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史】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

2021-02-28 中國自動化學會

《控制論》中譯本和它的譯者「郝季仁」

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問10個自控系的本科學生,「控制論英文是什麼?」不知道有沒有9個人會說「Control Theory」。 這還是自控系,又有多少人知道老三論之一的控制論的來龍去脈,因為大學不教這個,它教你方程、教你公式、教你解題、教你編程,但是更精彩的科學思想,大師 們對這些問題的宏觀的、微觀的邏輯上的哲學思考,抱歉,我們都沒有思想,怎麼教你思想。想電子化這篇文章很久了,今天終於按耐不住,手打上傳。 Google過相關內容,基本沒有,也許還是首發。謹以此文紀念控制論祖師爺及將控制論引入中國的祖師爺們。Cybernetics,詞源來自希臘文,在柏拉圖的著作中常見,本義是駕船術、操舵術。後19世紀法國物理學家安培也援用過。維納根據希臘單詞,自創該英文詞彙以描述其構想,在傳入中國的譯本中翻譯為「控制論」。

《控制論》中譯本自1961年初出版以來,至今已過去三十多年了。其間,不時有朋友問我,「你們翻譯的那本《控制論》,為什麼至今還用假名發表,而不用真實譯者姓名呢?」現在,乘本書第四次即將重印之際,我作為尚存的兩位譯者之一,很願意寫幾句話,把當時翻譯這本書的由來和經歷,向今天的讀者作個簡單的介紹,既是為學術界提供一點學術史料,也是對已經去世的另兩位譯者表示一點紀念之情。

我們幾個人著手翻譯維納這本名著,還是1956年的事情。

1956年這一年,在我們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在我國科學工作的歷史上,在我們許多人個人的歷史上,是很值得懷念的一年。「向科學進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科學界的精神振奮起來了,科學界的思想活躍起來了。

這一年的1月周恩來總理在黨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作報告,闡述了「現代科學技術正在一日千裡地突飛猛進」的逼人形勢,特別講了原子能的利用和「由於電子學和其他科學的進步而產生的電子自動控制機器,已經可以開始有條件地代替一部分特定的腦力勞動,就像其他機器代替體力勞動一樣。」結論是:「這些最新的成就,使人類面臨著一個新的科學技術和工業革命的前夕。這個革命,正如布爾加寧同志所說過的,『就它的意義來說,遠遠超過蒸汽機和電的出現而產生的工業革命』。」布爾加寧是當時蘇聯的部長會議主席。

由此可見,當時在蘇聯,在中國,都在饒有興味地討論用電子自動控制機器代替一部分腦力勞動的新的工業革命的問題。這樣的興趣和討論,不能不使人注意到最初提出這方面見解(從機器作為人手的延長發展到作為人腦的延長,來看第一次工業革命發展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N.維納和他創立的Cybernetics,不能不使人對Cybernetics重新作出客觀的評價。說重新評價,就是因為以前有過評價。過去的評價不正確,所以需要重新評價。

蘇聯過去對Cybernetics的評價,是根本否定的評價。其代表就是1953年第5期《哲學問題》雜誌發表的題為《Cybernetics為誰服務》的文章,署名是「唯物主義者」。1954年蘇聯兩位哲學權威主編的《簡明哲學辭典》,收有Cybernetics這個條目。這篇文章和這個條目對Cybernetics的判決詞是:「一種反動的偽科學」,在哲學上是「人是機器」的機械論的現代變種,在政治上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思想武器。

大家知道,從1948年李森科在史達林和聯共中央支持下發動批判摩爾根遺傳學的運動開始,蘇聯在自然科學各個部門對許多學說都進行了粗暴而無理的正式批判和哲學批判。對Cybernetics的批判,僅是其中之一。蘇聯自然科學領域的這些批判,當時中國大都當作「先進的」東西翻譯介紹過來了,並且在中國進行了學習和跟隨著組織了或多或少的批判。不過,「唯物主義者」的這篇文章卻沒有翻譯介紹過來,因而中國沒有進行對Cybernetics的批判。現在有些文章常說當時中國跟著蘇聯也批判過Cybernetics,這個情況是沒有的。這不是因為當時介紹蘇聯科學的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覺悟和不同的見解,純粹是因為當時沒有注意到。當然,也不能說蘇聯對Cybernetics的批判完全沒有介紹到中國來,那本《簡明哲學辭典》是出了中譯本的,中譯本根據原書條目的闡釋,把Cybernetics譯為「大腦機械論」。不過夾在那麼一本辭典中的一個小條目,不但中國科學界沒有注意到,中國哲學界也沒有注意到。

