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二:最懂事,也最委屈

2020-12-24 胡說八道記

01

古今中外,日子過的最憋屈的,大概就是家中排行老二的孩子了,特別是夾在老大和老小中間的老二。因為是老二,所以家裡困難的時候要穿哥哥或者姐姐穿剩下的衣服,玩剩下的玩具,還不可以有怨言,不然就是不懂事。因為是老二,所以要對弟弟或者妹妹謙讓,畢竟他還小,不能打,不能罵,不能跟他一般見識。

可是,憑什麼啊?老二天生就該脾氣好,懂謙讓,即便被父母忽略也毫無怨言嗎?如果有的選,誰不想當家裡第一個出生的孩子,被所有的長輩捧在手心裡稀罕?如果有的選,誰不想當最後一個出生的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的耍脾氣不講理。

可偏偏,做了老二。做了那個需要承擔更多,但得到卻最少的老二;做了那個怎麼懂事都不太受寵的老二;做了那個很容易被忽略的老二。

02

美劇《小謝爾頓》第二季的其中一集,謝爾頓和密西被家人帶去機構做關於雙胞胎的測試。兩個小孩被帶到不同的房間,謝爾頓因為回答不出理論數據外的問題險些抓狂,另一個房間,密西卻和科學家相談甚歡。當被誇獎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看到大多數人忽略的東西時,密西是這樣回答的:

誰讓我名字裡就含有「忽略」呢?當你獨處久了,就會慢慢具備這種能力了。

原來,大人眼中敏銳的觀察力,只不過是孩子孤獨久了的副作用。看到一個幾歲的孩子說這種話,讓人挺難過的。孤獨的原因很簡單,爸爸可以和哥哥一起打球,所以他們是一撥兒的,謝爾頓因為最晚出生最高智商最神經質,所以媽媽和姥姥的注意力幾乎全在他那。

至於密西,只能自立自強。

很多時候,大人以為孩子小,不懂,但其實你有的情緒,她們也有,甚至比你更細膩敏銳,因為孩子不會對自己撒謊,他們的喜怒哀樂很難隱藏。

同樣的問題,《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也遇到過,家裡只剩兩個雞蛋的時候,媽媽為難的看了她一眼,她立刻表示:我不吃也可以。

樓上的叔叔給她家送炸雞,特意交待要德善吃雞腿,大概叔叔也知道三個孩子中,如果只有兩個雞腿,唯一吃不到的那個人,就是德善了。

最終,德善還是沒有吃到雞腿。甚至,因為和姐姐只差三天,生日從來都是姐姐吹完蠟燭,拿掉三隻,重新點燃,德善繼續吹。但幾天前,德善就說過,今年不想和姐姐一起過,想過自己的生日

終於,在姐姐生日那天,她爆發了。姐姐是寶拉,弟弟叫餘暉,只有她,父母寄予的希望是德善。德行善良。姐姐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所以受到的愛最多,再加上是學霸,家裡什麼都是她先來,弟弟因為是最小的孩子,所以要照顧他,不可以和他計較。只有中間的德善,要謙讓,要體貼,要默不作聲做好人。

無獨有偶,陪伴90後長大的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同樣也折射出這樣的問題。重組家庭的三個孩子裡,老大小雪是學霸,小雨年紀最小,再加上劉梅不想當壞後媽,多少有討好兩個孩子的意味,所以對非親生的兩個孩子格外溺愛。是的,溺愛。相比之下,劉梅對劉星則嚴苛到了殘忍的程度。

一旦有人搞破壞,第一個挨訓的就是劉星,做了好事就覺得他在撒謊。作為一個學渣,流星通過努力破天荒的歷史考了第一,等著接受表揚,卻被懷疑作弊……

誠然,對於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要有所變通,比如小雪是女孩兒+學霸,本身就敏感,驕傲,自然不能像對待皮猴子劉星一樣。但同樣的事情,小雪做就是對,劉星做就挨懟,劉媽媽你雙標不要太嚴重好嘛。小時候看電視,經常被劉星的貧嘴和苦大仇深逗樂兒,可是捫心自問,如果是我們處於他這樣的境地,還笑的出來嗎?

