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 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

2020-12-19 華聲在線

相伴護成長 溫暖兒童心

邵東立體化網絡關愛留守兒童,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

華聲在線8月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劉昭雲)「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跳個舞吧?」「好!」7月28日,邵東市仙槎橋鎮青山村的兒童之家,志願者江冰倩帶領30餘名留守兒童跳舞。伴隨歡快歌聲,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

「我村共有54名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陪伴,他們需要更多來自社會、鄰裡的關愛。」青山村婦女主任單輝豔介紹,除「兒童之家」外,村裡還建起2個「兒童微家」,就近組織留守兒童活動,並安排45名「愛心媽媽」,給予他們生活上、學習上、情感上的關懷。

邵東在外務工及經商人員多,全市有留守兒童1.6萬餘名。為呵護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該市立足構建立體化關愛網絡,建立農村留守兒童資料庫,動態更新留守兒童信息;打造「留守兒童智慧關愛平臺」,線上宣傳關愛政策、發布關愛活動、分享留守兒童成長故事,已有4000餘戶家庭使用,發布2000餘場線上線下關愛活動;留守兒童家長微信交流群實現村(社區)全覆蓋,每月推出2場微信音頻課,每周開展1次微課堂活動,方便親子間溝通。

邵東大力建設留守兒童志願者服務隊伍,吸納8000餘名「黨員志願者、巾幗志願者、教師志願者、醫生志願者、社會志願者」,成為開展關愛活動的「主力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人士開展關愛服務活動,今年已在38個留守兒童集中村,開展關愛活動600餘場次;精心打造「相伴成長」「溫暖童心」等關愛活動品牌,舉辦「父母回家·相伴成長」「愛心媽媽·相伴成長」「溫暖童心·圓夢心願」「溫暖童心·守護健康」等系列活動328場次。

以「一村一兒童之家」為目標,邵東已在579個村(社區)配置兒童主任,建立村(社區)「兒童之家」530家。針對部分村面積較大、部分留守兒童前往兒童之家不方便的情況,邵東還因地制宜打造零距離服務留守兒童的靈活陣地——「兒童微家」,把活動場所建在村婦聯執委、愛心媽媽等家中,用「小家」力量匯聚「大家」溫度。

