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學員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有了細說正強化,負強化和懲罰的區別的衝動。先來看下這個學員問題的:
某學生上課害怕被點名回答問題,當他發現坐教室後排並趴在桌子上時,就不大可能被提問,於是後來就越來越多地表現出類似行為。從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這是由於該生曾受到(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塑造
此題考察的時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接下來我們就來系統的梳理一下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中的強化理論:
呈現愉快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例題:爸爸說,如果2017年我能順利考上合肥的語文老師,獎勵我一輛保時捷~就屬於正強化,這裡的保時捷屬於愉快刺激,使考上編的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消除厭惡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例題:2017年如果我考上編,我老公就替我做3年的家務。想像就好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為了使順利考上編的行為增強,撤銷了做家務這一厭惡刺激,所以屬於負強化。
呈現厭惡刺激或消除愉快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下降
例題:如果2017年我考不上編,我老公就不給我錢去買買買。
為了使考不上編這一行為反應頻率下降,消除了錢這一愉快刺激。
所以,學員問的這個問題,趴在桌子上的行為增加,不能(撤銷)提問(厭惡刺激),所以完全符合負強化的定義。你懂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