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來了,其他公鏈該怎麼辦?

2020-12-17 百家號

編者按:本文來自 彩雲區塊鏈(ID:cybtc_com),作者:irishash,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12月1日,以太坊2.0階段0的信標鏈正式啟動,這一刻標誌著以太坊2.0正式拉開帷幕,對於這個龐然大物,大部分人都有著無限的期待,然而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以太坊2.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太坊2.0之所以受到眾多人的關注,其實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區塊鏈所面臨的瓶頸,很多人認為是不可能三角問題,當然具體一點我們也可以認為是目前區塊鏈交易確認速度的問題,這也是區塊鏈系統無法面向更大規模應用的原因。

就現有公鏈來說,速度比較快的例如EOS算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EOS網絡繁忙的時候,根據設計,用戶仍然面臨著資源不夠用的情況,往往發送一筆交易就要佔有大約一百元以上的EOS資源,這也是EOS這個系統被人詬病的地方,很多時候可能會形成一個死循環。

至於其他公鏈,可能很多人都體驗過,感覺還不錯,一方面不擁堵,另一方面手續費還超低,於是就以為這個公鏈很厲害,其實這只是一個錯覺,那就是當你感覺某個公鏈體驗很好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這個公鏈並沒有太多人在使用,自然就會很流暢了,當用戶數量或者交易數量突然暴增的時候,其實很多公鏈還是堅持不住的。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派別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大致分為幾類,第一類就是擴容,第二類就是二層網絡layer2,第三類就是現在大多數人熟知的分片技術等技術的結合體。

也就是說從14年到現在這幾年裡,其實在技術層面上,基本上都在為了區塊鏈的交易速度和交易確認時間來商討對策的,去中心化自然是區塊鏈項目目前的共識,也是難以被改變的一個觀點,因此只能在現有條件下,儘量的提升區塊鏈的交易速度,這才是區塊鏈發展的核心要務。

當然目前來說,擴容和二層網絡layer2其實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才使得人們將目光放到分片這樣的技術層面上,以太坊很早之前在路線圖中就確定了其最後要轉為POS,其實就是為了應對網絡交易需求和目前網絡負載量的矛盾的。

那麼換句話說,如果以太坊2.0 能夠完整實現,也就標誌著未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為以以太坊為標準,其他公鏈最後將會以某種形式來運行在以太坊網絡之上,這樣一來,以太坊可能就真的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世界計算機」了。

由於目標太過於宏偉,因此以太坊2.0當然開發也面臨很大挑戰,不過儘管如此,以目前以太坊整體的市值,以太坊基金會的實力,他們基本上也不愁沒錢去做這件事情,因此一般來說,以太坊目標要達成,必然需要牛市創新高,否則巨大的花銷可能將會令以太坊項目陷入困境,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講,大家大不可為以太幣價格而感到擔憂。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不用擔心以太坊2.0的發展,但是未來其他公鏈將會怎麼辦呢?這才是大眾需要關注的事情,畢竟很多人手裡還拿著一堆山寨幣。

正如前面所說,這幾年來,其實區塊鏈技術層面一直都以交易速度提升為主要解決目標,正因為如此,各大公鏈才以自己的技術不斷探索,最後形成了現在百花齊放的形勢。也就是說,誰也不知道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如何,因此只能自己從多個角度去探索。

多角度的探索就和我們平時做頭腦風暴一樣,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然後對同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接著就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這也就是目前我們看到幣圈這麼多公鏈項目,而且還蓬勃發展的原因。但是一旦以太坊2.0起來了,那麼這些項目將會面臨一個直接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公鏈該怎麼辦?

