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沈宇軍:生成對抗網絡的可解釋性研究及其應用

2020-12-12 智東西

「CV研究合輯」,是智東西公開課針對計算機視覺推出的一檔合輯,聚焦於計算機視覺前沿領域研究成果與進展的講解。每一講由主講與答疑兩個環節組成,其中,主講60分鐘,採用視頻直播形式,答疑30分鐘,將在相應交流群進行。

神經網絡由於網絡特徵或決策邏輯在語義層面難以理解,同時也缺少數學工具去診斷與評測網絡的特徵表達能力,進而解釋目前不同神經網絡模型的信息處理特點,一直被大家稱為是一種「黑箱」。而如何對神經網絡進行「解釋」,稱為近年來的熱門研究方向。

生成對抗網絡近年來隨著其不斷的發展,生成圖片的質量以及模型的訓練穩定性不斷提高。然而,對於對抗生成網絡的可解釋性還少有研究。生成圖片的過程是否有跡可循?生成模型是否像分類模型一樣可以學到高級的語義信息?除了生成高清圖片之外,一個預訓練好的生成模型還有哪些應用?

6月5日晚8點,智東西公開課「CV研究合輯」第7講直播開講,由香港中文大學MMLab在讀博士沈宇軍為大家深度講解《生成對抗網絡的可解釋性研究及其應用》。沈博士將從隱空間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對抗生成網絡的可解釋性,並介紹如何對生成網絡自發學到的知識進行再利用,使得一個預訓練好的模型可以被應用到各種各樣的任務中去。

沈宇軍,香港中文大學MMLab在讀博士,師從湯曉鷗教授和周博磊教授,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獲得者。沈博士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課程內容

主題:生成對抗網絡的可解釋性研究及其應用

提綱:1、生成對抗網絡的可解釋性2、基於隱空間可解釋性的深度解析3、如何對生成網絡自發學到的知識進行再利用

講師介紹

沈宇軍,香港中文大學MMLab在讀博士,師從湯曉鷗教授和周博磊教授,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獲得者;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直播信息