中國注意到Cybernetics,還是受蘇聯的影響,在蘇聯對Cybernetics重新討論和評價以後。1954年11月哲學家和數學史家柯爾曼教授在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作了一個題為《什麼是Cybernetics?》的報告,在《哲學問題》1955年第4期發表了。同一期《哲學問題》還發表了數學家索波列夫院士等三人的文章《Cybernetics的若干基本特徵》。這是蘇聯重新討論Cybernetics的開始。

 蘇聯科學界的這個動向引起了中國的注意。1955年11月、12月《學習譯叢》(它是中宣部主辦的一個月刊)相繼發表關於這個動向的報導和胡平、景松譯出的柯爾曼的那篇文章:《什麼是Cybernetics?》。因為譯者和譯叢編輯部的同志不是學自然科學的,就要在中宣部科學處工作的我為他們校訂譯文。開初他們還是按《簡明哲學辭典》的譯法,把Cybernetics譯為「大腦機械論」。這是受過去錯誤評價而形成的錯誤譯法,當然不應該沿用。該怎麼譯呢?我們幾個人商量,覺得應該按Cybernetics這個詞的希臘字源和這門科學的現實內涵來譯,就商定譯為「控制論」。同期《科學通報》譯出索波列夫的文章,也統一用「控制論」這個新譯法。由此這個譯法傳播開來,後來有人建議譯為「控制學」,這個譯法可能更好,但是「控制論」的譯法既已傳開,用慣,也就不便更改了。

1956年1月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報告的起草,其中的有關用語,無疑反映了上述的有關討論和中國對蘇聯討論的介紹和關注。