「媽,你對我一直有成見!」

「我真是越在這個家越覺得沒意思我!」

「你能想像我和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談的場景嗎?」

……

這一聲聲的控訴的背後,是劉星遭受無數次的區別對待。

03

如果這幾個劇你都看過,應該知道密西,德善,劉星都是特別討人喜歡的孩子,密西跟誰都聊的來,德善跟大人小孩的關係都好,劉星性格活潑心地善良。他們身上有著一樣的特質:懂事,善良。可是一進家門,她們卻成為了最不起眼的那個,永遠沒法跟其他的孩子擁有同樣的待遇,他們不是沒有抗爭過,但,沒用。

媽媽在監控器那裡看到密西的回答,難受的快哭了,回去的路上,決定在外面吃,這一次,讓密西選。密西喜出望外,又確認了一遍才肯定選擇權在自己手裡。可是到了第二天,一切如常。爸爸帶著哥哥打球,姥姥和媽媽則圍著謝爾頓轉,她只好一個人無聊的看電視。

德善哭著跑出去以後,爸爸跟她道歉,並買了個小蛋糕作為補償,說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做到不好的地方請你體諒。可是某天晚上家裡的煤氣洩漏,爸爸背起弟弟,媽媽背起姐姐,衝出門口,坐下喘口氣以後,才想起忘了點什麼。

當家裡人意識到自己平時對劉星的傷害,作為補償,提出一起去劉星想了很久的海洋館,可是當劉星收拾停當走出房間,大家已經高高興興的出發了,而他們,並沒意識到主角不在。

再長的電視劇也有劇終的那一天,可回歸生活,老二的處境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我在票圈發起了關於老二的問卷調查。

有的只聊了幾句,有的則久一點,這是節選出的幾個回答。期間,大概針對不同的年齡聊了聊下面幾個問題:

童年時候受到的待遇對你的性格有什麼影響?

有試過和父母溝通這個問題嗎?

你努力過後父母的態度有改變嗎?

以後你會要幾個孩子?

……

小的時候大概就是爸爸不疼,媽媽不愛的吧,為了生弟弟,我們家特別重男輕女,從小把我扔在姥姥家,有一次下很大的雪,他們又走了,我就跟著往外跑,去追他們,結果掉進了雪坑。那時候學習特別好,自己知道要爭氣,我姐和弟弟出去玩從來不帶我。不過後來家裡經濟條件好以後,就好多了。@匿名

我長的委屈。我姐和我弟長得都比我好。家裡好的基因他們都有,我只有不好的基因。我好像有點太懂事了。小時候買新衣服我姐看上了一個比較貴一點的衣服,我媽不太想給她買,然後她就哭鬧了。然後我因為我姐買的貴的衣服然後主動挑了個很便宜的衣服。一直以來我都怕被我爸不要我,是我受過最大的委屈吧。我沒有安全感,我爸也沒給我安全感。不過。我媽真的是特別好的人。以後如果我有孩子,我不希望他那麼懂事。就像我現在對我小外甥。他不需要太懂事,該哭就哭,該鬧就鬧。反正我真生氣了就動手了,哈哈哈~@樹。

小時候常聽的一個故事,我媽講的。我出生我媽和我奶奶要把我送人,是我爸堅持把我留下來的。其實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這個故事我長到26歲 聽了不下十幾次。我覺得一定是真的,很可能我就不屬於這個家了,爸爸媽媽姐姐弟弟好像特別完整了。包括戶口上我的身份是次女 、戶籍上姐姐是長女、弟弟是長子。我是次女,「次女」我特別討厭那個詞。小時候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姐姐的,看小時候的照片,弟弟的最多,姐姐的有好幾張,我的只有兩張,還有一張是合照。其實小時候 包括上學到高中,都沒有覺得自己很不被愛,很被忽視。直到談了男朋友,發現原來被很關心是這樣的感覺,有點承受不了那麼多的愛,別人給我很多愛,我會有負疚感。包括到現在 我也不喜歡被圍觀 我不喜歡被很多人關注,我喜歡默默的做事情。肯定有影響,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姐姐那個時候是乖孩子 全縣前十名的那種,我弟弟學習也很棒 班級排很前的那種。我就是比較貪玩叛逆,學習也就是很中間的那種,我可能是想通過一些別的方式引起爸媽的主意吧,其實還是很希望被關注的。後來畢業好一些了,爸媽在小縣城,弟弟在讀大學,姐姐在市政府上班,我在北漂,我是家裡賺的最多的那一個,我會去拼命工作,然後去賺很多錢,來證明自己也很棒。其實他們可能也沒覺得忽略我吧,以後,孩子的話,要一個吧,也不是給她全部,而是害怕自己變成那個造成不公平的人,嚴重點就是 :受害者不要變成施害者。謝謝你聽我分享我的故事,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但我覺得很有力量。@璃洛

