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今冬北京第三場降雪昨天如約而至。不過,此輪降雪分布極不均勻,城區及以南地區以小雪為主,北部地區出現了中雪,延慶、懷柔和密雲局地降下了大雪。降雪在入夜後逐漸減弱停止。雪後,北風逐漸加大,今天北京將有四級左右北風,陣風六七級,風寒效應明顯,市民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
據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琳娜介紹,昨天上午,北部山區降雪非常明顯,很多地區達到了中雪,城區由於中低空1500米到2000米以下的水汽條件不是非常充沛,降雪相對較弱。
到了下午,隨著偏南風的進一步輸送,水汽條件進一步轉好,城區的降雪也逐漸明顯起來。統計顯示,14日05時至下午15時,全市平均降水1.2毫米,城區平均0.4毫米;最大降水出現在延慶佛爺頂,7.3毫米,最大降水強度也是在延慶佛爺頂,10-11時的降水量為1.4毫米/小時。
昨天是七九第一天,「七九河開」,原本應該是天氣漸漸開始變暖的日子。然而,在降雪的影響下,昨天本市天氣陰冷,早晨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5.9℃,白天的最高氣溫也只有-2.3℃。雪後地表溫度較低,易出現道路結冰現象。
降雪過後,北風接踵而至。市氣象臺昨天下午16:30發布了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昨天後半夜至16日,本市迎來四級左右偏北風,陣風六七級,風寒效應之下,體感會非常寒冷。預計未來幾天,本市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氣溫將緩慢升高,今天至23號白天,本市最高氣溫在2~9℃,夜間最低氣溫-7~-2℃。
立春後降雪是否正常?據了解,降雪需要低溫和充沛的水汽條件配合才能實現。北京地區有兩個時間段下雪次數較多,雪量也較大,即12月初和2月。專家介紹,北京的冬季受大陸季風性氣候影響,以西北風為主,從歐亞大陸過來的冷空氣乾燥、低溫,沒有充沛的水汽配合很難形成降雪。12月初氣溫還不是很低,2月立春後氣溫已開始回升,這兩個時段溫度相對比較高,空氣中含水能力比較強,水汽條件較好,一旦跟低溫配合,就容易下雪。
所以,立春下雪是比較正常的。歷史數據顯示,算上昨天這場雪,今冬北京的降雪日數已達到3天,是2000年以來北京下雪日數並列第三多的一年。
釋疑
1.此次降雪與上次降雪過程有什麼不同?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介紹,此輪降雪的總體特點是影響範圍大、強度較強,是華北地區入冬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過程。兩次降雪過程區別在於冷空氣和水汽來源不同。此輪降雪是由於新疆北部低槽攜帶冷空氣不斷東移,冷空氣沿西北路南下。在冷空氣影響之前,地面倒槽和低層南風顯著加強,將南方的暖溼氣流向北輸送,有利於華北黃淮地區降雪的形成。而12日的降雪過程,主要是來自東路的冷空氣回流,加之渤海地區有東風將水汽輸送,華北黃淮地區形成降雪。
據張琳娜介紹,與12日的降雪相比,本輪降雪覆蓋範圍更大,「12日的降雪主要在城區,範圍很小,這次除了城區,北部地區是重點降雪地區,從面上來看更大更明顯。」
2.北方地區及北京頻繁降雪的原因是什麼?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首席陳麗娟介紹,2月1日至13日,分別有兩次強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第一次是2月5日至6日,主要造成長江及其以北地區的降溫;第二次是2月7日至11日,造成全國性範圍的降溫。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偏強偏西偏北,引導大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向我國輸送,尤其是輸送到長江以北地區,與蒙古地區到東北亞的低槽引導的冷空氣匯合,在北方地區形成有利於降水的輻合條件,從而以降雪形式出現。
具體到北京,方翀介紹,2月以來,北京出現了三次降雪,主要因為北方冷空氣活動較頻繁,加上南方暖溼氣流略有加強,冷暖交匯輻合點基本北推到華北黃淮地區,使得北方降雪較前期變得頻繁。本組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舉措
熱力集團開啟13臺尖峰鍋爐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昨天,本市再次迎來降雪。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保證供暖,市熱力集團已開啟13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輸送熱量。
針對近期降雪以及溫度較低的天氣情況,市城市管理委下發通知,要求各供熱單位加強設備設施巡檢和入戶測溫頻次,提高服務質量,防止供熱投訴反彈。要求各區加強對供熱單位的監督考核,確保採暖季居民室溫達標。
目前,市熱力集團已開啟13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輸送熱量。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市熱力集團還安排8支專業應急搶險隊伍隨時待命,100餘輛搶修車24小時值班。如果發生供熱突發情況將及時到場、快速搶修、及時恢復。截至目前,全市供熱運行整體平穩。
四萬環衛工人投入掃雪鏟冰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昨天,本市環衛作業單位共備勤作業人員4.02萬人;多功能除雪車、融雪車、清掃車、清運車等作業車輛4948臺;撒布器、推雪鏟、滾刷、步道機械等除雪設備9916套,人工除雪設備6.5萬個。
市城市管理委要求各區、各作業單位及時維護保養機械設備,添置除雪物資,做到機械設備隨時出動,安全運行,及時補充融雪物資。同時要求各區、各作業單位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指揮調度人員要24小時在崗在位,保持通訊暢通;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和路面情況。優先保障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醫院、學校等重要出行道路通行條件;加強過街天橋、地下通道、人行步道、背街小巷等群眾身邊區域的掃雪鏟冰工作。
降雪致西客站四趟列車停運
本報訊(記者 王薇) 昨天北京普降小雪,受到華北等多地降雪的影響,北京西站四趟列車停運,多趟始發終到列車出現晚點。北京西站和地區管理委員會密切協作,助旅客順利乘車。
昨天下午,北京鐵路局發布消息,受多地降雪影響,北京西站G6713、G8907、G6711、G6717次列車停運;同時G533、T168次等多趟始發終到列車出現晚點。旅客劉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要乘坐G349次列車去成都,本應該15點13分開車的高鐵因為降雪降速原因推遲到了18點20分,晚點3個多小時,不過由於出京人數不多,車站候車室並未出現擁擠。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西站管委會獲悉,昨天西站返程高峰持續,夜間22點到次日清晨6點,將有33趟列車抵達西站,人數達到2.8萬餘人。
應對今早高峰7號線開臨客
本報訊(記者 劉珜)昨日北京出現小到中雪天氣,地鐵公司對降雪天氣應對工作提前部署,及時啟動預案,確保道路及軌道交通暢通,確保市民安全出行。
為做好返京客流的接續工作,昨日7號線延長運營時間至24:00,滿足返京旅客夜間的出行需要。在充分考慮到晚高峰可能出現的提前及錯後情況,將晚高峰重點車站、重點部位值守時間調整為16:30-20:30,全面做好應急值守保障工作。
根據市氣象臺降雪將在15日凌晨結束的預報,14日夜間地鐵公司地面線路接觸軌不停電,同時安排工作人員添乘軋道列車進行巡視。
根據15日早高峰客流情況,採取加開臨客的方式,延長所轄線路早高峰運力投放時段。早高峰重點車站、重點部位值守時間調整為6:3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