簡單來說,就是以太坊2.0將會搶了其他公鏈的飯碗,使得他們可能變得毫無用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小區裡大多數人有購物需求,於是有人就開了很多小賣部,為大家提供購物方便,但是突然有一天某個小賣部有錢了,然後將自己地盤擴大到一個大型購物商場,那麼這樣一來,自然就會使得之前那些小賣部的生意差了許多。

這樣一來,自然公鏈需要尋求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坐以待斃,這個時候的出路雖然可能比較少,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目前來說,可能策略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加入到以太坊生態之中,作為其中的一份子,然後使得自己能夠得以生存。

這個很好理解,就好比你小賣部競爭不過便宜實惠而且琳琅滿目的大商場,那麼就在商場裡承包一個櫃檯,自己來賣貨,這樣就使得自己能夠得以生存。

其他公鏈加入到以太坊生態其實這並不是天方夜譚,至少從技術層面來說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的跨鏈技術其實做的已經很不錯了,因此將自己的公鏈和以太坊做對接,然後提供跨鏈途徑,這樣一來,就使得自己生態能夠和以太坊融合,自然也就不會成為以太坊競爭對手,而是作為以太坊生態發展的一份子,擴大了以太坊生態,自己也能得以生存,自然是雙贏局面。

第二個就是聯合其他有潛力的公鏈,共同瓜分這個市場,形成和以太坊不一樣的另一個生態

這種可能性自然是有的,比如現在波卡和cosmos這樣的跨鏈代表,其實就能夠將不同公鏈聯合起來,之前我們提到的交易速度慢的問題,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用跨鏈來解決。

跨鏈的核心其實就是在一個公鏈上創建另一個公鏈的代幣,然後使用智能合約來聯繫起來,產生的效果其實就是在之前的公鏈上相當於建立了許多layer2。假如這條公鏈達到擁擠的時候,那麼就可以使用智能合約來將自己的幣換成其他公鏈上的幣,然後在其他公鏈上完成相關交易,最後再通過跨鏈來換回來,這就完成了交易。

這種方式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沒有一個使用上的上限,其實這也和以太坊2.0的分片比較類似,分片我們其實就可以看成不同公鏈來聯合在一起,只不過這裡以太坊有一個信標鏈來進行管理工作,而如果其他公鏈聯合起來的話,那麼就像一個分布式的網絡一樣,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層面,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則,不同公鏈之間的合作只能通過跨鏈技術和相關規則來進行約束,也就是自由度更高的一種方式。

總結

無論如何,以太坊2.0的出現將會為區塊鏈行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目前來看,以太坊2.0是解決交易速度瓶頸的最佳方案,而且也是被抱有重大期望的方案,但是對於其他公鏈來說,一旦以太坊2.0成功了,那麼他們可能會面臨被用戶拋棄的風險。因此對於其他公鏈來說,如果早一點看到這種危機,早一點布局對策,才不會面臨淘汰的風險,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公鏈項目方所需要思考和面對的。

