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平頂山12月11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柳真真 張顯峰)「縣交通運輸局邀請的人民醫院專家已到村委會,請大伙兒相互轉告,儘早來村委會參加義診。」12月9日,聽到村裡「大喇叭」的廣播通知,寶豐縣觀音堂林站北水峪村的鄉親們三三兩兩湧向村委會,不大的村室裡一時間擠滿了尋醫問診的群眾。
寶豐縣交通運輸局機關黨支部和農村公路管理所黨支部的黨員志願者熱情地引導村民排隊候診,分發健康知識普及手冊。寶豐縣人民醫院體檢中心、疼痛科、心血管科的醫生們耐心細緻的為村民量血壓、測血糖、針灸按摩、健康諮詢。
「最近老是脖子疼、肩膀硬。現在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服務,貼心又方便。」64歲的北水峪村村民葉能高興地說,雖然自己2017年就脫貧了,但幫扶單位的幫助從沒有停止,家裡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北水峪村地處寶豐縣西部山區,屬省級深度貧困村,全村240戶10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54戶515人。經過各方努力,該村2019年底如期退出貧困村行列。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幫扶單位的寶豐縣交通運輸局經過綜合分析,決定把抓黨建、強基層當做防返貧、促提升的主攻方向,通過實施基層黨建「手拉手」共建活動,不斷提高村黨支部凝聚力、組織力、戰鬥力,著力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隊」。為此,寶豐縣交通運輸局機關黨委與北水峪村黨支部先後建立實施了主題黨日聯席制度、「三會一課」聯席制度、黨建觀摩制度,交流經驗,查擺不足,互學互促,加快補齊黨建短板,共同商討發展大計,逐步形成支部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的良好局面,村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寶豐縣交通運輸局充分發揮「黨建+幫扶」優勢,謀群眾所盼,解群眾所難,先後為村裡建成了90多米的十八裡河橋,安裝了30盞路燈,增設了1處移動信號拉遠小基站,舉辦了花椒種植培訓班、迷迭香種植培訓班。對通村主幹道進行加寬改造,破損的水泥路面被舒適耐用的瀝青路面所代替,「村村通」客車穿村而過。
寶豐縣交通運輸局還組織公路施工單位在北水峪村舉辦了交通項目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交流對接會,先後有50餘名村民到扶貧二號路建設工地就近務工,轉移就業。隨著一樁樁一件件「真幫實扶」舉措的落地開花,村裡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村民收入穩步提高,群眾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今年,剩餘的6戶貧困戶也已全部脫貧,標誌著北水峪村在整村脫貧上實現歷史性跨越。」寶豐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國旗說,交通運輸部門將持續在抓黨建、強基層,防返貧、促提升上下功夫,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脫貧不脫幫,把鄉親們扶上馬再送一程,讓北水峪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