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 | 感念師恩 · 楷模②

2020-09-09 環球網

來源:微言教育

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②

疫情期間

年逾古稀的他

率領中醫「國家隊」

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

中醫藥憑藉出色表現

實力「圈粉」

成為新冠肺炎治療

「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就是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張伯禮

跟教育小微一起走近

他的教育故事

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

——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有幾千年的抗疫歷史。在與各種疫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大量的抗疫經驗……」

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錄製的《開學第一課》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在這堂課上,曾奮戰在武漢一線的「抗疫天團」給學生們帶來了感人的故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就是其中一員,他為學生們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抗疫歷史。

張伯禮可謂榮譽等身。何梁何利基金獎、吳階平醫學獎、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樹蘭醫學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最近,他又當選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面對諸多榮譽,張伯禮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醫藥教育工作者,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有責任繼承和發展好中醫藥學。」

「最大的心願是培養出一批超過我的學生」

張伯禮是天津中醫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前身)的首屆碩士研究生。那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但教師們不講條件,不計報酬,兢兢業業地為培養學生付出心血與汗水。

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下,1982年畢業後,張伯禮決心留校,成為一名傳承中醫藥學的教師。從被人稱為「老師」的那天起,教師的使命便在他的心中刻下烙印。

郭利平博士至今仍記得,有一年,學校買了一臺用全血檢測血小板聚集性的新儀器,為摸索實驗條件,建立基礎資料庫,需要新鮮血液進行反覆測試。當時,張伯禮主持這項測試,先後8次抽取自己的血用來測試,讓學生們感動不已。耳濡目染之下,他的研究生都成為有志於中醫藥研究的人。他培養的3位博士撰寫的論文先後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而全國中醫藥領域也僅有8篇論文獲此殊榮。學生們說:「獲獎看得見,但張老師付出的心血又有誰知道。」他卻說:「看到學生獲獎,比我自己獲獎都高興。培養出一批超過我的學生,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張伯禮經常告訴學生,不僅要學習精湛的醫術,還要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一次,他帶著學生王保和、姚遠去西安參加學術會議。原打算會議結束後坐第二天一早的航班返津,不耽誤當天的門診,沒想到機票沒訂上。「老師,咱晚一天回去行不行?」「咱晚一天,那麼多病人豈不是白來一趟?」張伯禮當機立斷決定乘當天下午的火車趕回天津。那天火車硬座車廂異常擁擠,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水喝不上,廁所去不了。20多個小時,兩個小夥子都有些堅持不住。這時他們發現,張伯禮額頭上布滿虛汗,臉色蒼白。看到他們緊張的神情,張伯禮淡淡一笑:「沒大礙,過一會兒就好了。」火車終於駛進天津站,趕回醫院後,他一分鐘也沒休息,直接走進診室,對病人說:「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王保和說,那一刻他的眼睛溼潤了,從此他知道了醫生該怎樣對待病人,也懂得了什麼樣的醫生才能得到患者的信賴。

有人說,張伯禮很「神」,帶出的學生個個有出息。他先後培養了博士後、博士、碩士280餘名,多數已成為中醫藥界的骨幹力量。有人問他其中的奧秘,他說:「培養中醫生,一要敬業;二要有醫德,大醫精誠,服務病人;三要學會中醫的辨證思維方式,辨證論治是一門高超的藝術;四要加強臨床實踐,倡導問疑精神……」

「讓更多中醫藥人才從這裡出發」

早上6點半,天津中醫藥大學校園裡,幾百名「勇博勵志班」學生用整齊劃一的操練開始了新的一天。每天半個小時晨練和20分鐘晨讀是這個班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2009年,在張伯禮的倡導下,以「責任、堅韌、克己、奉獻」為班訓的「勇博勵志班」正式成立。這個班每年從新生中招收學員,通過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評價的管理模式,修煉提升學生們的整體素質。2015年,該班榮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一等獎;2018年,獲批天津市高校「一校一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首批建設項目。

培養優秀的醫學生,關鍵要搞好專業教育。這也是張伯禮如今的工作重心。他常說,一流醫生應該坐下來會看病,站起來能演講,閉上眼會思考,進了實驗室能科研。「我給學生講課時經常提到,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因為你犯一次錯誤,可能就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所以醫生要善於去悟,去思考,去總結」。

