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南寧市民主路小學號召全校同學利用2020年暑假,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之旅」活動。一(1)班的同學們實地參觀了革命紀念館,緬懷了先烈;觀看了紅色影片,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繪製了紅色畫卷,抒發了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暑假期間,張方馨、張方懿、張玟笛、李若翎4位同學,相伴到巴馬韋拔群烈士紀念碑、香刷洞參觀,緬懷韋拔群烈士。韋拔群是百色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在艱苦的條件下領導遊擊戰爭,為百色起義農民運動作出巨大貢獻。在參觀了遺址內現存的韋撥群生前休息石板、雕塑一尊、紀念碑一塊時,4位同學心情難以平靜,淚水不知不覺盈滿眼眶。「韋拔群爺爺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向他學習。」4位同學還在筆記本上記下了1922年韋拔群的革命宣傳口號「打抱不平,救家鄉,救廣西,救中國實行社會革命。」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最後一天從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暑假期間,李若翎同學專程來到上海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李若翎認真參觀中共一大舊址的簡介,並朗讀了舊址上鐫刻的三行字:「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誕生、中國共產黨人從這裡出徵,中國共產黨歷史從這裡開始」。「我們經常唱『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來到中共一大舊址,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好好學習,才能真正成長為接班人。」李若翎在暑假作文中這樣寫到。
梁豫柵同學參觀了龍州起義紀念館,探尋鄧小平理論形成軌跡,龍州起義精神激勵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梁豫柵說,通過學習她明白了現在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她要努力學習,增長本領,長大後也為祖國做貢獻,努力成為共產主義接班人。
一(1)班的家長們還充分利用暑期出遊的機會,教育孩子們要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韋斯凡同學參加廣西革命紀念館「小木棉」志願者講解員培訓,在培訓中學習了先烈事跡,並將所學知識向觀眾講解。
其他同學們深入到南湖李明瑞、韋拔群紀念館、人民公園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毛主席接見廣西各族群眾紀念館等,接受紅色教育。盧思羽有感於解放軍叔叔保家衛國,畫了一幅《保衛中國》的兒童畫;蒙敘伊畫《祖國我愛你》;龍昱凱畫《國旗》……還有的同學觀看了紅色電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
此次形式多樣的紅色之旅讓一(1)班的少年隊員們深刻地認識到,紅領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同學們表示,他們將傳承革命理想,從小學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雷小琴)
梁豫柵參觀龍州起義紀念館
盧思羽畫紅色兒童畫《保衛中國》
蒙敘伊繪畫作品《祖國我愛你》
韋斯凡(後排左三)參加廣西革命紀念館「小木棉」志願者講解員培訓
張方馨、張玟笛、李若翎3位同學,相伴到巴馬參觀韋拔群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