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吳謝宇,男,1994年10月7日出生,漢族,福州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學生。
2016年2月14日,受害人謝天琴被人殺死在福州市晉安區桂山路172號某中學教職工宿舍5座102單元住處內。經偵查,其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2月14日情人節,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經過現場勘查,吳謝宇作案後封死了住處的門窗,將屍體用塑料布、保鮮膜層層包裹,每一層還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同時在家裡根據法醫對屍體進行屍檢,發現有明顯的刀砍、鋸割痕跡。說明什麼呢?說明吳謝宇想碎屍,又進一步說明,吳謝宇弒母后沒有一點點的自責、後怕、後悔等等感情,反而出現了輕鬆的心理,在他的內心深處是一種極度壓抑被釋放的感覺。後由於碎屍聲音太大,吳謝宇就沒有繼續,而且弒母后,吳謝宇還以母親名義去問親戚、朋友借錢,共借到144萬元。吳謝宇後帶著錢去河南鄭州,找之前他喜歡的一個小姐,去跟小姐提親,想和小姐結婚。然後被這個小姐拒絕了。
這是當時福建警方的懸賞通告
後警方調取了吳謝宇所有的軌跡信息,顯示2016年2月4日晚23時許,吳謝宇在河南鄭州(我的家鄉,尷尬....)取了一筆錢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
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當時我在分析這個案件的時候,認為吳謝宇是偷渡去了美國。(打我臉了,哈哈,大寫的尷尬呀)
監控拍攝到的嫌疑人吳謝宇
母子倆曾相依為命
死者謝天琴為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的歷史老師。該校一位2008年畢業的學生稱,高一時謝天琴曾經是班主任。她稱,2005年其獨自一人到福州讀書,謝老師平時話不多,挺內向的,但對人很好,很疼愛學生,「我想家,她還帶我去她家吃飯,很細心。」
「她很疼愛她的兒子,從小就以他兒子為榮。」上述學生稱,謝天琴丈夫前幾年因病去世,母子倆相依為命。
另據多名吳謝宇同學稱,吳謝宇高中時學習成績優異,2012年進入北大經濟學院。公開資料顯示,大一、大二學年,其在北大均獲取了獎學金。吳謝宇初中就讀於母親所在學校,2009年,吳謝宇中考取得了437分,是該校最高分。
據北大經濟學院學生稱,吳謝宇過去一年基本不怎麼在學校,同學都在找他。他學習成績很優秀,此前一直在考GRE,準備申請出國留學,但2015年年中開始便聯繫不上了。直至看到新聞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同學感到震驚。
吳謝宇對母親的過度依戀。到了大學的年齡,作為一個男學生,他的關注點按正常來說,應該是放在與他同齡的女生身上,而他的關注點依然是他的媽媽。
一個已經成年的男人,不管是在高中在大學期間還每天跟媽媽保持如此親密的通話,這本身就偏離了常態。我認為這反映的是他的戀母情結。
他在殺人現場安裝監控設備的行為反映了他極端的反社會人格。他是要看看多長時間他的殺人行為會被警方發現,因為他所安裝的設備會在監視到有人進入現場之後,向他的手機發送信息。
吳謝宇沒有姐妹,母親性格又不夠溫柔,高中時沒有談過戀愛,甚至深入接觸的機會都沒有,對女性的了解有限,容易對女性產生極端崇拜心理,失望後就轉向極端,所以導致他後來成了「男模」,迷失在愛與性的漩渦裡。吳謝宇的母親是正的一面,吳謝宇提親的小姐是反的一面,兩個女人兩種角色,這似乎很是矛盾。但其實是心理原因,這個也能看的出來吳謝宇在他母親的影響下生活的很壓抑,是一種被迫的表現。被迫表現的懂禮貌、被迫表現的完美、被迫表現的自己是學霸、被迫表現的被母親、親戚、老師、同學去誇讚等等。當這種被迫壓抑到一定程度時,他必然會選擇一種釋放的途徑。不管怎麼去分析,怎麼去說,吳謝宇弒母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自我心理的一種調節失衡。母親的控制和尖利摧毀了壓抑已久的生活,讓自己走向了死亡 也讓吳謝宇成了永恆的罪人。縱觀本案,吳謝宇殺人精心預謀,手法殘忍,公然違背社會道德,舉刀自己的母親,無投案自首情節,證據確鑿,應當判處死刑。
哎,說到這裡,我心情也是很沉重。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母親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個家,我們窮盡文明無法歌頌母親的偉大,窮盡一生不能回報母親的恩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您的黑髮泛起了霜花」「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那句話不讓我們熱淚盈眶呢?「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母親是我們人生在世最應該感恩的人。即使母子有隔閡,感恩也應蕩滌一切塵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不僅僅是自己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個人應有的良知。
朋友們,你們以後都會有自己的兒女,兒女都會是你的一生的牽掛和愛,我總結一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家庭親情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的愛,不要表現得那麼功利。
2、孩子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也是社會的孩子,他們必將在社會獨自面對一切。多給他們一些獨立思考的空間,多讓他們自己去做一些獨立的選擇。
3、家長要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吳謝宇和他母親的那種極端個性,其實在一個開朗的家庭環境中,可以得到逐步的緩解。
4、青春期的男孩子,中學時期要多和異性打交道,可是適當的考慮性教育,別反對他們去和女孩子交往,避免對女性產生要麼聖潔,要麼卑鄙這樣極端的道德誤區。也避免他們過度的神話愛情。過度神話愛情者,往往有精神潔癖,也容易走向極端。
5、家和萬事興,不要因為感情迷失自己,也不要因為挫折,將感情的對象,以及家人,極端的對立。說得直白點,不要對別人要求太高,對於父母對自己的感情,也是這樣,每一個父母,都不是完美的,點點滴滴的關懷,都應該懷著感恩之心!
6、愛能成就一個人,愛同時能毀滅一個人,愛不是控制,愛是放手,是尊重。
千萬別因為「愛」,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愛他,就如他所是;
而非,只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