說真的哈,確實感覺中間的是撿的孩子,我姐是第一個孩子,萬千寵愛於一身啊,也優秀,所以整個榜樣,從生活,穿著,消費,都要被拿出來比,心累,啥都是你看看你姐咋咋。我妹老小,比我姐小15歲,那真是爹媽疼,姐姐寵,做啥都能被原諒。我就比較那啥了,確實是夾在中間,沒有姐姐優秀,沒有妹妹受寵,做的再好上面有個榜樣,做不好又說沒給妹妹做好標杆。我爸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可不能讓你妹成為你這樣。挺尷尬得。說是沒影響其實心裡多少會有點介意,我覺得越是這樣自己越要爭口氣,自己的父母,其實都是心頭肉,想想也就算了,哪有真正去介懷得。我堂姐也是老二,跟我一樣的問題,其實大部分家庭應該都差不多吧我感覺,還有我表弟,也是老二,不過,真的是我們幾個也是最懂事最孝順的。我奶3個兒子。我爸老大,不在老家,家裡事幾乎不管。我小叔老小,覺得上面倆哥,啥事都不主動,安排就動,不安排就啥也不管。只有我大叔,一切事情,都在他身上。那次聊還跟我說,其實可累,但是有啥辦法,硬著頭皮也要走,習慣了,半輩子都這樣過了,只要大家都好,自己累點一大家子和睦了,不被外人看不起,也值了。對的,習慣了。我主要不覺得那啥是因為我奶疼我所有得東西老太太都能理解,不奢求,容易滿足好,不會自己變得陰暗。@匿名

04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全世界的老二都是孩子裡最懂事體貼的那個?可即便這樣,他們依然被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忽視。說真的,我不太喜歡提問題的自己,因為需要提一些矛盾的,尖銳的,真實的,甚至不懷好意的問題。誠然,這是對方審視自己的契機,也是我要探索的答案,可我不得不承認,它並不令人愉悅。

幸運的是,揭開小時候的紗,看到那個不太受寵的自己,看到那個努力討好大人拼命表現的自己,看到那個攥緊了拳頭想討一個說法的自己,老二們並沒用悲傷和不甘。只想笑著摸摸頭,告訴心裡那個小孩,都過去了,沒關係了。令人欣慰的是,小時候不美好的回憶,並沒有影響她們變的美好。比如更努力,更爭氣,更寬容。這些好的閃光的品質並不是人人都可擁有。

就像陳奕迅歌裡唱的那樣:留低擊傷你的石頭,在錯誤中吸收。雖然這個錯,有時候並不是你的錯,但你卻需要去承受結果,這不公平,但你也因此並的更優秀。不是嗎?想想小時候的我們,除非家裡有礦,否則三四個小孩,父母不都是拼命的去掙錢,可即便那麼拼命,也僅夠勉強維持一家人的開銷。

有的父母很幸運,有受教育的機會,知道小孩子要因材施教,要多多關懷,可大多數則只識幾個字,幹一天活回家,只願孩子不哭不鬧能早點上床休息。他們交給我們樸素的做人道理,稍不留意卻疏忽了孩子內心細膩的,柔軟的一面。但即便回到過去,現在的我們面對當時的他們,又如何能提出指責呢?