為此,他堅持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要求學生從院校走出去,跟臨床名師學習經驗,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臨床實用型人才。他還特別注重教學中的互動,鼓勵師生間對病例進行分析討論,創建了「基於案例的討論式教學——自主式學習聯動」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2009年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每年畢業季,都是張伯禮最幸福也最辛苦的時刻。在畢業典禮上,他會親自給近3000名畢業生授予學位,並逐個握手合影。他說:「人生有些節點是不能忽略的,我雖然累幾天,但學生們會記住這一刻。我希望更多中醫藥人才從這裡出發,學有所成,成為讓患者滿意的好大夫。」

「期望祖國的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

張伯禮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與他熱愛的中醫藥一道上了「熱搜」。

今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張伯禮被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導組急召馳援武漢。在武漢,他深入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社區,給病人會診,調查疫情,制定治療方案,研究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他率領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在這裡,既有統一方案,又根據患者的病症採取個性治療,除了給所有患者統一服用中藥湯劑外,還因人施治調製中藥顆粒劑,再輔以保健操、八段錦和心理疏導。

連日的奔波勞累讓這位72歲的老人膽囊炎復發,病倒在了武漢抗疫一線。微創膽囊摘除手術後,他的兩腿出現血栓,醫生要求他臥床至少兩周。正像大家形容的那樣「雖然棄了膽,但英雄膽氣未消」,手術後第三天,張伯禮就出現在了江夏方艙醫院,所有看到他的醫護人員都熱淚盈眶。「我不能倒下啊,抗疫還沒勝利,我們還有一場場硬仗要打。」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伯禮說。

從2月14日開艙至3月10日休艙,江夏中醫方艙醫院運行26天,收治病人564人,實現了「三個零」:病人零轉重、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82天的武漢戰疫,「把膽留在武漢」的張伯禮,挺起了中醫藥人的脊梁。中醫藥以其優異表現和突出貢獻「實力圈粉」,在抗疫戰場上書寫了文化自信的絢麗篇章。

張伯禮在武漢抗疫戰場上的無私付出,是對學生最好的言傳身教。跟隨張伯禮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博士生楊豐文,提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已。「在武漢的兩個多月,他從不考慮自己的身體,永遠把病人放在首位。大到提出按病情分類集中管理等抗疫原則,小到深入醫院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他都展現出一位醫學大家的風範。張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我,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為人師表,什麼是對事業的熱愛。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為中醫藥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楊豐文說。

將畢生心血付杏林的張伯禮時刻惦記著中醫藥的傳承,希望祖國的中醫藥事業後繼有人、發揚光大。在「開學第一課」節目現場,他對中小學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再過10年、20年,你們就是共和國的脊梁,是國家的建設者。相信你們一定能戰勝各種各樣的疾病,保衛全國人民的健康!」

