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之後,氣候寒冷、溫度下降,環境也變得乾燥,在這種條件之下,鼻炎患者的鼻炎很容易復發。
鼻炎發作時,鼻涕倒流、打呼嚕、頭昏腦脹、喉嚨幹,這些不適的症狀全都來「報到」,令人苦不堪言,而這些症狀還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小鼻炎大問題,年年受困擾。
夏紀嚴廣東省中醫院 耳鼻喉專科主任醫師 副教授
擅長疾病:鼻及鼻竇疾病的診治,特別是變應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和兒童鼾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為什麼冬季降溫鼻炎就發作?冷空氣或是「罪魁禍首」
「頭為全身氣血匯聚之處,鼻在頭面部中央,最是陽氣聚集之處,血流豐富,遇冷則凝,謂之寒凝(冷凝),寒邪傷陽,凝則不通。冬季氣溫的變化,容易導致鼻腔血管痙攣,組織缺氧,鼻腔黏膜溫度降低,纖毛的清除功能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也會下降,易導致鼻炎發作。」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夏紀嚴主任指出,氣溫的變化不僅會影響到鼻炎患者,當受到冷風吹襲時,可能會使鼻腔內的黏膜血管擴張破裂出血或腺體分泌增多,出現鼻塞、流鼻涕的情況。
因此,天氣冷時容易鼻炎發作,即使沒有鼻炎的困擾,也會有很多人會流清水樣鼻涕,這與氣候關係密不可分。
有鼻炎的患者深諳鼻炎的「脾性」,它除了在冬季會頻繁來拜訪外,其他時間也有可能出來搗亂。
除了天氣變冷這個因素,哪些因素還會導致鼻炎發作呢?夏紀嚴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生活中還有常見的兩大類因素會導致鼻炎發作:
一、空氣中的病毒、細菌等病原菌會導致呼吸的第一關——鼻部出現炎症,繼而病變向下發展,出現支氣管炎,肺炎,例如新冠肺炎起病早期症狀也是表現為鼻炎、咽炎,病情進展才會出現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毒力越強,病情進展就越快;
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如花粉、屋塵、蟎蟲也可經鼻吸入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有些鼻炎患者去到灰塵大的地方或是聞到刺激性氣味,也會馬上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情況。
流涕、鼻癢、嗅覺下降?很可能是鼻炎來「報到」
鼻炎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病因分類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和非過敏性鼻炎,按發病快慢來進行分類則可以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不同類型的鼻炎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
夏紀嚴主任指出,鼻炎最常見的症狀是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幾乎是所有類型鼻炎都會有的症狀。
較為常見的鼻炎,如過敏性鼻炎,除了有鼻塞、清水(蛋清樣)鼻涕的症狀外,還會有陣發性的鼻癢、噴嚏連連,部分患者也會出現眼癢、咽癢、耳癢的症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突然出現嗅覺的下降也可能會是鼻炎的症狀。
在常見疾病中,感冒與鼻炎的症狀比較相似,會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很容易令人混淆。
在此,夏紀嚴主任為大家提出了區分感冒和鼻炎的兩個關鍵點,一是看是否與自限性,感冒具有自限性,通常7天左右可以自愈,如果7天之後症狀沒有好轉,甚至加重,清涕轉為膿涕,這就不是感冒而是鼻炎;二是看是否有全身症狀,感冒通常還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熱、疲勞、全身酸痛或咽喉痛,鼻炎不會有全身的表現。
小小鼻炎大困擾,緩解鼻炎中醫療法顯功效
鼻炎是一種常見疾病,不少人會覺得患上鼻炎就是比較費紙巾而已,其實不然,鼻炎長期不治療,其危害也不容小覷,甚至還可能令人變醜!
夏紀嚴主任提醒道,長期鼻塞,會令患者張口呼吸,容易導致口乾,空氣由口吸入到肺,未經鼻腔的加溫加溼和過濾作用,可引起咳嗽及支氣管炎;兒童長期張口呼吸,可出現上頜骨的前突,影響面部發育,顏值也會大打折扣;睡覺時鼻塞張口呼吸,會出現鼻鼾,也就是常說的睡覺「打呼嚕」,極易誘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
此外,長期鼻炎,鼻甲腫大,不僅影響鼻竇的引流導致鼻竇炎,還會壓迫咽鼓管開口,導致分泌性中耳炎,這些都是鼻炎可能會帶來的危害。
鼻炎如此難纏,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改善鼻炎症狀?據夏紀嚴主任介紹,中醫治療鼻炎分內治和外治,內治即內服中藥的湯劑。
外治療法則比較多了如中藥霧化燻鼻、中藥滴鼻、穴位按摩、艾灸、針灸、耳穴壓珠(豆)、穴位貼敷、天灸、皮內針(撳針)等,可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體質辨證使用,都能對緩解鼻炎症狀起到一定的效果。
提到鼻炎的治療,激素是在鼻炎的治療中比較常用的藥物,分為鼻用激素和口服激素。
一般情況下,建議先使用鼻用激素,也就是鼻噴劑的激素,常規用法是晨起使用,成人每鼻兩噴,在使用方法上需要注意,要用交叉雙手噴,即右手噴左側鼻腔,方向為對住左側眼角的方向。
口服激素在鼻炎的治療中則很少應用,即使是變應性鼻炎,也需要在很嚴重的情況下,並且其他藥物及治療均無效果,才會考慮口服激素,具體治療方案還是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後再定。
【中醫在身邊】
簡介
一味藥、一劑良方、一套療法,與你講解簡單實用的中醫治病養生之法!家庭醫生在線與廣東省中醫院攜手打造優質中醫直播欄目——《中醫在身邊》,為你與名中醫之間搭建溝通互動平臺。從膳食到湯藥,從養生到治病,你想知道的中醫奧秘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