相關焦點

  • 留守兒童的「關愛之家」
    與留守兒童做遊戲   輔導留守兒童讀書  「金鳳姐姐,你回來了,我們可想你了。」刀董村44名留守兒童一見到派出所民警金鳳,全都跑過來緊緊地擁抱她。這是筆者最近在勐董邊防派出所打造的留守兒童「關愛之家」採訪時,親眼目睹的一幕。  2013年,勐董邊防派出所在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刀董村成功創建全省第一邊境線上的留守兒童「關愛之家」,惠及刀董村44名留守兒童,今年4月又籌資3萬餘元創建了第二所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幫扶39名留守兒童。
  • 蘆溪縣多部門合力推進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建設
    源南鄉石塘小學守望之家兒童繪畫作品展示  近日,蘆溪縣關工委、縣民政局組織各鄉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部分縣關工委成員單位負責人深入到鄉鎮村、社區,就全縣「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建設地點開展實地學習觀摩活動。縣關工委主任張綿遠、常務副主任劉明萬、劉子安參加此次活動。
  • 雲南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雲南佤鄉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解說】孩子們在假期本應享受父母陪伴的快樂。然而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刀董村,有一群留守兒童在假期中卻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似乎不屬於他們。
  • 我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在東海縣洪莊鎮車站村,一到周末,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就會熱鬧起來,孩子們在這裡看書、跳繩,還有本村退休老師免費為他們輔導功課。 為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
  • 關愛兒童 |「常青藤」—讓社區兒童之家四季常青
    關愛兒童 |「常青藤」—讓社區兒童之家四季常青 2020-09-15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州南街南關社區關愛留守兒童共建溫暖之家
    ;> 縣區 >> 甘州 甘州南街南關社區關愛留守兒童共建溫暖之家
  • 寶應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全覆蓋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飛速推進,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比列越來越高,留守兒童的數量也逐年遞增。在今年的寶應縣「兩會」上,部分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建立健全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提案,加強關愛留守兒童陣地建設,做好祖國的「護花使者」。
  • 長沙已建成兒童之家82家
    為「花朵」提供更多雨露陽光  長沙已建成兒童之家82家  星辰在線11月5日訊 據長沙晚報11月4日(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報導,遍布全市的社區兒童之家、社區兒童督導員,正為更多的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成長的雨露陽光。
  •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發布日期:2020-11-30 17:19 來源:連雲港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連雲港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今年,全市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 立足「兒童之家」小窗口·做好兒童關愛保護大文章
    >begin--> 為健全基層困境、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按照省、市、區有關民生工程相關要求,吳興區民政局把「兒童之家」建設作為單位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強化舉措、拿出實招,依託各村(社區)資源,因地制宜,目前17個兒童之家建設已全面完成。
  • 黃桷井社區:成立兒童之家 關愛留守兒童
    12月5日,周六早上,市中區城東街道黃桷井社區部分留守兒童走進社區兒童之家,在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志願者的輔導下開始寫作業。近來,黃桷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生志願服務團隊合作成立了兒童之家志願服務項目,幫助社區留守兒童解決課業輔導難題,豐富孩子們的課餘文化生活。
  • 蓮都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打造愛的天空
    「兒子兩口子都在外地開超市,我們老兩口在麗水帶外孫,現在有了『兒童之家』,外孫周末和暑假都可以去那看看書,還有老師帶著,對我們來說真是件大好事。」近日,家住市區龍門嶺小區的張伯伯看著在兒童之家看書的外孫,激動地說道。
  • 金豪社區關愛之家啟動留守兒童「周末快樂繪」活動
    安徽網淮南頻道訊   為關愛轄區困境、留守兒童,豐富她們的文化生活,培養她們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們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淮南市金豪社區婦聯關愛之家攜手淮南七彩陽光社工站聯動開展「周未快樂繪」活動。
  • 嘉禾建立「留守兒童之家」106個
    華聲在線9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通訊員 鄧和明 胡前鋒 記者 顏石敦)8月31日下午放學後,在嘉禾縣廣發鎮白覺村「留守兒童之家」,廣發中心學校4年級學生李輝通過網絡視頻,向父母匯報自己新學期的打算。
  • 農村兒童關愛新模式 探索創新型社區兒童之家
    2020年10月16日,在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重慶大山深處的深度貧困鎮雲陽縣泥溪鎮,迪馬泥溪兒童關愛中心正式揭牌投入使用。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社區兒童之家,即日起將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重慶市政企合作扶貧又一項創新成果。
  • 為困境兒童打造溫暖的家 !江蘇已建成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
    截至去年底,江蘇共有1403.8萬兒童,其中53.634萬是困境兒童,約佔兒童總數的3.8%。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兒童「關愛之家」建設,省政府連續三年將建設兒童「關愛之家」列為辦實事工程。目前已建成418家,今年又新建200家。如何有效運營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讓其切實發揮作用,為兒童提供多樣化服務?
  • 台州4000「兒童之家」成留守兒童樂園 童年不孤單
    今年11歲的方順志是仙居淡竹中心小學的一位學生,讓他如此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位於淡竹下葉村的「糖鞦韆」兒童之家。  昨天,記者從市婦聯了解到,為了增強社區(村)「兒童之家」為轄區內留守、流動兒童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2015年,市婦聯面向全市推開社區(村)兒童保護項目試點工作。「糖鞦韆」兒童之家就是從2016年底開始通過眾籌的方式籌集資金,2017年5月正式落戶仙居縣淡竹鄉的。
  • 「文明實踐在醴陵」「留守兒童之家」讓留守兒童不孤單
    紅網時刻株洲12月3日訊(通訊員 陳君)12月1日,位於醴陵市李畋鎮富裡社區的最後一處村級留守兒童之家檢查驗收完畢。至此,2020年醴陵市村級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創建評估驗收工作順利完成。近年來,醴陵市為保障民生、做好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促進社會穩定,為此採取了一系列舉措:研究出臺《醴陵市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明確兒童之家室內面積不低於100平方米,室外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需配備圖書、期刊、報紙和文體器材等,同時設置文體活動、圖書閱覽、親情溝通、手工製作、檔案管理、心理輔導等多個功能區。
  • 科學關愛留守兒童,在這裡他們有了一個特別的家
    10月30日上午9時許,來自惠氏營養品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志願者們,來到了安徽涇縣黃村鎮平垣村6歲的留守兒童盛煊月家,小煊月走到奶奶給自己買的小黑板前,用粉筆為叔叔阿姨們畫了一座彩虹橋,還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這是對父母最簡單最直接的思念。
  • 邵陽搭建「橋梁」聯絡親情 關愛留守兒童成優秀案例
    8月10日,在邵陽市大祥區板橋鄉立新村「兒童之家」,邵陽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趙喜娥、範躍娥等志願者的身影一出現,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兒童之家』讓孩子們得到了精神關愛和心理撫慰。」立新村「兒童主任」嶽海燕介紹,該村現有留守兒童42人,2017年建成「兒童之家」,常態化開展關愛兒童活動,心理專家、志願者及村裡的「陽光媽媽」「陽光爸爸」等與孩子結對,為他們提供缺失的陪伴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