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孩子擅長與喜歡的事物,例如很會畫畫或唱歌,或是寫得一手好字、很會摺紙等等,並可以發展孩子該項能力。當孩子對自己的某個能力感到自信時,自我肯定感便自然提升,遇到困難時也能正面以對。
另一個有效培養孩子自我肯定感的方法是讓孩子幫忙。例如,禮貌地請孩子幫忙:「請幫我去丟這張紙」,待孩子丟掉紙後,請笑著謝謝孩子:「謝謝,媽媽好高興呀!」「謝謝」是讓孩子擁有自我肯定感的魔法語言。這句話能讓孩子感受到:「我幫上忙了」。
幫忙是人際關係的第一步。同時也與培養社會性、未來的自立能力、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等有關。很多家庭,原本媽媽認為孩子無法幫忙準備餐桌,但嘗試提示與引導之下,立露出非常高興的表情。所以請不要擅自認為「這個孩子不可能」,凡事都必須先嘗試。
下面列出了幾項可以讓孩子幫忙的事。互動時需循序漸進,從小目標開始慢慢遞增才能成功。以曬衣服為例,一開始可以在籃子中放入1~2雙的襪子,請孩子將襪子晾起來。請孩子做事時,請記得保持微笑並用禮貌的語氣請孩子幫忙:「如果幫媽媽的忙,媽媽會很高興」、「拜託~」等。同時也請避免一邊責備一邊要求孩子什麼都做。
可以讓孩子幫忙的事項
●曬衣服。把衣服一件一件遞給父母。
●曬衣服(從一雙襪子開始)
●把幹的衣服從曬衣架上取下
●將曬乾的衣服分類(例如把褲子和襪子分開,或是把爸爸的褲子和媽媽的褲子分開等)
●折手帕
●吃飯時,準備用餐人數餐具(從安全的筷子和湯匙開始,習慣後再進一步到茶杯與盤子等)
●將餐具拿至餐桌上
●給植物澆水(親子一起進行,給孩子用小型兒童澆花器)
●購物時將物品放進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