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洗髮水琳琅滿目,種類繁多。想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洗髮水,看懂洗髮水「成分表」很重要。
市面上的洗髮水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各品牌廣告宣傳裡的新概念,新名詞也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大家未必懂得這些概念的真正含義,只想選擇一款能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能有效解決自己頭髮的某些問題即可。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洗髮水,看懂洗髮水「成分表」很重要。目前,市場上的洗髮水按照成分區分主要有幾大類:
①醋酸系:適合毛躁的發質
代表成分:「月桂醇聚醚-3乙酸鈉」、「醋酸雙氯苯雙胍己烷(洗必泰)」等。
這類洗髮水的特點是泡沫豐富,但去汙、洗淨力略差,由於呈弱酸性,對頭皮刺激較小,能與頭髮上的電荷相互作用,使頭髮保持光滑平整不毛躁。
②胺基酸系:適合乾性發質
代表成分:月桂醯穀氨酸鈉、月桂醯醚硫酸鈉等。
這類洗髮水呈天然弱酸性,去汙力略低,但由於頭髮和頭皮也為弱酸性,因此刺激性小,保溼能力強。美發院使用的洗髮水幾乎全屬該系,有利於頭皮和頭髮的保養,但成本較高。
③甜菜鹼系:適合敏感肌膚
代表成分:椰油醯穀氨酸鈉、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等。
這些成分多提取自甜菜,它的刺激性比胺基酸系的洗髮水更小,保溼效果也更好,適合皮膚敏感的人使用,同時也有益於修復受損發質。
④葡萄糖甙系:適合日常洗護
代表成分:「某葡萄糖苷」,如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等。
這種洗髮水的主要成分提取自葡萄糖,去汙力稍弱,但刺激性小、安全性高、泡沫豐富,通常和胺基酸系混合使用,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強去汙效果。
⑤蛋白質系:適合受損發質
代表成分:水解膠原蛋白、牛奶等。
這類洗髮水主要含有牛奶、膠原蛋白等蛋白質成分。泡沫較少,價格最貴,但十分滋養頭髮,對蛋白質受損性發質有修復作用。
此外,成分表中還有一些有爭議的化學成分,儘量避免選擇:
1,SLS表面活性劑
SLS和SLES都是強效表面活性劑,價格便宜,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洗滌劑之中,很多洗髮水中也含有此類成分。
在濃度低於0.5%的時候,這兩種化學品的危害並不明顯,但是超過0.5%之後,就會破壞保護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蛋白質,讓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敏感。含這兩種成分的洗髮水也容易引起頭皮屑,頭皮癢,因為頭皮健康皮脂被破壞後,會增加馬拉色菌感染的機率,而這被認為是頭屑的主要成因。很多洗髮水中SLS或SLES含量僅次於水(有的甚至兩種成分同時存在)。在購買的時候要謹慎選擇。
2,矽油(聚二甲基矽氧烷醇)
聚二甲基矽氧烷醇又稱二甲基矽油,矽油具有黏性和延展性,對頭髮具有保溼和柔順的作用。因為矽油的作用方式是附著在頭髮上,填補張開受損而張開的毛鱗片,所以如果用量不當或者衝洗不徹底,會造成矽成分在頭皮上沉積,堵塞毛孔,造成紅腫發炎、痘痘、脫髮之類的不良影響。所以,儘量選擇無矽成分的洗髮水。
在不同部位的人體皮膚中,頭皮是僅次於面部和手部的比較敏感的部分。頭皮常會發生由外界刺激而引發的伴有發紅、搔癢症狀的炎症,以及並無自我感覺、卻可以通過IL-la等炎症因子而檢測出的微弱炎症。
花王的研究人員對日本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的女性做過「敏感肌膚」的調查。其在2011年發表的結果顯示,日本有近80%的女性自認為是敏感肌膚。而中國(北京、上海)女性的這一比例則是接近半數。理論上來講,變得敏感的皮膚應該使用更加溫和、低刺激的產品。而敏感肌膚人群的增加則意味著市場呼喚更加溫和、低刺激的洗髮產品。