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分不清:正強化/負強化/懲罰的區別

2021-02-18 蔣靖教師考試

今天有個學員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有了細說正強化,負強化和懲罰的區別的衝動。先來看下這個學員問題的:

某學生上課害怕被點名回答問題,當他發現坐教室後排並趴在桌子上時,就不大可能被提問,於是後來就越來越多地表現出類似行為。從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這是由於該生曾受到(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塑造

此題考察的時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接下來我們就來系統的梳理一下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中的強化理論:

呈現愉快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例題:爸爸說,如果2017年我能順利考上合肥的語文老師,獎勵我一輛保時捷~就屬於正強化,這裡的保時捷屬於愉快刺激,使考上編的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消除厭惡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增強

例題:2017年如果我考上編,我老公就替我做3年的家務。想像就好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為了使順利考上編的行為增強,撤銷了做家務這一厭惡刺激,所以屬於負強化。

呈現厭惡刺激或消除愉快刺激,使行為反應頻率下降

例題:如果2017年我考不上編,我老公就不給我錢去買買買。

為了使考不上編這一行為反應頻率下降,消除了錢這一愉快刺激。

所以,學員問的這個問題,趴在桌子上的行為增加,不能(撤銷)提問(厭惡刺激),所以完全符合負強化的定義。你懂了麼????

相關焦點

  • 易考點||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怎麼區分?
    心理學關於心理學上的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怎麼區分?
  • 怎樣區分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它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1)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也是一種操作,強化的作用在於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而強化物則是一些刺激物,它們的呈現或撤除能夠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強化分為正強化(積極強化、陽性強化)和負強化(消極強化、陰性強化)。
  • 如何區分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
    如何區分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理論屬於學習理論中的行為主義理論,在教招考試時著重考察對強化規律的區分,通常以單選、判斷的方式出現。因此,備考時要著重區分不用規律的內涵。斯金納改進了桑代克的貓開籠取食實驗,創建了「斯金納箱」。箱內裝上一個操縱杆,操縱杆與另一提供食丸的裝置連接。
  • 內蒙古教師資格證易混淆知識點-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消退
    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消退這幾個知識點是心理學部分考試的重點,而其中負強化與懲罰兩者的涵義極易混淆,也是考試的難點,本文結合定義及具體實例為廣大考生解析正強化
  • 關於心理學上的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怎麼區分呢?
    關於心理學上的正強化、負強化、懲罰怎麼區分呢?
  • 如何區分正強化、負強化和懲罰
    在特殊孩子的康復幹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強化。
  • 負強化與正強化、懲罰的比較
    (一)負強化與正強化的區別和聯繫負強化與正強化都是用來增加行為發生率的強化過程,這一點非常重要。兩者的區別在於:(1)兩者的刺激性質不同。正強化對行為者施加愉快刺激,而負強化對受到懲罰的行為者撤除厭惡刺激。(2)兩者在應用上不同。
  • 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強化和懲罰的區別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強化和懲罰的區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小編話不多說,直接奉上兩詞之間的區別,希望能幫助大家區分。   一、精選內容   1.強化   強化是指是使用適當的強化物以此獲得機體反應頻率、強度和速度增加的過程。只要能增強行為概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強化物。強化可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
  • 輕鬆搞定教資易混淆點:強化、懲罰與消退
    在教師資格備考過程中,學習理論的強化、懲罰和消退是常考點,也是易錯點,一定要多加留意!1、強化(1)正強化:個體在做出某種反應之後,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如某種獎勵、獎品等),從而增強其類似行為出現的概率。
  • 教招:「強化和懲罰」你都分清楚了嗎?
    教招:「強化和懲罰」你都分清楚了嗎?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招,強化和懲罰,你都,分清楚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強化、懲罰、消退
    二、考點梳理(1)強化----行為頻率↑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銷懲罰)之分。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Eg: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老師表揚----學生積極舉手負強化:擺脫一個厭惡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 斯金納強化理論: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正強化」出來的
    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都認為打罵孩子才有效,實際上教育孩子用正強化才對孩子有利。一、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斯金納理論分為兩個方面,正強化和負強化。其實正負強化之間也有明顯的區別,負強化其實指當我們為了削弱某件事的行為,但是使用了懲罰的方式,最後反而強化了行為。正強化則是通過鼓勵的方式來增強事情發生的頻率,以此來改變自己的行為。
  • 用「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正強化」做引導很關鍵
    父母本以為自己的打罵懲罰能夠讓孩子長記性,有所進步,但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孩子不僅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反而產生了厭學情緒。孩子惡習難改?父母不妨學習用斯金納強化理論教育孩子,也許會有很好的效果。它主要分為兩種類型:負強化和正強化。02什麼是負強化?
  • 淺析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很多學生反映,在備考的過程中無法區分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中的負強化與懲罰,因而本文立足於學生快速區分及解題的角度,帶領大家一起去簡要剖析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這四種類型的基本含義,並重點對於負強化與懲罰進行區分。一、基本含義(1)強化強化有正強化(實施獎勵)與負強化(撤消懲罰)之分。
  • 各種強化怎麼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關於強化的區別考頻比較高,並且學生在學習此部分時容易混淆,相對來說較難。針對這種情況,就教招考試中涉及到的強化進行梳理。一、關於斯金納所提出的強化分類。(一)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 教育理論易混知識點之強化理論
    不管是在教師招聘考試還是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強化理論」都是一個,尤其是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然而在教育理論中除了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之外,在班杜拉的社會觀察理論部分也出現了強化理論,學員經常會不理解也容易搞混。那麼這兩者究竟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區別,考試的時候如何正確的區分,下面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老師就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講解。
  • 學習是一種「強化行為」?學會強化理論,輕鬆教育孩子?收藏學習
    第一、正強化的應用比如學生,他的學習行為獲得好的結果,如表揚、獎勵、滿足感等,那這種行為就會重複發生。就像上面實驗中的小老鼠,通過嘗試獲得了食物,就會不斷地去嘗試。這便是正強化。可以說,正強化應該是教育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
  • 心理學知識點:強化理論
    學習理論一直是教育心理學的常考考點,其中斯金納操作性條件作用論是其中很重要的內容,斯金納認為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所以這裡主要對強化理論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強化理論的概念,以及做相應的區分。一、基本概念1.強化強化分為兩種:正強化和負強化。
  • 如何用經典強化理論幫你矯正不良行為?
    他發現學習就是一個反應概率不斷變化的過程,而強化物的出現,可以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因此,他提出了強化理論。斯金納認為,強化是一種操作,強化可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無論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都能增加行為反應發生的概率。那什麼是強化呢?
  •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如何正確判斷強化、懲罰與消退
    強化是指採取某種措施使行為發生的概率增加,包括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如「這次考試得了第一名,就可以得到一輛小汽車」。懲罰是採取某種措施使行為發生的概率降低,包括正懲罰和負懲罰。正懲罰(I型懲罰):給予一個厭惡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的概率。如「這次考試考不好,以後每天都要學到晚上11點才能睡覺」。負懲罰(II型懲罰):撤銷一個愉快刺激,從而降低其行為出現的概率。如「這次考試考不好,以後就不能玩電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