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看待學校的辦學性質?
答:北師港浸大的辦學性質為: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內地:北京師範大學,香港:香港浸會大學。
學校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 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在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北師港浸大獲國家教育部特批,得到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政府及各界大力支持。
北師港浸大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創校校長吳清輝教授建立,採用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現由許嘉璐教授任校董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教授任校長。秉承博雅教育辦學理念,北師港浸大創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維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
自2005年成立至今,北師港浸大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獨特教育理念的國際化大學,設有工商管理學部、文化與創意學部、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和理工科技學部四個學部,下設25個本科專業方向。北師港浸大擁有一支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師資隊伍,實施全英文教學,本科畢業生學成後獲頒北師港浸大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在國內外均獲認可。
2016-2017學年,北師港浸大獲教育部批准開展研究生教育。2017年,北師港浸大建立研究生院,培養研究型碩士、博士及授課型碩士,畢業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證書。
北師港浸大本科畢業生逾七成前往歐美、澳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繼續深造,其中超過一半進入全球前100強名校。參與就業的畢業生也深受跨國企業、國企以及政府機構等單位青睞。
北師港浸大辦學定位:
學校使命:創建和推進博雅型大學建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人才
辦學特色:優質學術、英文教學、家國情懷、國際視野
戰略定位: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協同發展的博雅型大學
北師港浸大辦學層次:
北師港浸大校訓:
博文雅志,真知篤行
In knowledge and in deeds, unto the whole person
2.現有多少在校生?
答:北師港浸大現有在校生約6000餘人。
1.UIC在哪些省(市、區)招生?
答:UIC內地統招招生區域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
其中廣東省實行多元化招生錄取模式,在「本科提前錄取批次」非軍檢院校錄取和綜合評價錄取。
一本批次招生省份具體為:內蒙古、黑龍江(一本A)、新疆、四川、廣西、安徽、河南、山西(一本A1)、貴州、雲南、重慶、甘肅、陝西、湖南、江西、江蘇、寧夏、吉林(一本A)及湖北。
本科批次招生省份為:上海、山東、浙江、海南、遼寧、天津(本科A)、北京、河北、青海(本科一段)和福建(學校錄取批次以各省招辦公布為準)。
UIC的入學要求(除廣東省外)為:
普通類專業分文理科按考生高考成績進行擇優錄取,其中:
1、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本科批次的省市區達到當地本科線,海南達到本科A線);
2、符合我校英語單科成績投檔要求:對於英語單科滿分值為150分的省市區,考生報考外國語言文學類大類時,英語單科成績應不低於110分,報考其他大類或專業時應不低於100分。
3、報考金融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考生,數學單科成績還須達到以下要求:對於數學單科滿分值為150分的省市區,考生報考金融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時,數學單科成績應不低於100分。
對於江蘇省考生,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80分(報考外國語言文學類大類的,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88分),錄取時遵循「先分數後等級」的原則,且選測科目2B及其以上,必測科目5合格;考生統考總分相同的情況下,按兩門選測科目等級排序擇優錄取(優先錄取的等級順序為:A+A+、A+A、AA、A+B+、AB+、A+B、B+B+、AB、B+B、BB)。出現同分同等級時,文史類考生語文成績高者優先,理工類考生數學成績高者優先。
我校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東、海南的選考科目要求及錄取原則按照相關省市招辦公布的方案及有關辦法執行。
在廣東省、四川省,報考UIC藝術類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的考生,UIC的入學要求為:
1、考生須參加當地省招辦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高考)、音樂類(音樂表演類)專業省統考。
2、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及專業省統考成績,要求分別達到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劃定的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高考英語單科成績達到80分或以上。
3、錄取時,按進檔考生的專業成績擇優錄取。若專業成績相同,按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若高考文化課成績仍相同,按英語單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註:2020年入學要求以學校2020年招生章程公布為準。
2.就讀UIC的相關費用有哪些?