如果你家裡有一個老二,看到這兒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給TA一點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怎麼樣呢?如果這一生是做老二的命,那麼,一定要善待自己。父母粗心大意,不是你的問題,你已經很好了,你還會更好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二胎家庭裡的老二又懂事又聰明?
    作為家中的老二,她不需要那麼多擔當,自然也不需要那麼多注視,這是身為老二的宿命。哥哥做錯事,媽媽會費心費力地教他、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再不濟也可以破口大罵地訓斥他,而自己,做錯事,因為是老二,爸爸媽媽們都不大會使勁兒批評,總覺得老二還小,不必過分苛責。
  • 越懂事媽媽越愛我?在所有形容詞裡,我最討厭「懂事」
    一家人把一個本該受盡疼愛的家中最小的弟弟當做搖錢樹,美其名曰鍛鍊孩子唱歌的能力,實際上卻成為吸血鬼,吸乾他身上的每一滴血液。請回答1988》中,德善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因為在家中排老二,所以事事都要讓著姐姐,遷就弟弟。
  • 德善、熊若水,都是「家中老二」卻被區別對待,老二為何不受寵?
    德善是家中的二女兒,父母疼愛大姐、三弟,卻往往忽略了這第二個女兒,在故事發展的許多細節上,就能夠明顯看到。大姐和三弟都要吃煎雞蛋,可冰箱裡的雞蛋只有兩個。媽媽在經過德善「懂事的認可」下,將雞蛋分給了大女兒與三兒子。
  • 黃磊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老二」最難管的原因,寶媽:原來如此
    黃磊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老二」最難管的原因,寶媽:原來如此很多父母應該都身同感受,如果家中有三個孩子,有很多都會是老二比較難管一些,但是很多父母卻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娛樂圈有名黃磊家也是有三個孩子,他也曾經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
  • 二胎家庭殘酷真相:老大讓著老二,也討厭著老二
    小寶長大些了,因為是小的那一個,所以家長總要求大寶要懂事,要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多讓著弟弟或妹妹。原本集寵愛於一身的老大,意識到老二的到來,把父母對自己的注意力和愛分割了去,受到冷落的老大感到害怕、憤怒、委屈。
  • 老大老二龍虎鬥?幾招教你解決二胎矛盾!
    可隨著二胎時代來臨,421家庭模式變成422,本來是家中的父母對此也非常煩惱,也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不能理解父母生活上的艱辛。一個原則是:教會老大愛老二身體上的拉手,擁抱,親吻,友好的摸摸拍拍都是愛的表達;當老二哭的時候,可以去安撫或陪伴,這也是愛的語言;帶著老二一起遊戲,分享玩具,給老二講故事,這都是愛的語言。如果老大比老二年長3歲或以上,還可以有更多的語言表達,「我喜歡弟弟/妹妹「,我愛我的弟弟/妹妹」。
  • 有二胎的家庭,為什麼老二比老大更精?根源在這裡
    有二胎的家庭,為什麼老二比老大更精?根源在這裡中國有句古話,叫:老大憨,老二精。很多父母發現,還真是這樣。老二雖然比老大年紀小,但是學習能力更強,有時候甚至比老大更精明、更懂事。如果一件事情,老大做了,得到了父母的表揚,那麼老二也會去模仿;如果老大挨訓了,那麼老二就知道,要避開這個雷區。所以老二偶爾會做出一些超齡的舉動,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媽媽吃。這樣父母就會覺得很驚喜:「哇,我們小寶也太懂事了吧!」
  • 為何在「三娃」家庭中,老二「不好過」?三個原因都不是他的錯
    畢竟「長姐如母、長兄如父」,實際上受委屈較多的是二寶。有句俗話這樣說:老大寵、老三慣,老二受氣「倒黴蛋」,他們可能是最懂事最機靈的那一個,卻總不被父母看好。無論有幾個孩子,都不要讓偏見傷害了他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出生順序可以決定人的性格,往往家中最不受待見的孩子
  • 研究指出:出生順序影響個性 家中老二最"反叛"
    報報導提到,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多爾(Joseph Doyle)日前以「嬰幼兒設施與健康」、「父母對子女的投資」、「學校素質」與「兩個不同環境中成長的兄弟姊妹」為考慮因素,分別研究佛羅裡達及丹麥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家庭,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家中排行老二的小孩與其兄弟姊妹相比之下
