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接種?價格如何?新冠疫苗7個關鍵問題,看現場回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內容有點長,但是很重要。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12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在總結前期緊急使用階段的經驗基礎上,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對於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部分人群主要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也就是崗位的關係,比如冷鏈物流人員、海關邊檢人員、醫療疾控人員,以及農貿市場、海鮮市場的工作人員,還有公共運輸的工作人員等,他們由於工作的關係,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相對比其他人群更高,所以把這部分高風險人群優先保護好。
曾益新介紹,在新冠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強化公民接種疫苗的義務和責任意識,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夠按時接種。
全國接種疫苗分兩步方案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負責人崔鋼介紹,具體來說,我們國家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接種。
第一步,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這些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
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暫時沒有接種的群眾也不用擔心
崔鋼介紹,目前,儘管我們是先為一部分重點人群安排了疫苗接種,其他暫時沒有接種的群眾也不用擔心,我們還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說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這些措施是在前期新冠疫情防控過程當中,包括疾病預防控制的長期實踐當中,都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大家務必做好個人防護。
疫苗怎麼打,到哪兒去打?
崔鋼介紹,關於大家非常關注的疫苗怎麼打,到哪兒去打?目前各地都在積極落實為群眾接種疫苗提供便利服務的各項措施。通常情況下,接種單位都是設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一般所在的轄區都是涵蓋的。
崔鋼表示,已經要求各地及時把轄區內的接種點、能夠接種疫苗的單位,及時公布,包括地點、服務時間。如果接種涉及到一些集中的單位,我們也會考慮設立一些臨時接種點,上門去服務。當然,接種條件一定要嚴格規範。同時,我們也會通知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到哪兒去打,什麼時間去打,把時間提前預約好。另外,大家也可以諮詢所在的轄區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也請大家關注相關信息發布平臺,會給大家提供這些信息。
崔鋼提醒,接種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當地通知的安排和提醒,比如要攜帶身份證,因為要做好疫苗登記記錄,提供相關信息,每一針都要做記錄。另外,所有接種單位都設在醫療機構,大家去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平常去醫療機構的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好口罩,有些要配合醫院掃健康碼等。同時去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按照接種醫生護士的要求,主動提供身體情況,比如有沒有對一些藥物過敏,近期有沒有發燒,這樣工作人員會根據大家健康情況,給你一些醫學建議,包括接種以後的相關注意事項,會詳細跟大家介紹。
接種完以後,大家也要按照接種的工作人員安排,儘可能在那兒停留一段時間,比如30分鐘,這樣便於觀察。同時,所有的接種點都會給大家提供接種新冠疫苗的憑證,供大家以後在各種場合需要的時候及時使用。
接種疫苗要區分不良反應和偶合反應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說,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途徑,通過接種疫苗對人體產生保護作用,但是也有個別的人在接種疫苗以後,它畢竟是個外來的抗原,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在這裡面有兩個情況可能要大家區分一下。
一是叫不良反應,這個不良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經過規範的接種以後,產生的跟接種目的沒有關係或者意外發生的一些損害的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這是我們說的不良反應,所有這些藥品,包括疫苗,都會產生不良反應,這是在允許範圍之內的。
還有一種情況叫偶合反應,大家可能也聽說過。偶合反應是指接種者在接種的時候,恰巧是處於其他一些疾病在潛伏期或者發病前期的狀態,在接種的時候,很巧合的,這個疾病也同時發病了。這種情況出現以後,它是跟疫苗的接種沒有關係,並且跟疫苗的質量也沒有關係,它不屬於不良反應,所以這是一種偶合反應。
焦雅輝說,從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觀察到的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在中國的疫苗觀察到的不良反應,跟國外的還不完全一樣,我們沒有出現那麼嚴重的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頭痛發熱,還有接種部位局部的紅暈,或者出現了硬塊,另外還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這樣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往往會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
焦雅輝說,提醒各位接種者,在接種過程當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向醫務人員如實反饋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什麼樣的基礎疾病,現在是不是正在處於疾病的發病期,有沒有過敏史,是不是過敏體質等。
另外,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些不良反應往往都會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所以接種者都要在接種以後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一些問題,醫務人員可以及時處理。30分鐘以後,沒有問題可以回家。回家以後,即便出現了剛才我提到的不良反應相關症狀,也要及時就醫。同時,也提醒各位接種者,要注意飲食、休息,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乾燥,讓身體機能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誰能接種?去哪兒接種?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一起來關注這11個重要問題!
