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即將走馬上任的拜登團隊,已經明確表示,將會有和川普政府截然不同的外交理念。據悉,早前拜登團隊已經把中國視為競合關係而非「敵對關係」,而這和川普政府所持的理念截然相反。對此,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中美直接對決政策將要換軌,蔡英文是否還具備條件「抗中」?
拜登表述外交理念,中美雙方都有合作意願
眾所周知,拜登一直是美國老牌政客,和川普不同,拜登比較看重中美雙方的合作關係。近年來,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美方不斷聯合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共同掀起「抗中」熱潮。但是拜登更關注國際社會的大環境,他把中美關係視為存在競爭關係的合作夥伴。日前,拜登在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中,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最佳的戰略,理應是我們所有的盟邦,或至少過去曾是我們的盟邦,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修補與盟邦的關係進而達成共識,將是我上任後頭幾周的重點工作。」
從拜登的話語中不難看出,中美關係會伴隨著拜登的上位,重新拉回到正軌。雙方的合作也會逐漸達成。如今的拜登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像川普時期將中方視為「敵人」。拜登的想法相當明智,雙方的競爭關係應該是以「提升自身競爭力」為主,而不是「改變中國」!顯然,拜登上臺後可能更希望和中國在多邊舞臺進行合作。很多國際專家也紛紛猜測,拜登上位後,會逐步和中方進行多層次戰略對話。
中美關係有所改變,蔡英文還要保持老路?
拜登對外散發的思想,寓意著中美關係將會由新一輪的改變。使得原來嚴重脫軌的中美關係,隨著拜登上臺而換軌。對此,不少人抱有疑問,那麼臺灣地區的角色是否會發生改變?據悉,當初民進黨當局為了「臺獨」事宜,甘願充當川普政府的棋子,和川普聯手「抗中」。如今拜登上臺,對待中方的態度也開始改變,難道民進黨當局還不肯警醒,繼續保持原來的老路嗎?
「AIT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曾在《環球時報》的採訪中明確表達,即使拜登上位,臺灣問題也絕不會是首要問題,應該會排在非常靠後的位置。顯然,臺灣問題可能只是中美關係中非常小的一個模塊,所以民進黨當局應該要警醒,後續到底該和大陸如何相處。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