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第302醫院與蘭州第二人民醫院成為技術協作醫院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解放軍第302醫院與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揭牌籤約儀式現場。

302醫院邢振湖政委與蘭州市衛生局郝明副局長共同為協作醫院揭牌

中國網91日訊  829日下午,解放軍第302醫院與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籤訂技術幫帶協議,這標誌著兩院正式成為技術協作醫院。至此,302醫院的技術協作醫院已增至55家,遍布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

 根據協議,兩家醫院將發揮各自優勢,在醫院管理、臨床會診、教學查房、專題講座、技術交流、聯合會診、快速轉診、人才培養、科研協作、應突處置等方面開展富有成效的協作,特別是在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和肝病的學科、人才、技術建設方面加強緊密協作,提高傳染病尤其是肝病的診治水平和綜合救治能力,更好地為蘭州傳染病患者服務,讓蘭州市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國家級醫療服務。

解放軍第 302醫院還將定期派出專家對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幫帶工作,幫助該院加強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病學科建設,指導其開展臨床新技術、新業務,並免費接收該院派出的進修生。特別是利用信息化的遠程診療技術手段,使甘肅各族群眾得到更加及時優質高效的服務,共同搭建傳染病和肝病診治平臺,為造福各族群眾做出應有貢獻。

  籤約當天,解放軍第302醫院的專家醫療隊還在現場為群眾開展義診服務,接診當地患者100餘人,受到普遍歡迎。期間,302醫院專家辛紹傑、張紹庚、葉雨英分別作了題為《重度肝病的治療進展》、《肝癌綜合治療進展》《傳染病的臨床防護及護理》的學術講座,並與從事肝病、傳染病界的各位會議代表就有關疾病新進展、新技術、新方法及國際國內研究的熱點進行了交流探討。

