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三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徵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築上起了裝飾作用。
北京·故宮,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情結。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一座城,沉澱600年的記憶,站在紫禁城中凝望,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你還記得第一次去故宮是什麼時候嗎?故宮新老照片對比,誰能想到它今年已經600歲了老照片是回憶,記錄歲月的變遷。
站在紫禁城中凝望,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歷史與當下重合,不禁感嘆:600歲風華正茂。故宮迎初雪成就"網紅"打卡聖地。
2020年故宮600歲。聽說今年會有很多活動超期待!從06年開始陸陸續續刷了好多次,從坐著飛機變成坐著高鐵,進京也是越來越方便啦。整理了一些近年的照片留個紀念。我愛故宮一萬年,今年也還想繼續春夏秋冬刷一輪呀,超期待可以趕上一場宮中瑞雪。
太和門前,這片廣場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因為這裡有一條曲線優美的人工河。秋水靜而寒潭清,水面還沒結冰,而大雪紛然而至,難得的景色( 北京 一般在冬天下雪,而下雪時河面也會結冰)。
遊客們紛紛在這個一百年前的皇家宮殿前打雪仗,倒也是別有一番情趣。
說到這裡,我也寫不出個完整的故宮功略,因為我覺得故宮官網( http://www.dpm.org.cn )上和網絡上要比我說得詳細得多。那還是說幾個個人感覺挺實用的信息吧。
故宮實行單向遊覽政策,即從天安門後面的故宮午門(南門)進入,從故宮北門出口。所有人要遊覽故宮,先要穿過天安門。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故宮的旅遊信息:故宮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故宮博物院全年開放,但每周一全天閉館。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旺季開放時間為8:30-16:00(17:00清場),門票60元;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淡季開放時間為8:30-15:30(16:30清場),門票40元。
大批的遊客穿過天安門城樓湧向故宮,即使是冒著大雪,也排起了長長的購票隊伍。這不僅是因為人多,更是因為故宮為了防止黃牛倒票,在購買門票時需要身份證認證,所以買票時間非常緩慢。但是也不要擔心,故宮為了方便遊客參觀,實行了網上預約門票業務( http://gugong.228.com.cn ),你可事先預約好門票,然後執身份證直接去領票即可,不用排隊。
太和門左右兩邊各有一隻銅獅,大雪落下,更顯威嚴。
穿越太和門,太和殿更具氣勢,樓臺高啟、大殿中立。這是整個故宮最高最大的一個宮殿,是整個故宮建築群的核心,從這裡開始,將進入故宮最精華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這裡不僅宮殿雄偉,就連身邊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是做功精美的藝術品。 但是北京散客旅遊市場還是挺混亂的(雖然是首善之區),故宮尤其混亂。不僅在故宮外,而且在故宮裡也經常有各種旅行社或黑導遊在招攬遊客。建議大家在來 北京 前做好攻略,不要輕信他們說的什麼長城一日遊。
好了,今日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小編只是介紹了一點。故宮的美可不止這樣哦!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故宮一遊,如果喜歡的話,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