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為了紀念出生,我們會在每年的同一天過生日,可是由於習俗和認知觀念差異,有的人過陽曆,有的則是過陰曆,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陰曆or陽曆?
在我國傳統習俗中,生日通常都是以陰曆(農曆)為準,因為這種紀年方式蘊含著古人的智慧,選擇這種方式也是對文化的尊重,諸多老輩人都會以此為準。
隨著時代的發展,陽曆生日開始湧現,部分人以身份證上的登記信息為基準過生日,這是因為多數年輕人對陰曆缺少概念,並不清楚自己陰曆生日是哪一天,為了圖方便,就按陽曆日期來。
事實上,無論是陽曆還是陰曆,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思維方式,具體哪一天無傷大雅。人的一生中會過很多次生日,如果每次都大操大辦未免有些誇張,何況多數家長對此也並不上心,只是有三次生日很重要,頗具紀念意義。
三次重要的生日不能忘
●12歲
12歲標誌著青春期的開始,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本次生日值得慶祝,更是一次成長的跨越,作為父母也應該及時調整教育方式,陪孩子順利從兒童階段過渡到青少年階段。
●14歲
14歲是青春期叛逆的高峰期,這一階段的孩子情緒波動大,做事衝動、不考慮後果,很喜歡和父母對著幹,慶祝這一次生日,既可以為雙方創造一個溝通契機,又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當然,生日只是一種形式,父母要在此基礎上多與孩子溝通,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開導和幫助。
說到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多數家長表示頭大,其實,往往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為了育兒之路走得更順,父母需要做好前期的理論知識儲備,往後才能在實際操作中得心應手。
《青春期親子溝通心理學》就是一本直面青春期親子關係的書籍,專為10~16歲孩子的家長設計,本書作者是名心理諮詢師,曾幫助無數家庭化解青春期親子間的矛盾和問題。
行文結構清晰,共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教會家長認識孩子,了解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為,其次便是就引發的矛盾,提供給家長切實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比如「如何讓孩子願意和你講話?」就要懂得利用同理心。
讀這本書,您的各種的棘手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巧妙應用書中的技巧和秘訣後,你將順利地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
●18歲
18歲的生日是給孩子最好的「成人禮」,這既是對過去的告別,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經過青春期的洗禮,孩子開始邁向人生的新篇章,告別稚嫩,走向成熟,不再是父母身邊的小孩,而是主導自己人生的大人,他們既要學會享受自由,也要努力承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