據了解,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融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醫院重點學科突出,其中「傳染病臨床基地」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建設單位,肝病專業、中西醫結合腎內科被列為甘肅省重點學科;醫院下屬的肝病研究所,獨立研製了國家級新藥「珠子肝泰膠囊 」以及「複方蟲草珍珠膠囊」、「金茵利膽靈」等系列治療肝膽疾病的藥物。(戴欣)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第302醫院:「傳染世界」寫大愛
    解放軍第302醫院是全國最大、全軍唯一的傳染病醫院,這裡被人稱為「病毒窩子」。然而,就在這樣一個不見硝煙的特殊戰場,活躍著一群為人民健康事業竭誠奉獻的防疫衛士。近日,黨和國家領導人陸續在解放軍第302醫院破解重大傳染病防治難題的先進事跡上作出了重要的批示,要求媒體宣傳好、介紹好為人民健康事業奉獻的好醫院好醫生。
  • 解放軍第474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原空軍烏魯木齊醫院),是一所經歷過抗美援越戰火洗禮、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部隊醫院,組建於1969
  • 解放軍第474醫院半數科室成為特色專科
    解放軍第474醫院半數科室成為特色專科         2009年12月中旬,經蘭州軍區衛生部綜合評定,474醫院軟傷科被確定為「蘭州軍區醫學專科中心」。院長王俊高興地對筆者說:「這是我院繼眼科成為『全軍眼科中心』、心血管專科等6個科室成為『蘭州軍區醫學專科中心』後,被軍隊衛生系統確定的又一個特色科室。」據悉,目前,在編制規模不大的474醫院,先後有半數科室躋身特色專科行列,標誌著該院特色專科建設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特色專科是醫院持續發展的「橋頭堡」。
  • 解放軍302醫院實現我國傳染病治療史上一次次突破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記者王亮 李媛媛 花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解放軍302醫院,有一批德技雙馨的醫療專家,他們獻身傳染病事業,實現了我國傳染病治療史上的一次次突破。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5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5醫院於1969年7月1日成立,主要承擔體系部隊的醫療保障任務,並向社會開放。
  • 陝西省寶雞市十強醫院排行榜!
    第8名: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暨寶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始建於1937年,它南鄰西寶高速公路,北依隴海鐵路,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是寶雞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居民和兒童醫療保險、「新農合」、西安鐵路局職工家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 【公告】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專家及北京朝陽醫院...
    【公告】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專家及北京朝陽醫院懷柔醫院專家在旗人民醫院駐診公告 2020-04-08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廣東深圳寶安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石巖人民醫院)招聘33人...
    一、醫院簡介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成立於1954年,2016年7月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成立,編為寶醫第二人民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社區健康服務於一體的二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國家胸痛中心、深圳市卒中中心、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技術協作單位。
  • 302醫院新型檢測技術實現麻疹的早期診斷
    解放軍302醫院臨床醫學檢驗中心科研人員通過反覆驗證,率先採用螢光PCR病毒檢測技術,實現了麻疹病情的早診斷、早治療。 麻疹是我國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以往對麻疹病例的確診採用血清抗體檢測和臨床症狀相結合的方式來判斷,在患者發病一周左右檢測到體內含有麻疹抗體,臨床才能確診病情。
  • 廣州「南方醫院白雲分院技術協作醫院」揭牌儀式在荔波舉行
    為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利用東西部醫療對口幫扶優勢,發揮廣黔協作「組團式」幫扶作用,9月4日,廣州「南方醫院白雲分院技術協作醫院」揭牌儀式暨對口幫扶系列活動在荔波縣人民醫院舉行。
  • 專訪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疫情給醫院帶來的挑戰與思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新冠疫情影響下,醫院的運營面臨哪些衝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醫院還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去應對?數位化時代,智慧醫院的建設又該如何走?這些問題,在9月11日的2020中國醫院大會期間,成為了多位醫院院長探討的話題。
  • 鎮江市10強醫院:句容市人民醫院第七、江蘇大學附屬醫院第二
    今天我們來帶大家了解下鎮江市的十強醫院。第十名: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鎮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有著80餘年建院歷史和人文底蘊的綜合性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承擔著江大醫學院、南通醫學院等6所醫學院校的臨床實習任務。
  • 隸屬聯勤保障部隊 解放軍「第9××」系列醫院全新亮相
    近期,隨著軍隊醫院調整改革信息的陸續披露,分布於全國各地、隸屬於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的"第9××"系列編號的軍隊醫院全新亮相。健康界從解放軍第105醫院官方網站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5醫院已經更名為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
  • 徐州市10強醫院: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第九、徐州市中心醫院第三
    第十名: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暨徐州醫科大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創建於1971年,歷經40餘年的風雨歷程,已發展為一所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肛腸科是我院普外科獨立出來的專科。以臨床醫療為主,教學、科研並重。
  • 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以患者需求為己任,構建便民醫院
    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70年風雨,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每個角落都充滿著「一切為了患者,為了一切患者」的大醫精神,贏得了越來越多患者的信賴和認可。
  • 常德市婦幼保健院成為湖南兒童醫院醫療聯合體協作醫院
    常德市婦幼保健院成為湖南省兒童醫院醫療聯合體協作醫院中國網訊(劉春林 通訊員 彭李豔 龍霞)7月22日,記者在常德市婦幼保健院見證了「湖南省兒童醫院醫療聯合體協作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愛勤(右)與常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洪振海(左)揭牌在揭牌儀式上,彭進院長表示,常德市婦幼保健院與湖南省兒童醫院的協作
  • 新泰市人民醫院位列全國縣級醫院綜合排名第48位
    大會發布了「2019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包括:頂級醫院100強、省單醫院100強、地級城市醫院500強、縣級醫院500強、中醫醫院500強、腫瘤醫院50強等多個榜單,《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19-2020)同期發布。新泰市人民醫院位列第48名。
  • 寶雞市人民醫院正式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寶雞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47年9月1日。醫院地處寶雞市繁華的經二路中段,歷經70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保健、社區康復於一體,學科建制齊全,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全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2008年5月投入使用的住院綜合大樓,建築面積三萬餘平方米,主體16層,現代化的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新生兒科、重症醫學科(ICU)流程規範,設施一流。醫院開放床位800張。
  •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再添11個牽頭建設緊密型專科(技術)聯盟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再添11個牽頭建設緊密型專科(技術)聯盟 2020-03-2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放軍301醫院海南分院:國際有的技術 我們基本都有
    中新社三亞6月14日電題:三亞海棠灣探營解放軍301醫院海南分院作者尹海明張向東鮑磊經過5個多月的試運行,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海南分院(簡稱海南分院)6月9日在三亞海棠灣正式開診。1000多名從北京總院精選的醫護人員成建制南下,49個臨床醫技科室、25個護理單元,與解放軍總醫院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