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實施11年:塑料吸管消耗量仍舊十分驚人

2020-12-14 株洲傳媒網

法制日報 圖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飲品塑料杯、塑料吸管、吸管包裝袋、塑料託盤、杯口封裝直飲蓋等塑料垃圾無處不在。

目前,全球的塑料吸管消耗量驚人。在美國,每天有近5億根塑料吸管被丟棄,接起來的總長度可繞地球兩圈半

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

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治理難題。

中國的「限塑令」已經走過11個年頭,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等多種固體廢物的「洋垃圾」禁令實行也早已超過一年。如今,隨身攜帶環保袋的人越來越多,商品過度包裝越來越少。然而,白色垃圾真的離人們遠去了嗎?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飲品塑料杯、塑料吸管、吸管包裝袋、飲品塑料託盤、杯口封裝直飲蓋等塑料垃圾仍然無處不在。

包裝多用塑料,喝完隨手丟棄

飲品店消耗最多的塑料品是盛放奶茶的飲品杯。

夏季到來,冷飲的銷量直線上升,一些商家利用塑料杯透明的特性,製作出漸變色的奶蓋茶、油畫一般的髒髒茶和斑斕的水果茶。在網紅奶茶喜茶朝陽大悅城門店,在記者觀察的15分鐘裡出產了近50杯奶茶,全部使用塑料杯。

其餘店家大多如此,雖然大部分店家也預備了紙杯,但僅在製作熱飲時使用。但如今,購買熱飲的顧客很少。以髒髒茶聞名的某網紅飲品店乾脆捨棄了紙杯,店內飲品全部使用塑料杯封裝。在記者走訪的40家飲品店中,僅一家打造質感的飲品店內全部使用紙杯。

與此同時,杯口封裝的直飲蓋同樣存在問題。由於設計精巧,還需具備密封功能,記者觀察到的直飲蓋全部為塑料製品。

記者發現,大部分飲品店使用的塑料杯以及杯蓋明確標識為食品等級的PP5號塑料,但仍有少部分店家使用的塑料杯和塑料封蓋質地軟而薄,沒有任何標識。

而一些商家使用熱膜封口機封裝飲品,但用於封口的塑料膜僅印刷了店家品牌名,記者未觀察到有相關的質量等級標識。湊近經過熱膜封口的塑料杯邊緣,能聞到塑料製品加熱散發的特殊味道。

在一些電商平臺,記者發現PP5號材質的塑料杯已經成為主流產品,這類產品採用注塑工藝,一個500ML容量塑料杯的批發價不到0.3元,如果搭配上配套的杯蓋和塑料密封塞,一套價格約在0.4元。在一家電商店,記者發現塑料包裝的吸管售價每百支3元,而紙包裝的吸管每百支4元。店家稱,如果購物滿200元,不僅能夠減免10元,還能夠免費贈送吸管。

比較環保的紙杯每個要價近0.5元,儘管打出「健康、環保」的旗號,但上述電商也坦言,這些杯子內側有塑料淋膜工藝,並不能在環境中完全降解,「應該說是半降解」。

這些塑料飲品杯,消費者會怎麼處理呢?

在知乎平臺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在街頭買了一杯包裝很精緻的奶茶,喝完以後奶茶杯怎麼處理?絕大多數網友稱「直接扔掉」。

塑料垃圾泛濫,威脅人類健康

目前在全球,僅以塑料吸管為例,其消耗量驚人,美國每天丟棄約5億根塑料吸管,接起來的總長度可繞地球兩圈半。

「吸管多用於餐飲行業,主要是由聚丙烯材料製成,這一材料具有耐熱的優點,能耐130℃高溫,是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所以可以用來喝熱飲。」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黃瑛說,聚丙烯的化學穩定性很好,除能被濃硫酸、濃硝酸侵蝕外,對其他各種化學試劑都比較穩定,故而吸管極難自然降解。

統計顯示,包括塑料吸管在內,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旅遊業造成嚴重影響,造成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塑料垃圾每年導致上百萬隻海鳥、10萬頭海洋哺乳動物和難以計數的魚類死亡。

有研究顯示,如果對現狀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重量將超過魚類總重量。

塑料垃圾不僅危害海洋生物,也可能會威脅人類健康。塑料垃圾在海洋中會逐步破碎,形成大量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顆粒。微塑料顆粒本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在水中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累積,最終可能進入人體。

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家彭尼?林德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限塑令」會幫助消費者改變使用塑料吸管的習慣,消費者很快就能適應替代品。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廣紙質吸管等替代品,替代成本就有可能下降,成本因素也就不會讓商家在遵守「限塑令」時感到為難。

2018年起,中國全面禁止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入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認為,中國打擊塑料「洋垃圾」進口,對於富裕國家來說是個信號,它們應該加強回收,減少塑料吸管等非必要產品。

分析人士認為,應推動普通消費者儘量減少使用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在2018年世界環境日,索爾海姆發文呼籲消費者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購買可循環利用的商品,在生活中養成合理消費習慣。消費者不能僅僅扮演參與者的角色,也應該成為推動供貨商和零售商行為變化的驅動因素。

對此,不少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應該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目前,外賣行業、餐飲行業普遍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嚴重增加了環境負擔。因此,政府、協會要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對於企業來說,應順應綠色環保的潮流和共識,儘可能生產易於降解的一次性製品,或易於回收的一次性製品。

