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上大學之前,老師總是教導我們等到了大學就好了,能擁有更多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的事情。可等到大學後我們才發現,大學依舊給予有很多的束縛。很多大一新生在大一時的學習生活並不輕鬆,甚至有一種高中生活重現的感覺。
在大學裡,學習成績依舊佔據生活的主要位置,只不過很多大學生對待成績的高低有了一條新的「分界線」。一些學生將60分定位期末考試的目標,只要及格就滿足了自身的要求,並不在乎整體的排名水平。
正是因為這種想法,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開始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導致在期末考試中頻頻失利,甚至不能達到及格的目標。
大學期末考試與高中期末考試有何不同?
大學考試比較人性化,很少出現「一考定結局」的狀況。期末的成績主要是由兩部分構成,40分的平時課堂表現分,加上60分的期末考試。只要兩者相加超過及格線,學生就能正常通過考試。
上課保持正常出勤,課堂表現分都能拿到一半之多,加上老師課堂上會隨機提問,只要答對,老師也會酌情給學生加分。
大學考試對於每個學生而言,只要端正態度認真學習,基本都不會出現掛科的狀況。大學掛科是非常麻煩的,補考要浪費很多時間。且補考不過,就要面臨重修。
大學裡有哪些學科補考比初考更容易掛科?
C語言,補考比考試還難
很多學校都會安排大一新生在大一上半學期學習C語言。C語言不像英語一樣,只要會背會用就能取得海好成績。如果學生的邏輯性不強,很難學會繁瑣的代碼。補考C語言的學生要比別的學科都多。
補考的成績經常不盡人意,即使學生在假期認真學習,在補考中沒有平時成績的加持,多數會徘徊在60分左右。因此在第一次考試中就要抓緊機會,一次考過。一旦補考不過,就有可能重修,徒增苦惱。
大學也躲不過去的「噩夢」,高數
高數的學習難度學生在高中就已經領教過了。很多工科專業在大學要求學習高數,為專業課作鋪墊。對於高中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高數的學習在大學難度也會有所加深,想要順利通過考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補考與學生來說,難度比初考更大。
「懶癌」學生最不想面對的體育
很多人都會疑惑不解,體育怎麼會掛科呢?其實在大學裡,學生每年都要進行體測。平時的生活中,學生也要到操場上跑步打卡,完成每學期的規定任務。大學空餘時間較多,很多學生在沒課時不會選擇外出散步,而是習慣性躺在床上。
很多學生對待體育課的態度都是得過且過,平時逃課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因此在平時課堂表現上,成績比較低。加上體測成績並不理想,極易造成掛科。補考時如果體測不及格,掛科也是勢在必行。
大學掛科會帶來哪些影響?
失去評選獎學金的資格,保研很可能「泡湯」
為了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努力學習,學校和國家都會設立一些獎勵機制,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獎學金。顧名思義,學生是否能獲得獎學金,大部分取決於學生的成績是否優異。想要在評選獎學金是脫穎而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證期末考試不掛科,即使補考過了,也不具備評選獎學金的資格。
想要在校內通過學習就能獲得獎勵的學生,一定要重視期末考試。一旦掛科,獎學金就與你無緣了。不僅如此,掛科很可能讓想考研的學生錯失保送的資格,對於日後的升學影響非常大。
影響學生正常畢業,有重修的風險
如果補考及時通過,對畢業是不會產生影響的。但在大四補考還沒過的學生就要注意了。一旦在畢業前夕還處於掛科狀態,很可能被延畢。大學的每一科都是有學分的,只有通過期末考試,這一科的學分才會修滿。
一旦掛科,就意味著需要通過補考來修滿學分。補考不過,就要重修甚至是降級。學習了四年,結果因為掛科拿不到畢業證,對今後的影響非常惡劣。建議學生不要輕易嘗試。
大學的時光總是美好且短暫的,享受大學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能對學習鬆懈。大學並不意味著學生涯的結束,而是迎來全新的學習階段。只有在大學取得優異的成績,才能在初出社會時站穩腳跟,穩紮穩打。準備考研的學生,更要在大學裡努力學習,爭取獲得保送資格,一次上岸。
【今日話題】你覺得大學不掛科應該怎麼做?#1月新年啟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