答:2020年新生收費標準(人民幣)為:
普通類專業學費:九萬元/學年
音樂表演專業學費:十萬八千元/學年
住宿費:兩人間6400元/人/學年;三人間 4000元/人/學年;四人間 3500元/人/學年。
如上級部門頒布新房型的收費標準,則按新標準執行,收費細則詳見網站。
3.UIC設有哪些獎助學金?
學校設有新生入學獎學金、廣東省本科提前錄取批次新生入學獎學金、廣東省綜合評價錄取獎學金、珠海籍新生專項獎學金實施細則、在校獎助學金。
2020年新生入學獎學金:要求考生為非徵集志願填報我校,且高考英語單科成績須達到127分或以上,同時全額獎學金高考文化分總分要求:文科高出一本線80分或以上,理科高出一本線110分或以上;半額獎學金高考文化分總分要求:文科高出一本線50分或以上,理科高出一本線70分或以上.註:對於廣東、江蘇、安徽、河南、黑龍江、江西及本 科一、二批合併省市區的考生,新生入學獎學金成績要求不同,獎學金評定辦法以我校招生信息網「獎助政策」欄目更新為準。
廣東省新生入學獎學金要求如下:
一、本科提前錄取批次新生入學獎學金:要求考生在廣東省報名並參加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在本科提前錄取批次非軍檢院校欄非徵集志願填報我校,高考英語單科成績須達到127分以上,同時全額獎學金要求:文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1500名(含),理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6000名(含);半額獎學金要求:文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3000名(含),理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12000名(含)。
二、綜合評價錄取獎學金:要求考生在廣東省報名並參加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報名參加2020年我校廣東省高考基礎上的綜合評價錄取入學測試,在特殊類型招生批次綜合評價志願欄填報我校,文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4000名(含),理科考生高考總成績排名達到廣東省前25000名(含),同時全額獎學金要求綜合評價錄取總成績排名在文理科各前5名;半額獎學金要求綜合評價錄取總成績排名在文理科各第6至20名。
註:獎學金評定辦法以我校招生信息網「獎助政策」欄目更新為準。
另,我校對珠海籍新生設有專項獎學金,詳見《2020年UIC珠海籍新生專項獎學金實施細則》。學生在校期間,學校還特別設置了以下獎助學金,嘉獎學業成績優秀及各方面均表現優異的學生:
1、一等獎學金
2、二等獎學金
3、馮燊均先生國情國學教育優秀學生獎學金
4、許嘉璐全人教育獎學金
5、古楚璧伉儷獎學金
6、國家獎學金
7、國家勵志獎學金
8、國家助學金
9、薪傳助學金
10、蜜蜂科技獎學金
11、清輝蜀華獎學金
12、薪傳貸學金
13、極簡匯率好奇心獎學金
14、一學期制優秀海外留學生獎學金
註:欲了解上述獎助學金的申請及評選方法,請瀏覽學生事務處網頁,點擊「索引-申請獎學金」。評定準則有可能每年進行調整,最終以學校獎助學金委員會評定為準。
4.廣東省普通類考生入學要求是什麼?
