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6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錢成 周洪)近年來,隨著短視頻以及直播的興起,湧現出不少所謂的網紅主播,這些主播在吸引了批量的粉絲關注之後,紛紛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獲得收益。此外,不少演員、歌手等知名人士也加入其中,現如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銷售模式。
在直播帶貨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主播因為不了解商品或者言論不當造成「翻車」的情況,甚至還有網紅直播銷售假貨。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上海警方偵破的全市首例「網紅直播帶貨」售假案。那麼,這名主播究竟是通過什麼形式在公開的直播中銷售假貨?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該如何加強監管?
發布會(央廣網發 上海警方供圖)
今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偵支隊收到轄區某服裝企業提供的一條線索,有網紅主播在某電商平臺直播間內銷售假冒該企業品牌的服飾。經過初步調查,警方鎖定這名網紅主播正是廖某。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偵支隊食藥環大隊大隊長周巍說:「我們隨後就對相關涉案的主播其人員基本情況、資金、物流等進行了調查。」
據了解,廖某是在2017年10月與一家經紀公司籤約成為一名帶貨主播,並開始在某電商平臺上開設直播間,主營女裝和飾品。由於有從事平面模特的職業經歷,廖某憑藉其獨到的直播風格和穿搭技巧,短短三年積聚了百萬粉絲,成為一名「頭部主播」。周巍告訴記者,廖某直播間場均觀看人數在20萬以上,場均銷售額超過百萬,成為了不少商家想要合作的對象。
抓捕現場(央廣網發 上海警方供圖)
「這些商家需要通過直播形式給他們進行帶貨,做銷售。商家通過中介、朋友方式找到了主播,主播接到他們申請以後,會看這些東西是否符合自身定位,因為其對自己定位就是女裝或者女士用品這一類。那麼如果看了沒問題,就會安排時間進行直播。」周巍說。
然而隨著廖某直播間的日益火熱,一些「特殊」的商品也逐漸出現在了她的直播中。這些商品有著某些奢侈品的專有設計和圖案標識,但在直播過程中,廖某不會提及這些商品的品牌名稱,而是用一些具有極強指向性的奢侈品品牌或款式的代號進行介紹。展示時,商品商標會貼上膠帶,商品連結的圖片上還會作相應的處理。而這些商品出售的價格是正品店內的幾十甚至幾百分之一,顯然是掛著奢侈品標籤的假冒商品。
周巍表示:「我們調查發現,她基本上都是這種掩飾行為。服裝服飾也好或者一個視頻也好,一般情況都會用一些膠布或者紙條把logo全遮住,直播中的宣傳語言,這些關鍵的品牌名字她也不太會使用,只會用一些代名詞。」
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為了逃避監管和追查,直播結束後,廖某的直播團隊會刪除所有涉及假冒產品的購買連結、回看視頻等。然而,在為期2個月的偵查過程中,虹口警方已經將其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動錄製了下來。
抓捕現場(央廣網發 上海警方供圖)
8月28日下午,位於浙江杭州的某服裝公司直播間內,廖某正在頻繁試穿各類女裝產品,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通過網絡圍觀這場熱鬧的帶貨直播。然而,讓粉絲們意外的是,前一秒直播間內廖某還在試穿產品,下一秒鏡頭裡卻走進了一群便衣警察,直播戛然而止。周巍透露,警方當天當場繳獲多個假冒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某(女,27歲)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周巍說:「印象中其第一時間並沒感到太大意外,其心裡也清楚,當我們民警表明身份進去的時候,其還是比較鎮定的,並不意外。」
周巍告訴記者,廖某作為一名主播,是售假環節中的傳播者,而實際貨源仍由不法商家提供。警方偵查發現,與廖某合作的上百個商家中,涉嫌銷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目前,虹口警方已查實5家商家涉嫌售假,共計3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虹口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而對於其他曾與廖某合作過並存在售假嫌疑的商家,警方也將進一步深挖追查到底。
周巍表示,下一步,警方將持續提升對各類新型售假行為的發現能力,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侵犯智慧財產權違法犯罪行為。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此次上海市破獲的網紅直播售假案對於所有的網紅直播都發出了一個非常明晰的法律信號。
劉俊海說:「興高採烈的網紅直播,在直播過程當中被警方帶走。這樣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鏡頭,再次警醒每一位追夢者和創新者,只有胸懷對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胸懷對消費者的感恩之心,網紅直播的事業平臺才能夠越做越大。」
對於近年來因為網絡直播帶貨產生的種種亂象該如何加強監管?
「對於網紅帶貨當中的市場亂象,監管部門也要挺身而出,用好法律賦予的行政指導、行政監管和行政處罰權限,激濁揚清,懲惡揚善,滿腔熱忱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旗幟鮮明地打擊和制裁失信的直播網紅,這樣的話才能夠打造一個風清氣正、海晏河清、誠實信用、公平公正、多贏共享、包容普惠的網際網路市場生態環境。」劉俊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