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大學本科四年下來,要花費多少錢?
一般情況下,高考志願填報,費用問題可不予考慮。
考生在高考志願填報的過程中,有的考生優先考慮的是學校,有的考生優先考慮的是專業,但也有的考生優先考慮的是地域因素。有人說,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要優先考慮費用問題,費用問題真的需要作為高考志願填報的一個考慮因素嗎?
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一下有關大學的費用問題,究竟費用因素,應不應該成為填報高考志願時考慮的一個因素。文章僅限於討論的是一般情況,如,原三本院校的收費標準比較高,藝術類的專業、中外合作專業的花費較高,這些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文章以一般情況下,大學本科4年為例,一個學生要花費多少錢。
首先,學生讀大學時,學校收取的費用。從一般的本科院校的收費標準來看,平均每年的學費是6000元左右, 4年本科下來,合計24,000元;本科每年的書本費約為500元,4年共2000元;一般大學的住宿費在每年1000元左右, 4年共計4000元。以上三項,是學校要收取學生的費用,有些學校或者專業還有實驗耗材費用,但只是特殊的專業,以上所有費用加在一起總計3萬元。
其次,學生本人的生活費和零花錢。按照一般的城市的生活費標準,我們以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來算,4年共48個月,總計48,000元;假設每個月每個學生的零花錢,包括來回的車票等,平均500元,4年本科共48個月,合計是24,000元;兩項加在一起,共72,000元。
不同學校、專業的收費標準,不同城市的生活水平是不一樣的,當然,還有學生本人的個人因素,都會導致總花費不同,上面的算法是一種平均。從以上的情況來看,學校收取的費用和學生自己的生活開銷,本科四年下來,總計10萬元左右。
單從這一數目來看,還是不少的,但由於其並不是一次性的拿出這麼多,對於現如今的一般家庭來說,是能夠承擔得起的。因此說,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志願填報時,不是特殊情況的,費用問題不應該成為志願填報的優先考慮因素。再者,教育的「收益與投入比」是比較高的。10萬元的費用,對於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兩年的工資收入足以衝抵。
再次強調,以上所討論的是一般情況,不包括原三本院校(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以及特殊專業(如藝術類,中外合作專業等)。有的家庭,可能會有一些特殊情況,考生和家長可以諮詢相關部門,尋求政策上的一些支持,不能犧牲考生的發展權。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