直播時間:6月5日20點直播地點:智東西公開課小程序答疑地址:GAN交流群

加入交流群

本次課程的講解分為主講和答疑兩部分,主講以視頻直播形式,答疑將在「GAN交流群」進行。

加入交流群,除了可以免費收看直播之外,還能認識講師,與更多同行和同學一起學習,並進行深度討論。

掃碼添加小助手糖糖(ID:hitang20)即可申請,備註「姓名-公司/學校/單位-職位/專業」的朋友將會優先審核通過哦~

相關焦點

  • CVPR 2020線上分享 | 港中文博士:對抗生成網絡的可解釋性及其應用
    CVPR 2020線上分享 | 港中文博士:對抗生成網絡的可解釋性及其應用 2020-06-08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成對抗網絡的最新研究進展
    ,生成對抗網絡是一類功能強大、應用廣泛的神經網絡。生成對抗網絡的工作原理給定一組目標樣本,生成器試圖生成一些能夠欺騙判別器、使判別器相信它們是真實的樣本。判別器試圖從假(生成)樣本中解析真實(目標)樣本。
  • 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課題組:可注射水凝膠及其於再生醫學中的應用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課題組於近日發表綜述,回顧了近年來可注射水凝膠的設計和製備的相關進展,以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並對該領域存在的挑戰和潛力進行了展望。 圖1利用β-環糊精與明膠的相互作用設計的超分子可注射水凝膠示意圖 此外,可注射水凝膠作為高度水合的三維網絡
  • 基金委與香港研究資助局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新聞—科學網
    香港科技大學 15 1191101077 超越準靜態近似的彈性等離子共振的數學研究及其在隱形和超分辨成像中的應用
  • 書訊 | 李強、袁毓林:《語義解釋的生成詞庫理論及其運用》
    基於該背景,《語義解釋的生成詞庫理論及其運用》從理論與實踐兩個角度全面系統地對該理論進行回顧與梳理,旨在為中國學者展現生成詞庫理論研究全貌,為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學理論框架和描寫體系提供思路和啟發。
  • 博士項目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博士項目一覽表(2021)
    2012年9月2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籌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同意批准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採用與國際接軌的理事會管理機制,採用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學校的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
  • Valse2017|生成對抗網絡GAN研究年度進展評述
    在VALSE的「年度進展評述」環節,共有12名學者依次上臺,對CV研究和應用分支領域近年發展做了詳細系統的梳理,堪稱「12顆重磅炸彈」。針對近年來CV領域火熱的方向之一:GAN,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左旺孟從多方面做了詳盡的評述報告。左旺孟,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圖像增強與復原、距離度量學習、目標跟蹤、圖像與視頻分類等方面的研究。
  • Valse 2017 | 生成對抗網絡(GAN)研究年度進展評述
    在 VALSE 的「年度進展評述」環節,共有 12 名學者依次上臺,對 CV 研究和應用分支領域近年發展做了詳細系統的梳理,堪稱「12 顆重磅炸彈」。針對近年來 CV 領域火熱的方向之一:GAN,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左旺孟從多方面做了詳盡的評述報告。
  •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癌方向的醫學博士
    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為一所坐落於香港島的醫科學院。其校址離大學本部有數公裡之遠,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瑪麗醫院。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其他生物醫學科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
  • 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在語音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臺大李宏毅老師,附247頁ppt下載
    內容簡介生成對抗網絡(GAN)是訓練模型的新思想,生成器和鑑別器相互對抗以提高生成質量。最近,GAN在圖像生成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並在此基礎上迸發發了大量新的思想,技術和應用。雖然只有少數成功的案例,但GAN在文本和語音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力,以克服傳統方法的局限性。本教程分為三個部分。
  • 如何讓對抗網絡GAN生成更高質量的文本?LeakGAN現身說法:「對抗中...
    上海交通大學俞勇教授、張偉楠助理教授及學生郭家賢、盧思迪、蔡涵聯合UCL計算機系汪軍教授共同完成的論文「Long Text Generation via Adversarial Training with Leaked Information」(通過有信息洩露的對抗性訓練生成長文本)中,他們就對長句子的文本生成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找到了答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為對抗網絡廣泛用在機器人問答,自動生成新聞
  •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
    7 2191101070 原子級分散雙金屬催化劑微觀結構及其催化特性研究 劉洪陽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王寧
  • 事後解釋VS自解釋,牛津CS博士小姐姐134頁畢業論文探索神經網絡...
    在這篇長達 134 頁的博士論文中,一位來自牛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生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帶我們走進深度神經網絡的世界。近年來,深度神經網絡正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等多種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了人工智慧的發展。但是,深度神經網絡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這些模型的決策過程通常無法向用戶解釋。
  • 深度學習的可解釋性!
    儘管如此,用戶在諸如醫療、法律、金融等應用場景下仍然需要從更為詳細和具象的角度理解得出結論的原因。為模型賦予較強的可解釋性也有利於確保其公平性、隱私保護性能、魯棒性,說明輸入到輸出之間個狀態的因果關係,提升用戶對產品的信任程度。下面,我們從「完善深度學習模型」、「深度學習模型與人的關係」、「深度學習模型與社會的關係」3 個方面簡介研究機器深度學習可解釋性的意義。
  • 【ICLR 2018錄用結果出爐】23篇oral乾貨,強化學習、對抗網絡、可解釋性最受關注
    id=Hy7fDog0b評分:7.33簡介:如何從嘈雜、扭曲、局部的觀察中學習GAN;關鍵詞:生成模型,對抗網絡,有損測量2、Beyond Word Importance: Contextual Decomposition to
  • 深度學習的可解釋性研究(一):讓模型「說人話」
    北航智慧城市興趣組 BIGSCITY是隸屬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一個學術研究小組,小組致力於研究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在城市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交叉應用技術。AI 科技評論獲得 BIGSCity 授權轉載,敬請期待更多後續內容。
  • 復旦大學李林陽:應用預訓練模型實現對抗樣本生成的高效方法
    作者使用BERT對抗其微調模型和其他預訓練模型,以誤導目標模型,使其預測錯誤。作者的方法在成功率和擾動百分比方面均優於最新的攻擊策略,並且生成的對抗性樣本很流利,並且在語義一致。而且作者的方法計算成本低,可以大規模生成。本期AI TIME PhD直播間,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復旦大學  NLP group2019級研究生李林陽分享他的觀點。
  • 原創對抗樣本與生成式對抗網絡
    對抗樣本與生成式對抗網絡對抗樣本和對抗性網絡,從最開始YannLeCun在Quora上直播時表示生成對抗性網絡近期人工智慧最值得期待的算法之一
  • 香港中文大學
    研 究 稱 譽香港中文大學鼓勵所有學院從事高素質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鼓勵多元化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另方面不斷爭取卓越科研成就,致力擴大人類的知識領域,為社會各界提供諮詢服務,提高國際聲譽。 大學先後成立了13個主要研究所,方便教師開展跨學科研究,就專門範圍進行深入探討。
  • GAN生成式對抗網絡及應用詳解
    從本節開始,我們將討論如何將生成對抗網絡(GAN)應用於深度學習的某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