩個人就可以玩起來的。市場上有一些單人闖關的桌遊,也不錯,比如小紅帽、三隻小豬之類的,糰子也玩過。但畢竟多人遊戲就意味著對抗、競爭或者合作,對孩子而言不論是樂趣還是教育意義,我認為都要比單人遊戲更高一籌。

其實還有一條,是我買了桌遊後才意識到的,賣個關子,放在後面說。

根據以上幾點,我考察了一下市場上數十款親子桌遊產品,最終選中了一款牌類遊戲——《沉睡皇后》(Sleeping Queens)。

這款遊戲標稱的遊戲年齡是8歲,可供2至5人一同遊戲。

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糰子太小,玩不起來。

後來證明,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糰子不但很快上手,而且痴迷其中,每天都要拉著我和團媽來上幾局,甚至去外公外婆家的時候還隨身帶著,教外公外婆陪她玩。

有時為了多玩幾把,甚至不惜縮減自己的最愛動畫片時間,這是萬萬沒想到的。

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款遊戲。

遊戲由79張卡牌組成,12張皇后牌,8張國王牌,5張小丑牌,4張騎士牌,4張催眠牌,3張魔杖牌,3張飛龍牌,數字牌1-10(各4張)。

遊戲伊始,桌面上放置12張皇后牌,牌面朝下,意味沉睡。

其餘牌則堆放在一起。

參與遊戲的人每人先從牌堆中抽取5張手牌,之後每輪依次打出手牌後從牌堆裡摸相應數量的牌補足。

其中國王牌可以喚醒皇后;騎士牌可以搶對手一張皇后牌;火龍牌可以抵擋一次騎士襲擊;催眠牌能讓對手中皇后再沉睡;魔法棒牌可抵消催眠牌作用;小丑牌能讓玩家有機會喚醒一個皇后;皇后牌則用於計分,按照遊戲人數集齊相應張數的皇后牌或者分值即可獲勝。

打出有關角色功能牌後,可以選擇將一張皇后牌翻開,意味著喚醒。

國王喚醒皇后、騎士遇見火龍、魔法化解藥水,角色牌和功能牌之間可以打出相應的組合,也需要一點點策略上的思考。

數字牌沒有任何功能,但是可以通過加法組合,棄掉複數數量的數字牌,比如1,5,6三張牌,可以通過組成1+5=6的算式一次出掉,從而提高摸到角色牌和功能牌的機率。

對於還在學習加法的糰子來說,不但實際運用了算數,也直觀地體會到數學的力量。

而且很重要一點,這款遊戲的牌足夠小,孩子可以一手掌握。這就是之前我沒說的那條要求。

總之,這款桌遊完美契合我對「可玩性」親子桌遊的定義,不愧是獲得了2017年德國年度遊戲獎SDJ推薦桌遊獎的作品。

牆裂推薦給家長慌友們!!!

據說,這個遊戲還有一個浪漫的起源:

那是在一個寒冷冬夜,一名叫Miranda Evarts的小女孩的夢中上演一出關於沉睡皇后、國王、騎士、火龍間的精彩故事。

第二天,她和妹妹起床後,就在父母的協助下,開始把這個頭腦中的故事設計成現實中的遊戲。

昨天晚上我也做了個夢:有天糰子早上起來,和我說,「爸爸我發明了一款桌遊。」

之後呢,當然是收特許權使用費收到了手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關焦點

  • 4歲寶寶玩什麼桌遊 兒童桌遊 親子桌遊
    4歲是思維上臺階的年齡,要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跨越了。這個年齡可以選擇的兒童桌遊,從3歲時的反應、識別、語言、動作類,向邏輯、數學、記憶、文學、策略升級了。推薦一些4歲寶寶可以玩的兒童桌遊。自己玩,跟父母玩,約小朋友們一起玩。
  • 寶寶玩桌遊系列:4歲寶寶就可以玩的桌遊——Bus Stop(巴士站)
    寶寶玩桌遊系列:4歲寶寶就可以玩的桌遊——Bus Stop(巴士站)
  • 桌遊測評丨兒童寶藏數學桌遊,玩它,玩它,玩它!
    這篇文章會整理小小孩的數學桌遊,每款遊戲都有適合的共玩年紀,基本上從3歲後就可以開始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數學認知,不過還是要視每款桌遊的難易度。小包子馬上也要3歲了,遠在德國的姑姑就送來了一套歐洲數學啟蒙桌遊玩具,也是5歲小侄子親身體驗過的數學桌遊,從英國Orchard Toys的Magic Math、德國Haba的行動數學小提箱與Time Tables九九乘法卡,非常深得我心!所以今天的主題就是幫各位家長測評這些數學啟蒙桌遊!
  • 玩桌遊學知識!把這些科學桌遊玩懂你就超神了!
    作者:活潑歡騰冬瓜君「玩什麼桌遊,還不去看書!」「媽,我不僅僅是玩桌遊,我在學習知識!」
  • 經典桌遊大分享!跟寶寶一起來玩桌遊,練英語!
    寶寶三歲以後,我們為了給孩子創造練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各種英文磨耳朵,英文原版動畫片,英文繪本都一一上陣。但是你知道桌遊也可以幫助寶寶練習英語嗎?如果你玩過狼人殺,三國殺,大富翁,那你一定知道什麼是桌遊。桌遊是在西方國家非常流行的家庭活動。
  • 9款2歲就可以玩的親子桌遊清單來啦
    寫在前面:還是那句話,桌遊的重點是親子關係,入手之後,你一定要陪寶寶玩,並且耐心地教他理解各種規則。如果桌遊買回去寶寶沒興趣,別急,慢慢引導,一次不行就兩次,以此類推~每款桌遊都能鍛鍊寶寶一種或多種能力,具體什麼能力,你了解了遊戲規則就能領會。正文中就不囉嗦每一款的能力培養點了。
  • 益智燒腦,0-3歲的寶寶,有哪些桌遊可以玩?|低齡兒童桌遊最全推薦
    家長們還可以採用翻對對的記憶玩法,總之兒童桌遊的規則都可以自由發揮。4.超級犀牛這款可以說是HABA最經典的桌遊之一。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摺紙牌蓋樓的遊戲,這款桌遊中有一部分屋頂卡,一部分可以對摺的牆壁卡,我們的超級犀牛英雄要爬到高處去拯救小動物。這座高樓需要孩子們共同按屋頂的指示來搭建。
  • 周末玩什麼:借《桌遊模擬器》,聊聊哪些桌遊宅家也能玩
    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熊宇:《桌遊模擬器》,或只是桌遊桌遊對電子遊戲的影響當然很深遠,從40年前一直到如今,人們都不難從電子遊戲中窺見桌遊的痕跡。
  • 「教練,我想玩桌遊」——和紙片人一起玩桌遊是種什麼體驗?
    好玩的桌遊加可愛的女高中生,去年的十月番《放學後俱樂部》剛出來就被期(ji)盼(ke)已久的桌遊玩家花式吹捧了一番。雖然這部動畫的氛圍整體來說請輕鬆而溫馨,介紹的桌遊都偏毛線輕策,對真正的核心桌遊玩家來說有點不夠看。但以桌遊為主題的冷門作品能夠動畫化就已實屬不易,而且JK幹點啥都有人愛看,更何況是玩桌遊呢?
  • 孩子宅家不知道玩什麼?這幾款桌遊讓你變身「育兒達人」
    在家帶娃的爸媽更不容易,小孩子上個網課,不僅要每堂打卡,督促各項家庭作業,還要鬥智鬥勇防二胎。 這種情況下,最適宜的必然是桌遊啊! 桌遊作為一種面對面的遊戲,非常強調交流。桌遊發源於德國,在歐美地區已經風行了幾十年。大家以遊戲會友、交友,老少皆宜。所以我們會發現,在國外的一些桌遊包裝盒上,適用年齡寫的不僅僅是兒童,而是延展到99歲。
  • 古詩詞桌遊怎麼玩?
    在好用的方法部分,我有提到豆豆會背的古詩多了、認識的字也多了以後,我會帶他一起玩古詩詞桌遊。古詩詞桌遊真真是個好工具!每次玩,小朋友都能複習20首左右古詩詞,連看帶背誦帶操作,有點小緊張小刺激,但確實有趣。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裡,小朋友已經開開心心把這些小學階段必背古詩複習了一遍。
