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做了媽媽才知道懷孕生子究竟是有多難,媽媽們懷胎十月,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然而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孩子早產。
這同樣是許多媽媽們心裡的痛,孩子不足月,出生後要經過一系列的治療,既讓孩子受苦,父母心裡也不好受。
餘文樂首談女兒早產,全身插管模樣不忍心看,早產隱患寶媽要早知道
演員餘文樂和妻子的二胎女兒就是早產兒。餘文樂早前在社交帳號公布自己與妻子王棠雲的二胎女兒出生。過一段時間後,他首次談到自己女兒是早產兒,出生時只有兩斤,而普通嬰兒一般都是至少5斤以上。
餘文樂講到女兒早產是「目前人生最痛的經驗」。妻子王棠雲也表示,當自己女兒28周就出生之後,早產的痛苦就纏繞在女兒和自己身上。
看著女兒在保溫室裡全身插滿管子,並且整個人又黑又瘦,她甚至跪在孩子保溫箱外面崩潰大哭,想著女兒肯定很痛苦,自己又沒辦法幫她分擔。要知道王棠云為了避免女兒的早產,打了很多針安胎針,甚至於手臂腫脹,也難以避免寶寶的提前到來。
嬰兒出生一般都是母親懷孕37周左右,如果少於37周,而嬰兒體重低於1500克,那麼嬰兒就屬於早產兒。嬰兒早產無論是對大人來說是一種煎熬,對孩子本身也是一種磨難。
其實早產兒在生活中非常常見,這些孩子和足月的孩子比缺少四種能力
1)早產兒缺乏抵抗病菌的能力
早產兒的由於體型較小,其腎臟發育也會不那麼成熟,其白細胞的功能也會相對來說相比於足月兒較弱,因而因而對抗一些病菌的能力就比較弱,抵抗力差,身體狀況就會較差。
2)早產兒缺乏消化食物的能力
早產兒的呼吸功能、消化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弱勢。早產兒的吮吸和吞咽功能弱,因而容易嗆到,並且他們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又差,所以容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或者營養缺乏。
3)早產兒缺乏造血的能力
足月兒也很容易出現貧血狀況,那麼早產兒貧血的機率更大了。因而早產兒的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都要較低,同時,他們的毛細血管也相對來說要更脆弱一些。
早產兒的危害還遠遠不及以上這些,寶媽們在懷孕是一定要注意各方面生活習慣,才能夠避免早產兒的出現。
寶媽想要避開生出「早產寶寶」,最好要做到下面幾點
1)心情好是前提
很多時候孕媽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後心情都會比較煩躁,或者是心情極差、容易暴躁等等,有的孕媽由於過度擔心胎兒而導致引起產前抑鬱症,這些原因其實也是導致孩子早產的重要因素。
孕媽的心情很重要,如果孕媽一直處於悶悶不樂、經常大發脾氣、煩躁鬱悶的狀態,那麼就會影響本身的消化系統,同時身體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如果生病了,病菌侵染到腹中,也就容易導致胎兒的亞健康。
所以孕媽一定要注意在懷孕期間保持身心舒暢,如果室內過於煩悶,也可以多出去外面走走,和其他人聊天散步,不要一個人悶著了。
2)身體狀況是基礎
孕媽在懷孕期間一定要做好自身疾病的篩查,如果本身就有一些不適,那麼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影響到胎兒。同時,在備孕期間,也要注重身體的檢查,如果不具備懷孕的條件,則要暫時考慮想不懷孕。
3)營養補充是關鍵
孕期的營養非常重要,因而不只是媽媽一個人在吃,胎兒也需要足夠的營養。如果孕媽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良,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生時體重低,甚至是早產。
所以孕媽在懷孕期間要注重營養補充,注意營養的搭配,不可節食,也不要吃太多。同時,孕媽也要注意多運動和鍛鍊身體。
早產兒有很多的危害,因此各位孕媽們要重視孕期的各方面生活習慣,切不可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導致胎兒早產,這種痛苦是一種煎熬,因此孕媽要在生活中要警惕一些早產因素,爭取生一個健康的足月寶寶。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