  • 清平樂裡最懂事的女人: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
    可是官家這個白眼狼呢,真正為他著想的他看不見,還嫌棄,給了我們美麗、賢淑的曹皇后多少委屈受啊。那種沒規矩,給他惹麻煩,招非議,他倒以為是真性情,加倍珍惜了!什麼真性情,不過是不懂事,不心疼,無禮節,自私罷了!真正疼你的人,寧願惹你不愛,也要護你的江山呢!
  • 為什麼排行老二的人,通常最有出息
    很多人都覺得成功跟家庭排序沒關係,事實上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生活中是不是有幾個兄弟姐妹的,老大從小就被告知,擔負著照顧弟弟妹妹做好榜樣的責任,一方面最有責任心但也最墨守陳規,老二則沒有老大的標杆標籤,
  • 所謂的懂事,往往也伴隨著委屈
    人啊,如果太過懂事,那相應的難過也是很多。所謂的懂事,往往也伴隨著委屈。越是懂事的人越是不談自己的辛苦,總是默默的獨自承受苦楚。並非堅強,而是不想讓人擔心。難過的時候,總是自己躲在寂靜的角落偷偷的哭泣。
  • 因為太懂事受過哪些委屈?
    能夠被心疼的人往往都是比較脆弱的,自古以來弱者都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同情,在如今的社會也不例外,弱者總是以一種脆弱的狀態出現,但除了弱者以外,最容易被人心疼的還有善良的人,這種人事事為別人著想,把不好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最終自己受委屈。
  • 二胎家庭:老大讓著老二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文文苦笑著說,這邊老大一臉委屈不甘,那頭剛滿2歲的老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啕大哭,弄得她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像文文這樣苦惱的二胎家庭不在少數,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為了儘快擺平矛盾,家長一般會對老大說:讓著點弟弟/妹妹。
  • 黃磊家有三個孩子,為什麼老二最「調皮」?這些原因,父母要了解
    黃磊和妻子育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多多被大家熟知,她懂事乖巧,還全能,而黃磊的二女兒也廣受關注,黃磊經常曬孩子的日常,提到妹妹比較調皮,黃磊曾曬出妹妹起床發脾氣的日常,大概是因為有起床氣,所以爸爸如何講道理也聽不進去。
  • 家裡排老二的委屈:說不出的痛,大寫的心疼!
    Esther認為,當小寶寶降生之後,夏洛特公主從原來最小的孩子變成了家裡面的老二,也就是人們所常說的「中間的孩子」,而中間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一個...其實,對於「中間孩子」的尷尬,許多人都深有體會,作為家裡的老二,確實最容易成為被父母忽視的那一個...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獨生子女,並沒有這種體會。
  • 「親子教育」最殘忍的教養方式,是教孩子「懂事」
    不知為何,看著朋友女兒委屈的模樣,不自覺與童年時期那個唯唯諾諾的自己重合:吃完飯,總是默默一個人洗碗擦桌子,因為多次抗爭都是無果;家裡有好吃的,總央著弟弟去拿,因為媽媽總是很爽快地給;每次買衣服,也都先緊著弟弟,而媽媽承諾給你的總是說著說著就沒了下文。......
  • 對於女人而言,這一輩子最失敗的婚姻就是嫁給了一個不懂事的男人
    有人說,對於女人而言這一輩子最失敗的婚姻就是嫁給了一個並不懂事的男人。當女人在婚後遇到了不懂事的男人,那麼這樣的婚姻也是不會幸福的,雖然因為男女之間的差異,女人往往在性格方面比男人要更加的早熟,尤其是在學生時代,男人的性格都比較晚熟,但是既然結了婚就應該要擔負起家庭的重任,而不應該再不懂事了。
  • 二胎家庭矛盾多,老二也往往也最難管,原因裡藏著很多老大的心酸
    孩子的爺爺奶奶說,這是孩子懂事了、長大了,再不像以前那麼鬧騰了,但根據我對他們的了解,我知道這並非主要原因。在二胎家庭中,老大之所以會變得聽話、懂事,是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而想要得到父母的表揚,就只有通過與老二互動,並且對老二好,這樣一來便會得到認同與誇獎。
  • 排行老二的為什麼通常是最有出息的?你怎麼看?
    網友a:老二更有出息是針對老大而言的,所以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老大為何沒出息,在我認識的人中,老大比老二更聰明的絕少,所以我認為是生育的問題,即女性第一個生育的子女都比較笨,相對老實,但第二個卻都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