相關焦點

  • 以太坊進入2.0時代,後起之秀NEAR的公鏈破局之路在何方?
    關注它的理由很簡單:一拖再拖的 ETH 2.0 該有的模樣(POS 機制+高 TPS+低 Gas),它都有。同時,NEAR 在跨鏈方面非常有針對性,藉助彩虹橋(Rainbow Bridge)實現與以太坊的互操作性,支持 EVM(以太坊虛擬機)及其周邊全套工具。
  • 現在來看,還有沒有哪條公鏈能夠超越以太坊
    從2017年開始,以太坊的FOMO至今沒有結束,而對於大多數幣民來講,超越以太坊的公鏈不應該只從技術上面超越,應該先超越技術性能,再超越其千倍漲幅才對!號稱「超越以太坊」只是FOMO的幌子,超越「以太坊漲幅的收益」,才是本質!
  • Altona 測試網上線,解讀以太坊2.0治理機制
    鏈上治理是權益證明公鏈主流的治理機制,但由於此機制容易導致大戶權力過大及賄賂等等問題,並不一定適合以太坊2.0。本文將分三個部分介紹: 第一部分介紹區塊鏈的治理機制,主要分為鏈上治理及鏈下治理;第二部分介紹以太坊目前的治理流程及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介紹以太坊轉型2.0後能夠改善的方向。
  • 公鏈之王的困獸之鬥:加密貓、CryptoFights、六度宇宙紛紛逃離以太坊
    自從發幣融資時代一去不復返,曾經的公鏈之王以太坊失去了最大的應用場景,公鏈之爭進入群雄爭霸的時代,而以太坊也遭遇了八方圍剿的至暗時刻。受性能低、燃料費貴、擴展性差等技術瓶頸的拖累,以太坊屢遭詬病,開始出現項目流失問題,一些知名的開發者團隊退出以太坊,轉向其他性能更為優秀的公鏈。
  • 幣安智能鏈BSC,以太坊公鏈之外的最佳選擇
    在以太坊公鏈擁堵、交易費過高的背景之下,幣安智能鏈借勢而生,幣安智能鏈(BSC)創建了一個允許節點、代幣持有者、開發者和用戶均能獲益的生態系統,給了市場更多靈活選擇的空間,成為了除以太坊公鏈之外的第二個選擇。除了建造一條「高速公路」之外,幣安還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好的項目出現。
  • 深度解析明星公鏈 NEAR:以太坊殺手?還是泯然眾人?
    以太坊 2.0 還依靠跨分片的交易收據來防止跨分片的原子性故障。其通信協議依賴於一種「朋友的朋友」模式,即驗證人可以通過相關聯的分片來路由其消息。由 Vlad Zamfir 領導的這項研究仍處於理論階段。
  • 還在擔心以太坊會歸零?不好意思,以太坊這次怕是要翻身了!
    下面,小編就具體來說說:以太坊翻身理由之一:公鏈生態的決定性因素要說公鏈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會答:生態。確實如此,但什麼才是決定因素呢?估計有人要說「用戶數量」,的確,這一因素很重要,但初期,它並不能起到決定作用。不和大家賣關了,真正的決定因素,是開發者數量。
  • TRON4.0升級在即 技術升級與生態擴展碾壓以太坊
    6月2日,EOS「母公司」,Block.one的執行長Brendan Blumer在推特上表達了對EOS誕生2周年的祝福,可惜反響平平,似乎連國內外主流行業媒體都對EOS 2周年集體失憶。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波場TRON創始人兼BitTorrent CEO孫宇晨推特在「TRON 4.0 VS 以太坊 2.0」的投票最終結果顯示:TRON 4.0以52%的優勢領先於以太坊 2.0,參與投票人數總計超過10萬人。波場TRON4.0是什麼?改變了什麼?
  • 展望以太坊2.0:我們離去中心化的Uber和美團還有多遠?
    第二階段,以太坊智能合約釋放了應用的潛力。穩定幣、借貸、DEX、保險等組件以及組合讓去中心化金融成為現實。第三階段,以太坊2.0到來,再加上其他頭部公鏈在性能負荷上發力,去中心化市場呼之欲出。可以想見的是,加密貨幣商業生態正在被重塑。
  • 以太坊2.0信標鏈正式啟動,顯卡挖礦千金難求?Honor Decent Coin...
    千呼萬喚始出來,萬眾矚目的以太坊2.0終於到來了! 12月1日20:00,以太坊2.0啟動創世區塊,階段0(信標鏈)正式上線。此時,2020年幣圈三大熱點事件:比特幣減半、filecoin主網上線和以太坊2.0的信標鏈全部給出了完美的答卷。
  • TAF CHAIN和以太坊2.0誰將開啟新一輪牛市
    截至12月2日,以太坊2.0進入創世啟動階段,階段0已經開始進行。與此同時標誌著區塊鏈3.0時代,即區塊鏈大規模商業應用時代榮耀啟動的「TAF CHAIN」現已進入第二階段,技術層面TPS將突破10萬每秒。