答:廣東考生可選擇以下一個或兩個途徑報考UIC:
一是在高考結束後,通過廣東省高考志願填報系統,在「本科提前錄取」批次的非軍檢院校欄填報UIC。
2019年UIC提前批非軍檢錄取分數:
文科錄取最低分561分(錄取最低排位:12594),比高優線高15分,錄取平均分為569分(錄取平均排位:9371),比高優線高23分;
理科錄取最低分520分(錄取最低排位:51754),比高優線高25分,錄取平均分為536分(錄取平均排位:39076),比高優線高41分。
二是通過廣東省綜合評價錄取模式報考UIC。
7月10日前報名UIC廣東綜合評價入學測試;高考結束後,參加並通過UIC綜合評價入學測試;通過廣東省高考志願填報系統,在綜合評價欄填報UIC。錄取時,分文理科按考生綜合成績根據UIC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計劃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1)報名資格
廣東省高中畢業生(含往屆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各學科成績達到C或以上且高考成績估計在往年高優線左右者均可報名。
(2)錄取要求
參加我校入學測試的考生,必須在特殊類型招生批次綜合評價志願欄填報我校(若未能被我校錄取,不影響其後續本科批次的錄取)。
一般情況下,對於報考我校2020年特殊類型招生批次綜合評價志願欄的廣東省考生,原則上要求高考成績須達到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對於在我校入學測試中表現特別優秀的考生(即我校全英文入學測試滿分225分,入學測試成績達到200分或以上的考生),可在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下30分(含30分)以內投檔。錄取時,學校分文理科按考生綜合成績根據學校2020年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計劃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其中:考生高考成績佔綜合成績的60%,我校組織的入學測試成績佔30%,高中階段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
(3)綜合成績構成及計算方法如下:
綜合成績滿分750分,高考成績按60%的比例計入,滿分450分;
UIC入學測試成績佔30%,按實際成績計入,滿分225分;
高中三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表》(見下表)等級對應方式計入,滿分75分。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表:
註:A級對應25分,B級對應21分,C級對應17分
綜合成績計算方法舉例:
2019年UIC提前批非軍檢理科錄取最低分:520分
2019年廣東省理科高分考生優先投檔線:495分
2019年綜合評價總分文科錄取線:588.8分
2019年綜合評價總分理科錄取線:564.6分
2020年報考金融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廣東考生,數學單科成績要求100分或以上。
2020年廣東省入學要求以學校《2020年招生章程》及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簡章公布為準。
1.專業及課程如何設置?教學質量怎樣保證?
答:UIC的本科專業課程全部通過教育部審批或備案,按照香港浸會大學的學術標準設置,每一個專業的課程都要經浸大教務委員會質素保證系統的嚴格審查和認可,以確保UIC所設專業與香港的學位標準相符,符合市場需求和國際趨勢。
UIC的課程設置達到國際標準,所修學分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獲得認可,打破了國際校際間交換學習和學術交流的瓶頸。
學校按專業大類加專業的方式進行招生。學校最終招生專業以各省招生辦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註:數學與應用數學、音樂表演專業為2020年新增專業。
2.學生入學後可否轉專業?怎樣轉?
答:新生入學後,可於大一下學期,根據教務處的時間要求,提出轉專業的申請意願。學校在尊重學生意願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教學資源,並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程序,允許部分優秀學生申請專業調整。藝術類專業考生入學後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學習。
3.依據大類專業入讀的學生,將如何分流?
答:按大類招生入讀的新生,將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第十周前最後確認專業分流。各學部專業分流評審小組,將從個人意願、個人能力、學業成績、個人作品集、個人陳述、小組面試、老師評價七項標準中,挑選若干項作為本招生大類專業分流的選撥標準。
4.UIC頒發何種畢業證書?
答:UIC學生經四年在校學習,達到畢業要求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即獲頒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本科畢業證書(教育部電子註冊)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內地、香港及國際範圍均獲認可)。
5.貴校頒發的香港浸會大學的學士學位證為什麼有「榮譽」二字?
答:香港學位不同於內地,只有學業水平較高者才可獲得此項殊榮,學生獲得哪一個等級的學位證書是根據本人在學期間的cGPA(累積平均績點)來確定。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的分類如下:
First Class (甲等)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Ⅰ) (乙等一級)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Ⅱ) (乙等二級)
Third Class (丙等)
Pass (頒發一般學位)
1.UIC的教育模式是怎樣的?
