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一、強化基層組織戰鬥力
創新九大戰區、「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永吉縣積極探索攻堅責任體系建設,建立「九大戰區」攻堅模式,由9位縣級領導掛帥戰區司令,統籌謀劃推動戰區工作,形成「戰區牽頭、部門推進、鄉鎮落實」「三位一體」工作格局,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攻堅態勢。戰區司令排兵布陣,統籌實施「一對一」精準打擊,逐個攻破「兩不愁三保障」重點、難點問題。
建立「黨建+」「傳幫帶」幫扶模式。實行「黨建+扶貧」工作模式,壓實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崗位責任。發揮第一書記「傳幫帶」作用,開展第一書記代言活動,推動駐村工作責任落實,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實現增收。組織開展「村書記話扶貧」活動,落實村黨組織帶頭人引領帶動作用,紮實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落實「專題督導」「比學趕超」制度體系。永吉縣圍繞脫貧攻堅任務落實、作風整治、問題整改等工作,開展專項督查巡查,深入查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推動全縣問題整改到位。依託「雙周暗訪」、交叉互檢、拉練檢查、基礎工作大比武等活動,發現問題,總結成果,推廣經驗做法,激發一線扶貧幹部幹事創業熱情,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
二、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力
扶志氣,產業扶貧、拓寬致富之路。狠抓扶貧產業建設,形成帶貧益貧長效機制,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受益,實施差異化分紅,改變「等靠要」現狀。大力拓寬增收渠道,開發行業扶貧公益崗位,同時利用專項扶貧資金及收益,積極開發「扶貧援助崗位」473個、「扶貧特崗」256個,確保貧困人口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深入推進「四小工程」建設,積極扶持貧困戶發展庭院項目,進一步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扶智氣,立足扶智、走穩扶貧之路。拔除「思想窮根」,激活貧困群眾「心」動力,依託教育扶貧改變貧困戶的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依託技能技術培訓,保障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戶實現「一技之長」,推動貧困人口通過勤勞雙手走向致富之路。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依託「積分評定」「愛心超市」等活動,推動貧困戶樹立「有勞才有獲」的意識。
扶心氣,凝心聚力,奔向幸福之路。開設《我的脫貧故事》《我的小康生活》欄目,「永吉發布」設立脫貧攻堅專欄,積極傳遞正能量。組織開展「最美奮進人」評選,2018年度評出11名、2019年度評選出23名自主創業貧困戶,連續兩年給予每人1000元的資金獎勵,讓貧困戶幸福走在小康路上。
三、增強脫貧攻堅保障力
落實三個一批,踏上脫貧路。發展教育脫貧一批。落實控輟保學工作責任,對建檔立卡學生進行分類跟蹤管理,「十三五」期間,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無因貧失輟學現象發生;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一批。落實健康扶貧「五道防線」「看病120服務111」「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後付費」等政策,確保貧困戶看得起病、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加強農村低保對象與扶貧對象有效銜接,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保障範圍,對全縣符合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實現100%代繳。
做好三個助攻,走上致富路。金融扶貧「貸」出希望。實行「一自三合」信貸模式,推進符合信貸條件的貧困戶應貸盡貸,五年累計發放脫貧基金1503萬元、小額信貸1000餘萬元,扶持貧困戶發展致富脫貧項目;消費扶貧助農增收。建成2個專館、3個專區和55個專櫃,組織預算單位優先購買貧困地區扶貧產品,解決扶貧產品、貧困戶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保險扶貧鼓足底氣。永吉縣每年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投保產業保險,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新農合保險,連續四年為貧困戶購買投保團體家庭財產綜合保險和團體民生意外傷害保險,為貧困戶穩定脫貧提供了一份有效的生活保障。
強化三個銜接,邁上振興路。推進鞏固提升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四個不摘」原則,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設立紅、黃、藍三級風險等級預警機制,駐村工作隊不撤,包保幫扶力度不減,堅決杜絕新致貧和返貧問題;促進發展特色產業增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繼續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推進基本產業發展,切實通過產業項目總量的增加,保障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能力;改善提升農村公共服務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推進貧困村與插花村共同發展,加快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推進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基礎。
【來源:吉林市扶貧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