↓↓↓
關於疫苗接種
誰能接種?
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接種。
第一步,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
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
去哪兒接種?
接種單位都是設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各地將及時公布轄區內的接種點、能夠接種疫苗的單位,包括地點、服務時間。如果接種涉及集中的單位,會設立一些臨時接種點,上門去服務。接種條件要嚴格規範。可以諮詢所在的轄區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關注相關信息發布平臺。提醒:一定要按照當地通知的安排和提醒,比如要攜帶身份證,做好個人防護,主動提供身體情況等。
價格怎麼樣?
最終定價的依據是成本。這個疫苗的價格,還要隨著生產規模和使用規模擴大而變化,隨著疫苗批准附條件上市以後會形成相應的價格機制。
普通公眾何時可以開始接種疫苗?
新冠疫情發生以後,我國布局了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研發。到目前為止,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我們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進入三期臨床的疫苗,都處於全球第一方陣。由於我國疫情防控做得很好,國內不具備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的條件,所以我們五款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都是在國外開展的三期臨床試驗。我們開展三期臨床試驗合作的國家和地區,並不是或者大多都不是目前全球疫情發生最高的國家和地區,因此獲得三期臨床所需病例的速度自然就不是最快的,這也符合科學規律。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們走得比較快的疫苗已經獲得了三期臨床試驗中期需要的病例數,近期已經在滾動向國家藥監局提供相關材料。
待數據揭盲以後,一定會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的數據,如果數據達到相應的標準,國家藥監部門將會批准附條件上市或者上市,我們的疫苗就會更快地普及,更快地提高產量,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大規模生產的準備。
關於不良反應
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痛發熱,接種部位局部的紅暈,或者出現了硬塊,有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常見的不良反應。
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
接種單位以及參與醫療救治的醫務人員都將進行技術培訓,培訓合格以後才能上崗,對於常見的不良反應,能夠快速識別、快速處置。二級醫院將負責責任區內若干個接種單位的醫療保障工作,派出有經驗的急診急救人員,攜帶必要的搶救設備和藥品,在接種點提供駐點保障,一旦發生情況,能夠及時處置。當發生還要繼續處置的嚴重異常反應時,一方面要有120救護車快速轉運,另外對口的上級醫院要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多學科的診療。提醒: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不良反應往往都會在接種後30分鐘內出現。接種者都要在接種以後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30分鐘以後,沒有問題可以回家。回家以後,出現了不良反應相關症狀,要及時就醫。要注意飲食、休息,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乾燥,讓身體機能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是否會得到補償?
我國疫苗接種出現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的鑑定和補償,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和體系。這次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如果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各地也會按照已經具有的相關原則進行處理。
關於有效期
有效期多久?
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到一年,所以現在我們說這個疫苗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為時過早,還不能下這個結論。目前證據提示,疫苗保護期,按世衛組織的規定要求的半年以上,基本上沒有疑問。
是否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每年一打?
流感疫苗需要隨時調整,是因為病毒變異,每年流行的亞型不同。新冠疫苗應該說不存在半年或者一年要重新再接種一次,比較樂觀的估計,可能性不大。提醒:接種新冠疫苗以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持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證社交距離、勤洗手等。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疫苗說保護率達到百分之百的。而且特別是在當前群體免疫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即使打了疫苗,這些防護措施仍然不減,以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
關於疫苗安全和效果
疫苗是否安全?
7月份以來,到目前,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對高風險暴露人群進行了緊急接種,目前累計已經完成100多萬劑次的新冠疫苗緊急接種工作,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有6萬多人赴境外高風險地區,也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從赴境外去的人員收集到的一些聚集性感染的案例看出,接種了疫苗的人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的感染風險和感染程度有顯著的差異。研究表明,沒有出現嚴重的安全隱患。
病毒是否出現變異?影響疫苗效果嗎?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病毒的變異變化在一個正常的範圍之內,沒有看到它對疫苗效果的影響。病毒後期是否會有大的變異,不管是從世界衛生組織來說,和各國的相關機構來說,還有疫苗企業來說,還會持續關注、持續進行研究。
來源|中國政府網 長安街知事
編輯|蔣利君
審核|孫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