答:UIC的博雅教育模式,包含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及全人教育三方面內容,旨在培養既能深諳中國的社會與文化,又具備全球眼光和視野的精英人才。
UIC教育模式: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注重心智的開啟與擴展、見識的廣博與洞明,以及人格的健全和養成,而非局限於某一狹窄領域的知識和技術的傳授。
UIC致力於為中國內地打造第一所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多元化、跨學科的博雅大學。
博雅教育課程結構:
*自由選修課:學生可用於副修、海外交換或修讀更多通識或專業課程。
*2020級新生,課程結構以Undergraduate Handbook 2020-2021為準。
UIC目前開設十個副修專業,分別為工商管理、財務學、電子商務管理與應用、應用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公共關係與廣告學、藝術與設計、音樂、旅遊與活動管理。副修專業不另外頒發證書,無需額外交費,學習成績在學生成績單上體現。
UIC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設置外國語言與文化中心,向全校學生提供第二外語(法、西、德、日、韓、俄)的基礎教學。
國際化教育
全英文教學:UIC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和教學媒介。
除少數與中文相關的課程外,UIC所有的課程實施教材、講義、教學、輔導、考試四年全程英文授課。使學生在全英文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中從原來的學習英語轉化為使用英語學習,學習效果及英語運用能力能發生質的改變。
國際化課程:UIC的課程按照香港浸會大學的學術標準設置,在課程設置上採用國際標準,所修學分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獲得認可,打破了校際間交換學習和學術交流的瓶頸。
學校擁有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師資隊伍,招收中國內地、港澳臺與外國籍的學生,致力於多元校園文化與環境的打造。
通過與國外的交流合作、交換學生、寒暑期課程及海外實習、海外義工等方式,給予學生跨文化體驗,培養了學生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UIC創新博雅教育的核心理念和靈魂,旨在培養博雅通達、健全發展的人。全人教育不僅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習得,而且要使學生在身體、智力、道德、審美、批判性思維、創造性、精神和職業操守等方面都得到發展。UIC全人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七大體驗學習模塊:情緒智能、體驗拓展、義工服務、環境意識、體育文化、藝術體驗和逆境管理。此外,寒暑期還有豐富多彩的學生實踐項目。
四維教育
「四維教育」是UIC獨特的創新教育理念。「四維」,即師(學校)、生(學生)、家(家庭)、國(社會)。它以學生為核心,集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透過四方的良性互動,通過對學生在學習、生活、家庭、心理、職業發展等全方位的關愛與服務,達到培育全人的目標並成功實現學生向社會的順利過渡。
願景:致力於探索教育如何應對中國獨生子女環境下的學生成長與家庭關係問題,建立師、生、家、國間新型互動秩序,實現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
2.UIC師資情況怎樣?
答:UIC教師招聘採用香港浸會大學的招聘標準,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招聘,教師隊伍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64%的在職專任教師來自內地以外地區。截至2019年9月,UIC教職工人數約872人。專任教師中(不含助教、輔助科研人員),34%來自國外,66%來自中國(其中內地36%,港澳臺30%)。UIC的師資特點是具備全英文授課能力,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並在專業學術領域有所建樹,部分教師更具有豐富的業界經驗。
UIC師生比例達到1:14。UIC非常注重師生關懷及輔導,設有「導師關顧計劃」(Mentor Caring Program)來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3.學生入讀後能否適應UIC的全英文教學環境?
答:UIC設有專門的英語語言中心,中心擁有四十餘名外籍教師,主要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目前有五位教師是雅思官方認可的主考官,每年平均舉辦兩次雅思封閉考場。
通常大一新生開學後,設置有英語強化課程(English Enhancement Programme)以及多個由助教們負責開辦的豐富多彩的英語俱樂部 (English Clubs),讓大一新生沉浸在英語文化氛圍裡,為他們進入全英文教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UIC遵循先培養聽說能力,再提高寫作水平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儘快適應全英文教學環境和專業學習。
新生入學後,英語語言中心即根據學生的不同英語程度進行英語強化訓練,進行因材施教。
英語語言中心提供實用英語聽說技巧、職場英語應用、辯證思維英語、英語語境詮釋與表達、專業公眾演講、動感英語口語、報告製作與展示技巧、信息圖表讀與寫、大學英文應用技巧等公共選修課程,並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寫作工坊等。
英語語言中心給予學生全面的英語能力訓練:
一對一的寫作中心專業輔導,
二十人每班的小班教學,
三小時每周的英語專門課程,
四年貫穿的小班制英語學習。
UIC全英文教學已積累15年的教學經驗,從歷年學生的學習和考試情況來看,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全英文教學環境。
4.會計學專業的專業認證是指什麼?
