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和我國商業合作比較緊密,據統計,澳大利亞總人口2544萬人,其中在澳華裔佔了總人口的近4%,約為100萬人左右。自1972年兩國建交以來,中國和澳大利亞就保持著較高的商業合作關係。澳大利亞在我國也有很多知名企業,澳洲的知名連鎖藥房Chemist warehouse,就和我國關係頗深。
澳洲的藥房不僅僅只用來賣藥,藥店裡還包含了多種類型的生活用品,甚至還有奢侈品化妝品,有點類似國內的百貨市場。Chemist warehouse又稱CW藥房,是澳大利亞最知名的大型連鎖藥房。CW藥房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連鎖藥房,成立於1973年,距今已有近40年歷史。
2008年,CW藥房在澳洲開設了第100家門店,並以年銷售額10億澳元,折合人民幣45億的優秀成績,成為澳大利亞連鎖藥房的龍頭企業。2014年,CW藥房擁有了第300家店面,銷售額正式突破40億澳元。
不滿足於澳洲本土,CW將自身業務迅速拓展到海外市場,並將重心指向中國。2015年9月,CW藥房與天貓正式籤訂獨家合作協議,加盟天貓商鋪,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澳洲流行保健品和化妝品。
籤訂協議之後,CW藥房將企業重心向中華區轉移,努力維持與中國電商平臺的關係,發展粉絲,提高關注度。澳洲第一藥房的名號給CW帶來了頗高聲譽,天貓平臺的大力宣傳也給CW藥房漲了不少勢。入駐國內僅短短兩年時間,2017年的雙十一,CW藥房就以 7小時銷量破億的優異成績,向消費者詮釋誰才是在華外資藥房第一企業。
CW藥房的產品比較全面,其保健品產業佔據了澳洲保健品總市場份額的54%,旗下包括補鈣系列、嬰幼兒系列、膠原蛋白系列、益生菌系列等多種產品類型,覆蓋面相當廣,在天貓店鋪上也擁有324萬粉絲量,遠超澳洲知名雪地靴品牌UGG。在眾多外資藥房中,CW藥房確實算是相當出色的代表。
可惜,這位在華「收穫頗豐」的澳洲外資企業,在這次疫情期間,卻非常沉得住氣。
Chemist warehouse澳洲大藥房,在澳洲雖然以售賣保健品為主,但在零售行業依然佔據著澳大利亞市場近30%的份額,其中自然包括醫療設備和防護用品。面對本次疫情相當緊缺的醫用護具,CW藥房非常沉得住氣,根本沒有任何想伸出援手的打算。
CW藥房憑藉著全球優質醫療供應資源,在中國市場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據相關數據得知,CW藥房在大中華區最高一天能賣貨過億,面對如此緊張的疫情,其默不作聲的態度著實令人寒心。
道德綁架不可取,我們沒有要求企業進行捐助救援的權力,但CW藥房最令人不齒的地方在於,其一邊對前線醫療資源短缺的求救信號熟視無睹,一邊在自己的店鋪裡,打著抗擊病毒提高免疫力的旗號,推銷著自己的維生素C片等保健產品。
蹭了熱度卻「一毛不拔」,這樣的企業怎麼能不讓人寒心?
同為來自澳大利亞的企業,a2牛奶早在北京時間2月3日就向上海紅十字會捐助了500萬元和價值500萬的牛奶產品。為了幫助研發疫苗抗擊疫情,a2牛奶又額外捐贈400萬元給研究院,為科研人員提供經費。這也是第一家為我國疫情提供救助的澳交所上市公司。
同樣慷慨解囊的還有主營石油業務和礦產業務的必和必拓公司。必和必拓在北京時間2月11日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00萬元,這筆錢主要提供給前線救援的醫護人員。澳洲第三大鐵礦公司FMG也向武漢青山慈善總會捐贈100萬澳元,幫助合作夥伴武漢鋼鐵將旗下的體育中心改造成方艙醫院。眾多澳洲企業慷慨解囊,確實很令人感動。
說的直白一些,利益是相互的,態度也是相互的,捐贈數量多少不關鍵,關鍵在於表明企業的態度和決心,這樣的企業也更能獲得消費者支持。只可惜,這次CW藥房充耳不聞的做法,有些令人寒心。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