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很多賺錢的上市公司,都會把一部分利潤以現金的方式分給股東,也就是所謂的股票分紅,可是市場上很多股民對這種分紅存在誤解。因為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後,會進行除息,比如一隻股票價格為25元,每股分紅五毛的紅利,則股價在分紅除息時會變為24.5元,股民帳戶上收到了現金分紅,但股票的價格除權降低了,股民的總市值加現金是不變的。
除此之外,如果持股不滿一年的股民,分紅是需要繳納紅利稅的,持股在一個月至一年內的,需繳納10%的紅利稅,持股不滿1個月的需繳納20%的紅利稅。那麼很多做短線投資的股民,買進來之後,假設股價沒有上漲,他的帳戶上現金加股票市值並沒有改變,持有一兩天賣出後,分紅還要補扣20%的紅利稅,反而會造成虧錢。
但實際上,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盈利能力強的一種體現,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賺不到錢,自然無法分紅。雖然股價有時會大漲,但只不過是蹭上熱點、碰上風口被資金炒作一波,炒完之後,主力賺了錢跑了,股民們發現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又開始大舉賣出,結果還是會一地雞毛跌回原點。而能夠持續進行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說明在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的利潤,隨著利潤的增加,公司的估值水平也會降低。假設市場給予公司一個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則股價就會上漲,因而股價會與公司一起不斷上漲的。
能夠分紅的上市公司說明他有真實的現金流,有些公司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績優股,市盈率很低加上券商也在大舉推薦,但是這些公司確從來不分紅,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了。其中一個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公司賺到的只是帳面上的錢。財報上顯示淨利潤很高,但很多都是應收帳款,甚至有很多利潤還是虛假的。投資者看報表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但是能不能分紅就是很好的檢驗方法,能拿出現金分紅於每個股民的帳戶上的錢才是真錢。
對於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持股都是超過一年的,分紅是不需要上繳紅利稅的,只要每年持續不斷的分紅,可以為這些投資者提供持續的現金流收入。比如說一個價值投資者持有100萬元的股票,如果每年分紅5%,就可以獲得5萬元的現金收入,這部分錢可以用來作為生活開支或其他用途。只要上市公司每年不斷分紅,最後你的股票數量還是那麼多,而且股價上漲,你的財富變得更多,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投資。
所以大部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誤解,僅僅是從短期交易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實際上市公司分紅具有非常重要且長遠的意義,上市公司能夠分紅本身就是公司盈利能力的體現,同時可以證明公司的利潤是真金白銀,最重要的是可以讓價值投資獲得持續的現金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