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菲律賓國內的法院讓我去坐牢,我就去坐牢,沒有問題。」
「你們(國際刑事法院)為什麼要幹預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事務?」
「誰給你們的權力、什麼『神聖的法律』給了你們權力,在外國國土上,讓一群愚蠢的白人(whitefools)審判我?」
說到後半句時,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被「氣」到從英語切換成菲律賓語,罵起了國際刑事法院的法官們。
據菲律賓ABS-CBN廣播電視集團12月29日報導,杜特爾特在周一(28日)晚上的記者發布會上,再次批判國際刑事法院(ICC),控訴ICC幹預菲律賓國內事務。
杜特爾特上臺後,對於國內毒品貿易實施「鐵腕」政策,加大打擊力度,被ICC屢次「找茬」。日前,ICC檢察官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辦公室宣稱:找到「合理證據」,證明杜特爾特政府打擊毒品時侵犯人權,犯下「反人類罪行」。
對此,杜特爾特在記者會回應,「我們(國內)有運行正常的法院,如果國內的法院讓我去坐牢,我就去坐牢。」
據「ABS-CBN」報導,菲律賓總統府早前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如果要調查菲律賓打擊毒品行動的話,是在浪費資源,並指出「ICC對於菲律賓沒有管轄權。一年前,菲律賓就從ICC退出了。」
這不是ICC第一次控訴菲律賓打擊毒品行動存在「大量謀殺」。2017年開始,有「強人」之稱的杜特爾特,在「肅清毒販」問題上,展開「禁毒戰役」,引發ICC關注和所謂「國際人權人士」的譴責。
2018年3月,對於「杜特爾特可能上國際刑事法院受審」的傳言,菲律賓總統表示,他不可能上國際刑事法院受審,因為國際刑事法院等「100萬年」,都不會有起訴他的司法管轄權。
3月14日,他就宣布 「菲律賓將撤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並呼籲成員國們也「退出ICC」。
《羅馬規約》規定需要等1年才能解除締約,而並不是所謂「立即生效」。對此,杜特爾特解釋道:1年時限不適用於菲律賓,因為當初菲律賓在成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時「存在程序上的漏洞」。
2019年,菲律賓程序上正式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雖然「國際」和「法院」這種詞疊在一起,字面上的壓迫感很大,但必須指出,ICC是一個基於《羅馬規約》成立的獨立機構。該規約於1998年在義大利羅馬獲得通過,並於2002年生效,目前有109個締約國,另外39個國家已籤署、但尚未批准這項規約。
目前,中國、美國、俄羅斯並未籤署《羅馬規約》(美國是於2002年取消)。
對於杜特爾特「愚蠢的白人」的「暴論」,必須指出:ICC裡的法官並不全是白人,還有一些有亞洲、非洲或拉美血統的法官。但是,國際刑事法院是以歐洲國家為主體創建的國際機構。
自創立以來,國際刑事法院審理的多起官司,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拿最近的來說,頻繁指摘菲律賓、多個非洲國家「人權問題」的ICC,對於英國軍隊2003年至2008年在伊拉克犯下的戰爭罪,卻在本月選擇放棄調查。
ICC檢察官法圖·本蘇達辯稱,有理由相信暴行確實發生,但因為「英國已經採取行動來調查這些罪行了(所以放棄長期調查)」。
還記得嗎?這位檢察官,就是上文中指控杜特爾特犯下「反人類罪行」的ICC成員。
ICC檢察官法圖·本蘇達(甘比亞人)(圖源:ICC官網)
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發文稱,國際刑事法院的撤訴,使一些公民自由組織感到失望。並援引專家的話批評這是一種「醜陋的雙重標準」、ICC對強國和弱國採取「兩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