答:會計學專業認證:是指UIC會計學專業得到香港會計師公會和澳洲會計師公會的認證,從而UIC會計學專業學生可以考取香港和澳洲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
UIC會計學專業是國內第一個通過香港會計師公會認證的專業。會計學專業本科生一畢業即可加入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資格課程(QP)考試。香港會計師公會QP考試試題和作答都使用英語,UIC也實行全英文教學,QP考試的內容基本涵蓋在商科專業課程裡。同時,UIC是香港會計師公會的考試中心之一,對大四學生還會開設QP考試培訓課程,這些都有利於學生通過QP考試。
同時,會計學專業也已經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認證,學生一畢業即可申請澳洲會計師公會學生會員資格,經過三年以上導師指導並通過該公會所設的另外六門課程即可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資格。
此外,學校設有專業會計轉制課程,UIC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轉制課程考取香港會計師公會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
5.UIC交換生項目有哪些國家、學校?大幾可申請?
答:交換生項目(面向Y2、Y3學生)
UIC作為國際化大學,國際化的交流是UIC教學特色之一。經過選拔,UIC學生可以前往與UIC籤署國際交換生合約的海外合作院校,作為交換生學習一個學期。期間學生按UIC學費標準向UIC支付學費,無需支付海外院校的學費,通過交換學習可以讓同學們開拓國際視野,增長見識,拓寬人脈,零距離感受不同國家文化的同時,為將來升讀世界名校做準備。
目前已經和UIC建立合作關係的院校總共有五十二所,遍布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西班牙、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和捷克共和國。
6.UIC海外暑期課程有哪些國家?學習多久?
答:UIC海外暑期課程一般為期三到五周,主要面向大一至大三的UIC學生,根據不同國家的高校特色,設計了許多不同專業學科和語言背景的主題和活動。
UIC海外暑期學習遍布美國、加拿大、英國、奧地利、法國、西班牙、紐西蘭和韓國等近二十所海外知名高校,例如美國康奈爾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西班牙艾賽德商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韓國慶熙大學等。
學生在不同大學學習的主題包括「商業溝通」、「歐美文化」、「影視製作」、「英語學習」、「韓語學習」等。部分暑期學習可以轉學分,在幫助同學們體驗不同文化和教育、融入英語語言環境的同時,還實現了在國外課堂繼續國內學業的目的。
2019 年暑假,UIC 送出近 500 名學生到 15 所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英國、西班牙、奧地利、俄羅斯、捷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大學進行暑期學習。學習期滿,符合條件的學生均可以有3-6個學分轉回UIC,體驗了海外學習生活環境的同時,不同程度地緩解了UIC的課業壓力。
1.學校畢業生的深造就業情況如何?
答:截至2019年10月底, UIC 已擁有十一屆一萬餘名本科畢業生。UIC 畢業生近七成前往歐美、澳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及地區深造,其中超過一半畢業生進入全球前100 強高校和香港八大公立高校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2019屆畢業生1310人,國內外深造人數984人,其中648人(近七成)學生進入2019年QS排名前百名的世界名校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參與就業的畢業生也深受跨國企業、國企以及政府和公共組織等單位青睞。
歷屆畢業生前往全球前100 強高校及就業的信息詳見下表:
全球前100強深造高校(部分)
註:根據泰晤士報2019-2020年度全球大學排名。
就業單位(部分)
1.苑舍(UIC宿舍)的管理情況怎麼樣?
