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知名教授數量、教學實力、人才輸出可以說是每一所高校的門面,也是學校之間互相比較實力的硬性指標。
多少學子為學校引進一位院士而歡呼雀躍,又有多少學子為母校培養出一位傑青而奔走相告,高校對人才的重視可見一斑。
但是,有一所高校近些年來卻因為人才的流失而痛心疾首。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建校伊始雖沒有雄厚的背景,但學校發展勢頭迅猛。在1954年就成為教育部直屬的14所重點高校之一,1960年成為西部地區唯一一所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巔峰時期的蘭州大學可以與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一較高下,無論是學科水平還是科研能力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
然而近些年來人才流失卻讓人們觸目驚心,也讓這所大學舉步維艱。這些年來蘭州大學流失了不少頂尖學者、知名教授,中高等師資被挖走的數量更是數不勝數。更有甚者,一些東部省份高校直接在蘭大學校門口開始搶人大戰。
西北師範大學的校長也曾痛心地說到:「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完全可以在創建一所同樣水平的大學」
蘭大畢業生就業大多數也是偏向於前往一線城市或者沿海城市就業,除了生源是本地的學生之外,很少有畢業生留在甘肅。
人才流失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歸根結底無非是因為蘭州地處偏遠經濟狀況不好、科研資金補貼不夠、當地扶持力度小等等。
儘管如此,在師資力量以及生源質量都不如意的情況下,自強不息的蘭州大學在人才培養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至今蘭大共培養出60名優青,位列全國高校第十,培養傑青近百名,位列全國第八。
可是,培養一個人才需要投入多少時間、付出多少代價,最後偏偏給別人做了嫁衣。
雖然蘭州大學在同級別的高校裡不是出類拔萃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是略顯悲涼。很多人都說蘭州大學沒落了,問題的根源是蘭州大學教學實力不行麼?是科研能力不行麼?
有個比喻我覺得說得很對,蘭州大學是戈壁灘裡的胡楊樹,這裡貧瘠,但是也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