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老電腦升級來說,更換處理器、主板、顯卡可能就要大動幹戈變成更換平臺,費錢又費力。而現在SSD價格這麼便宜,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讓整個系統的運行速度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所以成為不少用戶升級老電腦時的首選。可是雖說SSD價格便宜,但依舊不能亂買,其品質對電腦運行的影響很大。
那麼老電腦升級SSD怎麼選?除了看品牌,還有三個「細節」要留心!
品牌選擇
SSD市場上品牌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筆者統計了以下,某東上SSD就有數十個品牌,很多品牌連很多資深玩家都沒聽說過。建議大家選擇三星、英特爾、威騰電子/閃迪、鎧俠(原東芝)/浦科特、美光、英睿達等品牌的產品。因為這些品牌大多具有自行製造NAND快閃記憶體的能力,像三星之類的還具有自研主控晶片的能力,在產品質量、性能方面更有優勢。
以上提到品牌之外,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其特點是無自主研發能力,多採用上遊廠商提供的方案,受上遊廠商影響較大,可能會經常更換方案,固件更新上可能也不如上遊廠商產品那麼及時。
另外還有一些大家聞所未聞的SSD品牌,就算價格再便宜,也不能隨便碰。這些廠商產品很可能用的是黑片,產品性能、質量都沒保障,要知道硬碟有價、資料無價,難道你願意將重要的資料存儲在這些質量不靠譜的產品當中嗎?
平臺的支持
主流SSD有SATA 6Gbps、PCIe M.2、SATA M.2等幾種接口,買回來能不能用得上要看平臺的支持。NVMe M.2 SSD現在價格與SATA SSD差不多,但性能強了好幾倍,顯然是玩家升級的首選。不過畢竟32Gbps帶寬的M.2接口出現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只有Intel 100系及其以上、AMD 300系及其以上的主板才帶有,如果你的主板沒有M.2接口,NVMe M.2 SSD買回來也裝不上啊。
有一個特殊情況是Intel 9系主板,主要是Z97也帶有M.2接口,但帶寬只有10Gbps,搭配NVMe M.2 SSD肯定會影響性能的發揮,還要更新支持NVMe的BIOS之後才能支持NVMe協議。
對於使用更老平臺的用戶,那就老老實實選SATA SSD吧,即便這類產品的順序讀寫速度只有500MB/s上下,但也比機械硬碟強多了。
NVMe M.2 SSD的散熱
NVMe M.2 SSD動輒上1000MB/s的順序讀寫速度大幅領先於SATA SSD,看上去確實非常的誘人,但是硬體產品性能越強則發熱越大,再加上NVMe M.2 SSD產品體積小巧,發熱密度大。從NVMe M.2 SSD一上市開始,關於其高負載下溫度過高導致降頻、性能下降,甚至出現數據傳輸失敗、產品損壞的問題就一直沒有停歇過。
既然發燒過高,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增強散熱,存儲廠商或主板廠商都為NVMe M.2 SSD配備了散熱片。可是市場上不少入門級產品並未標配散熱片,如果你買的就是裸片,建議自行加裝一個散熱片,30~40元就能大幅提升SSD的散熱性能。
市面上還有那種帶大尺寸散熱片、風扇的散熱片,筆者建議大家不要碰,因為這類散熱片太大很可能會和顯卡衝突,導致顯卡裝不上。
容量大小
現在SSD的價格真的降下來了,128GB產品百元左右就能買到,256GB產品不到200元也能入手。雖然產品價格便宜,但筆者建議大家不要考慮,因為容量實在是有點偏小了。可以計算一下,128GB SSD的實際容量可能只有110GB左右,裝上系統和必要軟體之後只剩下幾十GB的容量了,也裝不了多少東西了。128GB產品雖然容量翻倍,如果要存儲遊戲或高清電影,這樣的容量還是不夠用。
現在512GB甚至1TB SSD的價格也貴不了多少,建議大家不如一步到位,選個容量大的。
碼字不易,覺得有用的話,長按文末點讚送三連一鍵關注我,了解更多硬體知識,謝謝大家。(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