  • Amos Zhang:NEAR與以太坊的互操作性
    在12月6日上午的數字經濟與開放金融論壇中,NEAR亞太區負責人Amos Zhang在題為《開放金融的擴容——NEAR與以太坊的互操作性》的演講中提到,從戰略角度來說,一個新型的公鏈再怎麼好,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追得上以太坊150億美元的開放金融基礎設施,因此NEAR跟以太坊不是一個敵對的關係,而是一個合作的關係。
  • CEX備戰以太坊2.0上線
    一周後的12月1日晚8點,以太坊2.0如期迎來歷史性時刻:創世區塊正式啟動,從此邁出從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向權益證明(PoS)轉型「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毫無疑問,以太坊2.0升級被認為是2020年加密貨幣行業裡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此前以太坊一直因為吞吐量較低、費用過高被加密社區詬病,而現在終於開始向擴展性更強、效率更高、費用更低的網絡邁進。
  • 簡明版以太坊 2.0 介紹:概念、團隊與規劃方向
    那就是以太坊 2.0 。以太坊 2.0 就是新一代以太坊,我們甚至不該稱之為以太坊。以太坊 2.0 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項目,在區塊鏈的架構上採用了全新的思路。以太坊 2.0 的目標是提高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可編程性。
  • AOFEX解讀:以太坊2.0如何參與質押?
    隨著以太坊2.0的質押達到預定目標,其創世區塊也將在12月1日準時啟動。以太坊2.0是針對以太坊1.0所遇到的困境做出的重大升級;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以太坊兩個版本是兩條單獨的鏈組成,採用不同的機制,並在以太坊2.0上進行了交易容量、安全機制、經濟模型等各方面的升級。
  • 伊斯坦堡升級在即 詳解以太坊2.0方案與項目進程
    旨在通過優化 GAS 支付來改善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和隱私協議,並將使 ZK-SNARKs 和其他隱私應用程式(如 Zether 和 AZTEC)在以太坊上的使用成本更低。第二階段(V2)將計劃在升級後的主網上實施,包括了一項被稱為「ProgPoW」的算法改進,它將通過替換工作量證明功能 Ethash 算法來增強以太坊抗 ASIC 的能力。
  • 以太坊2.0蓄勢待發,倒數三天市場表現幾何
    一、總覽長久以來被戲稱為「永遠還有十八個月」的以太坊2.0,最近一個月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新進展。本月初以太坊基金會官方開放了ETH質押合約,該地址最後在有效質押期限成功達到信標鏈上線的最低標準,接下來如無意外,ETH 2.0 Phase 0階段將於12月1日正式啟動。
  • MagicSwap-走出以太坊 魔數MDC公鏈上DeFi新天地
    有人盆滿缽滿,有人黯淡離場,DeFi是新的機遇,可運氣爆炸的幸運兒是少數,投資本質是數學問題,且讓我們來分析分析這一波振奮市場的大牛市。Uniswap的火爆與弊端什麼是DeFi,什麼又是Uniswap?
  • 以太坊詳解
    智能合約是一個活在以太坊系統裡的自動代理人,他有一個自己的以太幣地址,當用戶向合約的地址裡發送一筆交易後,該合約就被激活,然後根據交易中的額外信息,合約會運行自身的代碼,最後返回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可能是從合約的地址發出另外一筆交易。需要指出的是,以太坊中的交易,不單只是發送以太幣而已,它還可以嵌入相當多的額外信息。
  • 《智能合約的興起,與以太坊EVM的終局》
    上圖為Dappreview統計的以太坊DApp數據顯示,發展5年之久的公認行業第二ETH,如今的DApp日活也僅在10000左右,可以看出,性能是掣肘公鏈發展的最大障礙。時至今日,以太坊的每秒處理速度仍然沒有較大的提升,目前20+/S的TPS很難支撐大規模的商用,換句話說,當前任何一個中心化機構的處理速度都遠遠凌駕於ETH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