作者 | 陳欣然

來源 |《中國教育報》,圖片據中國教育新聞網,央視新聞、今晚報微信號

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

相關焦點

  • 張伯禮: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感念師恩 · 楷模②
    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②疫情期間年逾古稀的他率領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中醫藥憑藉出色表現實力「圈粉」成為新冠肺炎治療「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就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張伯禮: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
    張伯禮: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 | 感念師恩 ·楷模②疫情期間年逾古稀的他率領中醫「國家隊」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中醫藥憑藉出色表現實力「圈粉」成為新冠肺炎治療「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就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 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
    ■走近2020年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有幾千年的抗疫歷史。在與各種疫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大量的抗疫經驗……」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錄製的《開學第一課》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在這堂課上,曾奮戰在武漢一線的「抗疫天團」給學生們帶來了感人的故事。
  • 岐黃妙手 濟世育人——記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走近2020年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有幾千年的抗疫歷史。在與各種疫病作鬥爭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大量的抗疫經驗……」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錄製的《開學第一課》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在這堂課上,曾奮戰在武漢一線的「抗疫天團」給學生們帶來了感人的故事。
  • 鍾南山、張伯禮等12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在9月10日教師節來臨前夕,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被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國教育部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 ​醫學潮頭真國士;疫情戰線上將軍——看圖題聯:張伯禮 主評彭大慶
    孫汝瑛  吉林扶餘赤子名醫,致力岐黃,苦樂前行興國粹;神方妙手,盡除冠毒,中西合璧拯民生。簡評:此聯從一個聯題的兩個角度來擴展,抑揚結合,上比讚揚張伯禮先生私揚國學的大美精神,下比道出他治病救人的神仙醫術。邏輯嚴謹,開合自如,收放有張有馳,特別是結句尤為出彩。
  • 興平西郊高中:感念師恩 弘揚師德
    在9月7日周一的升旗活動中,高二15班學生張鈺涵同學發表題為《感念師恩》的主題演講,並號召全體學生,尊師重教,感念師恩,認真聽好每一節課,完成好每一項作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老師,尊敬老師。3.投身學業,感念師恩。將感恩之情融入學習、生活中,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每一堂課做起,用最真摯的情感和最出色的成績回饋教育我們的每一位老師,於細微之處展現我們新時代學子的良好風範和尊師頌師的良好美德!
  • 感念師恩 與愛同行
    9月9日,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路小學「感恩有你,與愛同行」首屆師生節在全校師生中進行,學生們在新生開筆禮、擊鼓明誓、詩朗誦、奉茶禮、謝師恩等系列活動中敘說夢想、激勵成長、感念師恩,迎接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在全校學生深情的「感念師恩」詩朗誦中,學生們將一束束鮮花獻給老師們,祝福老師節日快樂,濃濃的是師生情在港城校園傳遞。(燕都融媒體記者 劉光昱 攝影報導)
  • 致敬 | 鍾南山、張伯禮等12人成為全國楷模!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榜上有名。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共12人)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教師 竇桂梅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 張伯禮東北師範大學教授 高夯
  • 感念師恩 深情祝福
    開展活動感念師恩學生代表向老師獻鮮花昨日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泉州市許多中小學院校紛紛開展慶祝教師節感念師恩活動。
  • 和鍾南山、張伯禮一起入選!瀘州教師肖敏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共12人,其中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榜上有名,為全省唯一。今年是第11屆楷模推選活動。為加大表彰力度,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考慮到抗疫的特殊情況,決定增加2個高校附屬醫院優秀教師名額,今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張伯禮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9月4日,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公布,共有12名教師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榜上有名。張伯禮從事醫學教育38年,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80餘名。
  • 【水木平說】歲月如歌 感念師恩
    歲月如歌,感念師恩。許多優秀教師的事跡都令人敬佩。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胡老師,帶著八十多歲的母親給學生上課,母親因患腦癱,一刻也離不開他,他走到哪兒都帶著母親,孝心滿滿,感動滿滿。百善孝為先,老師教的不光是知識,更是做人的道理,既要照顧母親,也不能耽誤工作,這樣的老師當得起「為人師表」的尊稱。
  • 鍾南山、張伯禮等12人成為全國楷模!
    今年是第11屆楷模推選活動,為加大表彰力度,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考慮到抗疫的特殊情況,決定增加2個高校附屬醫院優秀教師名額,今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按照人選要求,經前期各地推薦,共產生66名候選人,其中包括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李蘭娟等多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奔赴抗疫一線的醫學類教師。
  • 泉州:感念師恩 深情祝福
    開展活動感念師恩學生代表向老師獻鮮花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昨日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泉州市許多中小學院校紛紛開展慶祝教師節感念師恩活動。
  • 何梅: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橋 | 感念師恩·楷模⑧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⑧地震來臨時她衝回教室與其他老師默契配合17秒內讓32名幼兒安全撤離教室1分鐘內完成全部躲避和撤離工作確保孩子在災害面前安然無恙演繹「教科書般的撤離」她就是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何梅
  • 鍾南山張伯禮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鍾南山張伯禮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記者從教育部發布會獲悉,經中央領導同志批准,從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將聯合宣傳表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考慮到抗疫的特殊情況,決定增加2個名額,今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 感念師恩,為國育人
    師感念師恩 為國育人老您辛苦了👇 點擊照片,給老師獻花🌷感念師恩,為國育人。在中國科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進程中,導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為「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和「科教興國」奠定基石的重任。
  • 鍾南山、張伯禮等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這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既有在抗疫中表現突出的名師大家,也有在鄉村默默奉獻的一線教師。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020年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其中既包括抗疫中表現突出的鐘南山、張伯禮,也有各級各類教育行業的教師。
  • 尊師重教 感念師恩,看豐臺區各學校如何慶祝教師節(二)
    北京十二中 花式告白 感恩老師 有一種夢想來自平凡,有一種崇敬始終如一,有誰能幾十年如一日,把育人看作是自己快樂的源泉?他們就是老師。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感謝每一位辛勞付出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