本文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趙麗,黎江宇              責任編輯:肖琦_NN6799            

相關焦點

  • 「最強限塑令」來了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20多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進一步加強了對塑料製品的使用限制,廣州等部分城市還出臺了「禁塑令
  • 「限塑令」前夜 替代材料升溫 塑料重塑
    十二年間,「舊版限塑令」的確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塑料的使用量至今仍然十分驚人。如今地方政策相繼出臺,「最嚴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
  • 塑料吸管危害不小
    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實施「限塑令」,取得了積極成效。如今,隨身攜帶環保袋的人越來越多,商品過度包裝越來越少,「限塑令」的成績有目共睹。不過,在塑膠袋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飲品塑料杯、塑料吸管、杯口封裝直飲蓋等「白色汙染」問題愈發凸顯出來。
  • PLA材質吸管貴,紙吸管被顧客吐槽,限塑令下眾多飲品店咋順利「換血...
    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吸管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紙質吸管體感不好,PLA材質較以往貴三四倍,眾多飲品店該怎麼辦?奈雪的茶已更換的環保塑膠袋和吸管,左邊為PLA塑膠袋,右邊為普通塑膠袋【飲品界吸管消耗量驚人】接近年底,限塑令即將正式實施,飲品店即將面臨一場「大考」。
  • 最強限塑令將落地 替代塑料吸管難壞飯店
    最強限塑令即將落地 替代塑料吸管難壞餐飲飯店昨天,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等4家協會也再次共同發出《關於共同做好塑料汙染治理的聯合倡議書》。其中提出倡導餐飲企業積極研究紙質、木質及可降解餐具,以替代塑料吸管等餐具。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探訪|限塑令實施,甘茶度、一點點等茶飲品牌仍使用塑料吸管
    被稱作史上最嚴的「限塑令」已在2021年1月1日實施,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多個行業被禁止使用。頭部企業已完成替換2021年1月4日,新京報記者來到喜茶華夏幸福創新中心店,發現飲料吸管已經全部更換成紙質吸管。喜茶方面表示,喜茶於2021年1月1日前,已將全國所有門店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餐具、打包袋統一替換為可降解環保製品。喜茶方面稱,其使用的是國際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聚乳酸(PLA)和紙質材料製品替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目前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進一步加強了對塑料製品的使用限制
  • 史上最嚴「限塑令」實施兩周 仍有店鋪使用非降解塑膠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自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北京一些小型店鋪仍在使用普通塑膠袋。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此通知也被稱為是史上最嚴限塑令。
  • 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之後,有哪些替代品?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
  • 又一地發「限塑令」上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又一地發「限塑令」!上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9日電 上海29日出臺「限塑令」,此前逾20省份「限塑」。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門印發《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460億支吸管的生死寓意:「限塑令」在升級 廠商在觀望
    進入2021年時,你咬的吸管可能會沒有彈性,也可能形似塑料實則不是。前者是成本價每支0.03元的紙吸管,後者則是每支0.04元的PLA吸管。這個切換,背後替代的則是460億支每支0.01元的塑料吸管。 「升級版限塑令」來勢洶洶,涉及多種塑料製品。12年前,「舊版限塑令」規定對不可降解塑膠袋收費。
  • 20多省份發布新版「限塑令」 北京「限塑令」徵求意見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北京:嚴控塑料汙染 「限塑令」徵求意見  從2008年開始,我國限塑令已經實施12年。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蔣君芳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最嚴限塑令來了!紙吸管取代塑料吸管,作秀大於環保,不值得!
    【1】 「限塑令」要全面來襲了。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一則《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該《意見》明確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任務階段。
  • 「限塑令」執行 ,新沂市奶茶餐飲店已實施
    「限塑令」執行 ,新沂市奶茶餐飲店已實施 2021-01-06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升級版「限塑令」落地 南京實施情況如何?
    從2021年1月1日起,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的塑膠袋等塑料製品就要正式和南京市民說再見了。升級版「限塑令」落地已有三天,記者走訪了南京多家商超、飲品店,發現一次性吸管正在被紙質吸管代替,可降解塑膠袋開始付費購買。
  • 「限塑令」在廈實施12年 紙碗紙袋紙吸管成外賣新選擇
    自帶杯子購買飲品立減4元,餐飲商家改用紙質餐盒…… 「限塑令」實施至今已有12年,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為減少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不少本地餐飲商家在外賣包裝、餐具的使用上都出現新變化。店員小曾向記者解釋說,為了更加環保、減少塑料產品的使用,所以提倡顧客自帶杯子,並且不再提供塑料吸管。  記者環顧店內發現,在點餐檯、配料櫃等顯眼處上,都設有兩塊綠色提示牌,一塊是向到店顧客說明,店內為何不再提供塑料吸管,為此也為顧客們準備了特殊設計的直飲杯蓋。另一塊提示牌上寫道,如果自帶隨行杯購買飲品,可以獲得減4元的優惠。
  • 「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460億根塑料吸管何去何從?
    作為不起眼的「工具人」,吸管在飲品界不可取代,可因為限塑令的到來,其正在經歷一場由普通塑料吸管到紙質、PLA材質的「大換血」。  塑料吸管「禁令」紅線僅剩最後一周!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於今年初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