答:UIC博雅小鎮(宿舍區)每棟宿舍大堂均設有門禁管理系統,需刷卡進出。博雅小鎮除配有超市、便利店、食堂、商務中心、電腦房、多功能室和醫療中心等配套設施外,每棟樓均有24 小時開放的自習室;每層樓有一個洗衣房,1~3 個公共空間,供學生交流及簡單煮食;每兩層樓有一個空中花園,供學生休息放鬆身心。
UIC倡導全人教育,並貫徹在學生的宿舍生活中。我們邀請來自學部的教授擔任各個苑舍的舍監,參與苑舍管理;每棟樓有一位舍堂主任(相當於輔導員),與學生一起住在宿舍,近距離地與學生接觸;另外,我們也聘請了高年級的學生擔任學生舍堂導師,一起參與到苑舍文化建設中來。目前,已形成傳統的苑舍文化傳統活動有:苑舍高桌晚宴、苑舍日論壇(大一生和畢業生各一場)、以及為了增強苑舍凝聚力的苑際達人賽。此外,每個苑舍也有舉辦各具苑舍特色的小型活動,讓學生的苑捨生活更加多元化。
2.學校有什麼課餘活動?
答:UIC致力於創造國際化的文化氛圍,在全球範圍內招聘了一流的學者和專家擔綱執教。目前,學校匯聚了來自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教師。學校經常邀請國際學者、藝術家、作家和海外知名人士來訪UIC,舉辦國際性的講座,讓學生不出國門就能觸摸到全球脈搏,感受多元文化的衝擊和融合。
UIC以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成長,實現學生自我管理、成長和超越,培育學生成為具有服務精神的領袖人才。UIC現有的學生組織(學生會、專業學會、苑舍學生委員會)均由學生選舉產生(興趣社團除外);現有興趣社團62個,囊括了學術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運動類、義工服務類和其他類社團。同學們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第五屆敬師禮--雅樂團開場演奏《木瓜》
3.學校提供哪些輔導及個人成長幫助?
答:UIC提供全方位的學生輔導。「導師關顧計劃」(Mentor Caring Programme,簡稱MCP),是大一新生開啟與學校聯繫溝通的重要渠道。
導師關顧計劃是本校由導師(所在專業)、朋輩導師(高年級學生)和組員(大一新生)三部分構成。導師作為學校的代表,連接學生和學校,與同學建立關係,了解並幫助學生解決大學初期在各方面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同時,導師、朋輩導師對新生的生活、學習、心理、課外活動等方面給予關懷和輔導,幫助新生早日適應本校的國際化教育模式和學習生活。
在2019-2020學年,新生們按其所讀的專業被分成155個MCP小組,每組大約8-14名新生。導師們通過談話分享、聚會、戶外活動等多樣形式給予新生關懷和輔導。除此之外,導師亦會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寶貴經驗,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推動其個人的成長。
1.出國的途徑有哪些?
答:在UIC出國的途徑有許多種:
在UIC學習四年後,拿到香港浸會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可以申請海外大學的研究生課程。
在校期間:在UIC就讀後可申請和UIC有合作關係的院校就讀交換生,或參加UIC每年組織的寒暑期課程。此外,還包括海外實習、海外義工服務等與國外交流合作的其他活動。
1.本科招生諮詢
本科招生熱線:
(0756)3620011、3620022、 3620033、 3620044
傳真號碼:(0756)3620047
招生諮詢郵箱:admission@uic.edu.cn
學校官網網址:www.uic.edu.cn
招生信息網網址:
www.uic.edu.cn/admission
通訊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金同路2000號 行政樓3樓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519087
為了方便各省考生和家長諮詢,我校開設各省報考QQ諮詢群為大家答疑和交流,對我校感興趣的考生和家長可加入相應省份的QQ群,各省諮詢群號及負責老師聯繫方式如下:
微信公眾平臺「北師港浸大招生辦公室」
2.港澳臺僑生招生諮詢
UIC香港辦事處 00852-34112128
3.碩博研究生招生諮詢
授課型研究生專業諮詢
周老師:0756-3620576
付老師:0756-3620718
研究型碩士、博士研究生項目諮詢
梁老師:0756-36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