相關焦點

  • 吳暢暢|維納與控制論:在人文主義和冷戰政治之間
    很多人並不清楚,還有人把它與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混淆在一起。這個由維納(NorbertWiener)創製的術語,取自希臘語「掌舵人」(steersman)。藉助反饋機制和信息概念,維納在1940 年代創立了控制論:在人—動物—機器,即有機體—機器之間建立通信(傳播)以及控制關係。
  • 2020全國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哈工大太強
    控制科學與工程在本科階段稱為"自動化",研究生階段稱為"控制科學與工程"。本學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以控制論、系統論、資訊理論為基礎,研究各應用領域內的共性問題,即為了實現控制目標,應如何建立系統的模型,分析其內部與環境信息,採取何種控制與決策行為;而與各應用領域的密切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
  • 「錢學森」軟禁中誕生了《工程控制論》
    在1950年到1955年受到特務監視的這一段時期,為了使美國政府放心,錢學森決定從事遠離軍事和國防問題的科學研究。然而,他也不可能有以前的實驗研究條件,所以,他選擇需要數學手段的理論研究問題。1948年,美國科學家維納《控制論》出版,副標題是《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主要研究的是機器中又是動物中的控制和通訊理論的一門學科,他研究的是,一個系統的各個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質以及整個系統的運動狀態。這本書中晦澀難懂的哲學思想難於被人理解,更難發展與科學技術的聯繫。
  • 控制論與中國的淵源
    維納的控制論全稱為《控制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 未來決定智能機器發展的一門科學:仿生機械學
    而以往的各種機械裝置遠遠不能滿足要求,迫切需要尋找一條全新的技術發展途徑和設計理論。隨著近代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生物在能量轉換、控制調節、信息處理、辨別方位、導航和探測等方面有著以往技術所不可比擬的長處。同時在自然科學中又出現了「控制論」理論。它是研究機器和生物體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考研專業介紹與就業前景分析,考研專業排名前十分析
    控制科學以控制論、系統論、資訊理論為基礎,研究各應用領域內的共性問題,即為了實現控制目標,應如何建立系統的模型,分析其內部與環境信息,採取何種控制與決策行為,與各應用領域的密切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點在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學科交叉和軍民結合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
  • 流程與控制論
    流程與控制論控制論[英文]Cybernetics,是研究動物(包括人類)和機器內部的控制與通信的一般規律的學科,著重於研究過程中的數學關係。綜合研究各類系統的控制、信息交換、反饋調節的科學,是跨及人類工程學、控制工程學、通訊工程學、計算機工程學、一般生理學、神經心理學、心理學、數學、邏輯學、社會學等眾多學科的交叉學科。控制論類型氛圍前饋控制、過程控制、事後控制,按照控制對象有分為人員控制、財務控制、作業控制、信息控制、組織績效控制。
  • 信息和通信工程學科最好的大學,清華、西電、北郵哪個大學最好?
    當然開設這個學科的大學也很多,筆者今天想和同學及家長分享一下,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的信息和通信工程學科優勢和特色,在高考結束時做出正確的選擇。一、清華大學信息和通信工程學科的優勢和特色學科始建於1932年,經過歷代師生員工的努力,建成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該學科下設6個研究所,涵蓋了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智能信號與信息處理、複雜系統與網絡等研究領域。
  • 科技日報:錢學森和他的系統科學思想與方法
    這本書甫一問世,就贏得了國際聲譽,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從事控制論的研究,並形成了控制科學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    書的作者就是錢學森。在美國遭受軟禁期間,他5年磨一劍,開闢了研究的全新領域,並獲得了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成功。
  • 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控制論之父」維納
    維納僱用了一位27歲的MIT電氣工程和數學專業的研究生朱利安·畢格羅(Julian Bigelow)作為該項目的總工程師,他同樣是名活躍的業餘飛行員,這給他帶來了一項能夠在其新項目中提供幫助的技能。兩位學者都知道,他們正在攻克射擊控制中最為困難的問題之一。
  • 清華、浙大、哈工大領跑學科評估:控制科學與工程20年全國比武
    黃瑞勇/文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中國工科乃至整個中國高校最大、最熱門的學科之一。控制科學與工程,在本科階段稱為「自動化」,在研究生階段稱為「控制科學與工程」。本學科以控制論、系統論、資訊理論為基礎,研究各應用領域內的共性問題。
  • 控制論讀書筆記:基本概念
    內容主要基於W.R.Ashby的《控制論導論》一書。該書最先成於上個世紀60年代,如今已絕版且未再版。Ashby本人對控制論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有深入的研究。儘管複雜系統科學早已成為一門內容極盡龐雜的學問,遠遠超出此書範疇,該書仍可作為一不錯的入門。畢竟Ashby本人在開篇就承諾,儘量只使用初等的數學工具。詞源。
  • 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控制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如下:學科代碼學科名稱2019排名百分位段學校名稱總分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1前1%清
  • 防災招生特輯 | 電子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
    ,2003年從計算機與電子技術系分出獨立成自動化技術系, 2007年更名為防災儀器系,2018年更名為電子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專業技能】1.具有與電氣工程相關的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2.具有電力系統運行維護、工業企業供電管理、電氣設備製造等領域故障診斷、維護和技術改進的能力。3.具有針對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複雜工程問題,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的能力。
  • 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有什麼不同?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不是一個...
    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有啥區別?前者側重動物飼養,後者側重動物健康與衛生;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一個是研究文學作品,一個是研究漢字的麼?不盡然,漢語言還可以做高大上的計算機信息交互。也許現在你正跟家人研究怎麼選大學,又怎麼填專業,而不少看上去長得像「孿生兄妹」的專業名稱,往往讓你頭暈目眩。
  • 我校2019年兵器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博士生學術論壇在...
    西工大新聞網11月26日電(席傑)為促進兵器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博士生學術交流,提升校際間學術交流氛圍,在學校研究生院的資助下,我校2019年「兵器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本次論壇得到了青島藍谷管理局和青島研究院的支持,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博士生代表參加了論壇。
  • 機器崛起之Cybernetics的軍事起源 | 筆記
    王博士在講座中由「控制論的歷史」說起,匯集了不同年段技術的歷史: 從發明雷達、二戰的中的「無線炮彈」到無人駕駛, 從人工智慧、 虛擬實境,再到目前大家擔心的網絡安全和賽博戰。在炮手利用獲得的數據設置炮彈引信過程中,又衍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設置精確的引信時間。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二戰之前是沒有閉環控制的,只有開環射擊。閉環控制作為一種實時交互過程,射出炮彈後會有反饋。而開環則是打出炮彈後,不管有沒有射擊到目標,整個過程就此結束。我們可以做這樣一種形象的描述,如果說開環是「單相思」,那麼閉環控制就是「兩情相悅」。
  • 許煜: 機器與生態學
    克服二元論之後上述機器與生態學的概念,動搖了技術史和哲學史的基礎,也忽略了制約這番批判之有效性的技術現實。以二元論為基礎的批判,並無法從歷史和批判的角度去釐清自身論點。到了20世紀中期時,控制論已完全凌駕在機器的機械性之上,甚至將後者徹底淘汰;我們接著看到了機械有機論(mechano-organicism)的出現。
  • 老金談系統工程系列(六)聊聊「系統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
    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系統科學、決策管理、控制系統、計算機系統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系統分析與設計、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能在電子信息、生物工程、通信、計算機、電子商務、電氣工程、電力工程、交通、金融、機械以及輕紡等廣泛領域從事系統分析、設計、科學研究開發和管理決策工作。
  •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信和通信工程、微電子專業的區別和聯繫
    再者手機發送和接收的是信息,這些信息在空中以電磁波等形態傳播,傳播過程需要對信息進行各種處理,保證信息在傳播的路上不要丟失太多或者加入其他幹擾的信息,並且傳播的數據要儘可能的小。 所以在發射和接收的埠都要對信息進行壓縮加密解壓解密等等(可能描述的不對),這部分工作主要是通信工程專業的本職工作。當然電信工程和通信工程有一部分交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