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曬法是傳統鐵鹽印相法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又叫做鐵氰酸鹽(鐵-普魯士藍)印相法,由英國的約翰·赫謝爾爵士於1841年-1842年間發明。其基本做法原理是把檸檬酸鐵和鐵氰化鉀混合做成感光液,再塗布在紙基上,通過與攝影底片或者實際物體緊密接觸,經過陽光照射(也可用紫外線燈)曝光後,用溫水洗相,即可呈現帶有整體藍色調系的照片,保存時間可達百年之久。
藍曬法的學習製作成本較低,處理方法相對簡單,其涉及的化學感光物質相對安全無毒,顯影劑就是我們喝的水,並且它有多方面的用途,所以如今成為了古典印相眾多工藝之中最普及的一種。
藍曬印相法最終呈現的是以藍色為基調的單色畫面,可作用於不同題材的影像,大多表現出一種寧靜悠揚,復古浪漫的視覺效果。但對於建築媒體行業出身的沈忠海來說,由於創作題材大多是都市景觀,氣勢宏偉磅礴,這種工藝在他的作品裡並不多見。
但沈忠海偶爾也會使用藍曬,把一些放鬆心情,隨心拍下的簡單風景照片進行藍曬印相輸出。盛開的櫻花樹,繁茂的蘆葦叢,悠揚深遠的林間小道,浪花翻騰的海灘,沈忠海的這些影像為我們在炎熱夏日裡的帶來了一絲清爽,我們的心情也跟隨著在那一抹沉靜純厚的普魯士藍裡平靜了下來。
藍曬印相1,沈忠海作品。
藍曬印相2,沈忠海作品。
藍曬印相3,沈忠海作品。
藍曬印相4,沈忠海作品。對於藍曬,沈忠海更多地是抱著一種科普的態度,作為入門普及,讓更多人有機會通過藍曬開始認識接觸攝影古典印相工藝。「攝影古典印相工藝的學習需要耗費一定的財力,精力與時間,卻不具備太多的盈利點,這也是古典工藝傳承中的一個難點」,沈忠海說:「但是,我還是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沉下心來,把這些古老的工藝傳承,並發展下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