  • 低幼孩子的寶藏數學桌遊,玩它,玩它,玩它
    >如果你家孩子對買買買的虛擬超市遊戲樂此不疲;如果你家孩子正好卡在等量代換問題上怎麼也整不明白;小編只想說玩它,玩它,玩它,三四歲就能玩明白的數學桌遊可是不多見哦!所以說上到九十九,下到三四歲都愛玩,大家水平相當,輸贏看運氣。規則看起來複雜,但是玩過一遍就能知道個大概了。接下來就結合實際經驗,給大家說說到底有多好玩。
  • 益智桌遊到底是什麼?適不適讓孩子玩?看完你就懂了
    現在孩子的玩具真的層出不窮,這也就讓家長們很難做出選擇,尤其是現在倡導給孩子買益智桌遊,很多家長覺得桌遊不都是屬於遊戲的,字面意思確實如此;那麼益智桌遊到底是什麼?到底適不適合孩子玩呢?下面柚小萌玩具城來為家長們一一解答,一起看看吧!
  • 帶女兒玩了200+桌遊,我發現這樣玩對數學思維幫助最大
    我從芊3歲多就開始帶她玩桌遊了,我家桌遊的盒子堆了整整一柜子,過一段時間就要換批新的。幼兒園的時候芊芊每天都要玩一會兒,後來上了學作業多了,她會抓緊時間專注高效的完成作業,玩桌遊還變成了她高效學習的動力。這麼一路玩下來,我發現她不光是玩的開心,學會了時間管理,在玩的同時還學到了好多數學知識,延展出很多思維能力。
  • 3歲兒子最喜歡玩的5款桌遊推薦!邊玩邊啟蒙,培養孩子邏輯能力
    如果您想陪孩子玩,又不知玩什麼,可以買個桌遊試試。2、規則至上,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桌遊的規則性很強,幫助孩子理解規則並且遵守規則,是非常重要的。玩桌遊一定要從一開始就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意識,否則孩子就會亂來,那就失去意義了。如果原定規則很難,可以適當更改,但是無論規則是什麼,都要按規則來玩。「規則意識」對於孩子將來踏上社會至關重要,需要從小培養。
  • 這位媽媽的育兒秘籍是每天全家玩一小時益智桌遊!推薦清單收藏!
    不過,畢家媽媽其實是位散養型媽媽,主張理性自然的教育觀,在育兒的這些年裡,她最堅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晚飯後,全家一起玩1小時桌遊。這一小時裡,爸爸媽媽不刷手機不看電視,靜心快樂地和孩子一起玩益智動手的桌遊,而孩子通過桌遊獲得的成長更讓她驚喜。
  • 越玩越聰明,這些桌遊讓數學啟蒙更容易
    Dotty Dinosaurs點點恐龍可以作為孩子的第一款桌遊,建議年齡3~6歲,經網友反饋2歲多就可以開始玩了。支持2~4人同時遊戲,兩種玩法,形狀匹配或者顏色匹配。擲骰子,找到骰子上同樣形狀/顏色的拼圖放在自己的恐龍身上。第一個成功把恐龍上的拼圖填滿的人獲勝。這類的遊戲看著簡單,但對2,3歲的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恐龍的設定,遊戲本身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基本的顏色和形狀,培養觀察力。
  • 零基礎玩透桌遊,這份指南為孩子收好!
    也是從開始挑選玩具,我們知道了桌遊。但是,對於桌遊,大多數的家長都是不甚了解的。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媽媽們最關心的,如何給學齡前(6歲內)孩子選擇桌遊?在講適合什麼桌遊之前,我們要先明白為什麼要給孩子玩桌遊?
  • 「兒童桌遊」適合多大孩子玩?怎麼選、怎麼玩?一篇講清楚
    也是從開始挑選玩具,我們知道了桌遊。但是,對於桌遊,大多數的家長都是不甚了解的。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媽媽們最關心的,如何給學齡前(6歲內)孩子選擇桌遊?在講適合什麼桌遊之前,我們要先明白為什麼要給孩子玩桌遊?
  • Dice Con與那些玩桌遊、做桌遊和賣桌遊的人們
    這徹底刷新了水水對桌遊的認知——而不斷地玩新遊戲,也是不少桌遊設計師汲取靈感的方式。但桌遊畢竟在海外發展了數十年,機制上要有所創新,已是十分困難的事。那幾年,水水每每想到什麼有趣的點子,總會很快在桌遊吧找到規則類似的遊戲,且設定更完善、執行也更徹底。而不少他費心想出來的機制,常因為被參與測試的老玩家「批判」而就此擱置。直到2016年初,水水才通過摩點眾籌,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款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